黑暗中那一縷微弱的光,指引了我的方向;花兒的嬌艷欲滴,是土地的供給;在那荊棘遍野的羊腸道上,有那么種力量,一路為我護航。
在每個成功的背后,總有那么些個默默支持你、幫助你、以你為豪的人,那便是你的父母。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都是由母親辛苦的十月懷胎。在欣喜歡樂中夾雜著痛楚迎來了我們。是母親,給了我們整個世界。是父親,為我們撐起了一片自由的藍天。他們的愛從不寫在臉上,掛在嘴邊。而是藏在心中,放在眼里。在背后默默的給予、付出,只希望能給予我們最好的。光陰似箭,曾經還在父母面前牙牙學語、步履蹣跚的自己已成長成了一名十五、六歲的初中生。期間與父母產生的情,又怎是我這稚嫩文筆所能闡述的?這親情的力量與內涵又怎是我這拙劣文字所能詮釋的呢?不是浮夸,它的確有這個資本。《弟子規》中便提到:“要使人生快樂成功,便要敬聽‘老人言’,接受圣人教導: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任何場合中都要誠實守信。。。。。。”,《孟子》又云:“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多少人因為“孝”而演繹了一個個動人故事?
“孝”是由一個“老”字旁與一個“子”字構成,抽象點來看,便是一個子女背著他的父母、長輩。也象征著子女背負照顧長輩的義務。這便是“孝”!父母總是很容易滿足,不需要你的出生入死,也不需要你怎樣的付出,哪怕是你看似平常的一句問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能使你的父母感慨萬千。為什么連這么點要求,這么點關愛也不能滿足他們呢?親情是無價的,親情毫是無界限的。烏鴉反哺,羊兒跪著吸食母乳。動物也以他們的方式去孝敬、報答父母,更何況是人?這種最高等的動物呢?我們總是認為一切是理所應當。一遍遍用叛逆傷害愛著我們的父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不需要再被牽制!這又是多么幼稚的行徑啊!別總是用自以為很成熟,很成功,很完美的態度對著你的父母!在他們面前,你永遠只是個孩子。他們的孩子啊!別在用任性傷害你的父母了,那并不叫做長大了,那并不能證明你有多么的成熟!別等到自己也為人父人母時,才明白此刻父母的心,才想起被你拋之腦后的父母。那時,父母年事已高,時日短矣,亦或已不在人世,縱使你再多的感慨也無處釋放,無處宣泄。只能壓抑著自己。后悔晚矣!
啊!欲靜而風不止,欲孝而親不在。人生能有幾回合?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曾經已經過去了,珍惜好現在吧!只要抽出你一天的時間,想想曾經與父母的點點滴滴,想想自己那幼稚的行徑如何傷害了父母的心!付出一點愛吧。用行動來補足我們曾經因幼稚而揮霍的時間,來彌補對父母的傷害。道不遠,快點跨出那一步吧!想想你可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