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海里的浪濤——波瀾壯闊
【第2句】:七寸蛇配疥藥——以毒攻毒
【第3句】:姐姐鼓勵正學裝潢設計的弟弟說:“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腳踏實地地干,就會越來越有出息。”(湖北·鐘祥)
【第4句】:【晴天里一聲霹雷】見“青天里一個霹靂”。
【第5句】:【馬拉松】“馬拉松”一詞現在多用來形容漫長無休止的事情。比如,中國加入WT。問題,一談就是十三年,斷斷續續,可謂馬拉松式談判。那么,馬拉松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馬拉松”是世界公認的一個長跑比賽項目,是個音譯外來詞,同其他長跑、短跑項目不同,是專用名詞,特定比賽項目。那么,它有什么特殊呢?它是奧運會最早規定的項目之一,“馬拉松”長跑比賽的歷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馬拉松長跑的距離是【第42句】:194公里,這可說是所有徑賽項目的長度之最。 “馬拉松”源自希臘和波斯帝國在馬拉松的一場戰爭。馬拉松是希臘首都雅典郊外的一平原地名,馬拉松平原距離首都雅典四十多公里。公元前490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出動十萬軍隊進攻雅典。當時希臘軍隊只有一萬多人,但人民保衛祖國的戰斗意志十分堅強,雙方在馬拉松平原展開激戰。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希臘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敗波斯軍隊。一個外號飛毛腿的戰士菲德爾迪斯身受多處戰傷,但激動地要把這振奮人心的特大喜訊立即告訴首都人民。他一口氣跑到雅典中心廣場喊道:“歡慶吧!我們勝利啦!”喊完就死了。為了紀念他,奧運會將他跑步的里程,以起點馬拉松命名,作為競技項目了。
【第6句】:蠶寶寶的肚皮——凈是絲(私)
【第7句】:【此可忍,孰不可忍】釋義:此:這,這個。“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個。這如果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例句:到現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來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第8句】:媽媽讓我下地干活,我謊稱自己肚子痛,讓姐姐去。姐姐看透了我的鬼把戲,說我是“錐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河北·巨鹿)
【第9句】:狗戴串鈴——假充大牲口
【第10句】:王母娘娘得子——天大喜事
【第11句】:見了王母娘娘叫大姑——攀高親
【第12句】:【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人需要激勵。明代《古今小 說》:“自古道: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馬周只為吃酒上 受刺史責辱不過,嘆口氣出門,到一個去處,遇了一人提攜, 直做到吏部尚書地位,此是后話。”
【第13句】:【涼水澆頭】見“冷水澆頭懷抱冰”。
【第14句】:快放晚學的時候,下了很大的雨。我說早上聽到了雷聲,老師說:“是啊,早雷不過晚,夜雷下三天。”(浙江·安吉)
【第15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16句】:【老虎跟著貓學藝】釋義:民間故事說,老虎拜貓為師學藝,當它學會一些本領以后,就想吃掉貓,幸虧貓還沒把上樹的本領教給老虎,才得以上樹脫險。比喻忘恩負義,學會了本領反過來加害于傳授者。例句:孫大伯磕了煙灰,把煙管吱吱地吹了兩下,又指著虎子說,“小伙子呀,咱先說明白——我怕你老虎跟著貓學藝,最后要吃你孫大伯吶!”
【第17句】:【廟小供不了大佛】謂受到限制,發揮不了作用,屈才。香 港阮朗《十年一覺香港夢》:“美國太空署大炒魷魚,多少‘超 級博士’打爛了飯碗,找事做反而不容易,工廠公司學校一 看見他們的履歷就搖手,‘小池難養大魚,小廟不供大佛’ 哩,他們連月亮都上得去,就是在人間找不到飯碗,我們又 何必死讀書?”
【第18句】:二嬸來找媽媽商量:“明天給朋友祝壽,這人情錢給十塊吧,拿不出手;給五十吧,又是打腫臉充胖子……”媽媽打斷了她的話:“他二嬸啊,你也別太為難了。人情不隔年,一錢還一錢,她原先給你家多少,你也隨著給多少唄!”(江蘇·高郵)
【第19句】:高價買來低價賣——盡做賠本事
【第20句】:【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諺)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無論做什么事,勤奮苦干總是成功的基礎。
【第21句】:【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見“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第22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俗,在結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可后娘偏偏說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出嫁后故態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23句】:【人生七十古來稀】(諺)舊時認為,人能活到七十歲,就算是高壽了,從古以來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的。 也作人生百歲,七十者稀。百歲:指一輩子。 人生七十從來少。
【第24句】:一天傍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校園里散步。我抬頭看見月亮周圍有一道淺淺的光圈。爸爸說:“可能要刮風了。”我問爸爸為什么,爸爸說:“月亮戴風圈,一下刮三天。”(山東·臨沂)
【第25句】:見了蚊子就拔劍——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第26句】:【愁人苦夜長】(諺)指憂愁煩悶的人,一到夜里,會覺得更加愁苦而難熬。
【第27句】:【給臉上貼金】見“往臉上貼金”。
【第28句】:【走板】“走板”形容說話偏離了主題或錯發議論,它源自戲曲的演唱和伴奏。演唱傳統戲曲,常以鼓板擊節拍。每一小節中凡強拍的均擊板(強拍也叫“板”),次強拍或弱拍則以鼓簽輕敲小鼓或以手指擊拍(叫做“眼”)。由一板一眼構成兩拍子一小節,或由一板三眼構成四拍子一小節。演唱時必須合板合眼,才能與伴奏配合得當。不合板眼謂之“走板”。走板時,演員演唱與樂隊伴奏就不能合一,就不能達到應有效果。后比喻說話辦事離開了既定的主題或亂了既定的步驟為“走板”。
【第29句】:【老虎插了翅膀】釋義:比喻強大的得到好條件更加強大。例句:姓劉的政治包袱一甩,官復原職,他可是老虎插了翅膀,非得收拾咱們不可!
【第30句】:【當祖宗供起來奉為至尊】祖宗,也說:祖宗牌位。張潔 《沉重的翅膀》:“把大慶那六條當祖宗供起來,然后按這六 條驗收,那么我的廠子生產上不去,工人沒飯吃,你大慶包 不包?”
【第31句】:【大師傅】常言說,工廠里師傅多,醫院里大夫多,學校里老師多。那么,怎么師傅當中還有一個“大師傅”呢?而且是做飯的?這里面有一則民間故事。古時候有個皇上,一次來到修建宮殿的工地上,就讓各工匠文案自己的本領,誰的本領大就封誰為師傅。眾工匠都不服氣,搶著去表白自己的功勞。皇上干脆把他們都封為師傅。工地上給工匠們做飯的是一對姐妹,二人見工匠們都有了封號,便也湊過來討封。沒想到,那些被封為師傅的工匠們說:“做飯的算什么行當?”姐姐很生氣,就決定餓他們一次。眾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飯棚里去吃飯,卻見灶房里沒動煙火,就來責問姐妹倆。姐姐說:“做飯的不算個行當,那你們就自己做吧!”眾工匠向皇上報告此事。皇上問:“那做飯的到底算不算個行當?”這些能工巧匠餓得肚子咕咕叫,連忙答道:“做飯算行當,太算行當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倆找來,準備封她們為師傅。姐姐擺擺手,指著工匠們對皇上說:“他們都是師傅,卻做不了飯;給我的封號,得比他們大!” 皇上說:“那就封你為大師傅吧。”姐姐樂了,指著幫著自己做菜的妹妹,問:“她呢?”皇上順口說:“你是大師傅,那她就是二師傅吧。”妹妹一聽,也很高興。就這樣,做飯的就被稱為大師傅,幫廚的就被稱為二師傅了。
【第32句】:【明者睹未然】(諺)明者:有遠見卓識的人。未然:未成為事實。指明者能夠察微知著,預見到尚未發生的事故。
【第33句】:火車帶車皮——勾(鉤)搭得緊
【第34句】:【良言難勸該死鬼】(諺)好話勸不轉非死不可的鬼。指對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頭的人,用多少好話也都沒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第35句】:【媒婆】“媒婆”指舊時以做媒為職業的婦女。中國古代的婚俗講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詩經》云:“伐柯如何?匪(非)媒不得。”意思是就像斫個斧柄必須用斧頭一樣,娶個老婆一定要通過媒妁。這首詩表明,春秋以前婚姻因媒而成已成風氣,這應該是最早記錄媒人的經典之一,因這首詩,有人將媒人稱為“伐柯”。關于媒人的來歷,還有一個流傳在陜西一帶的民間故事。很久以前,渭河兩岸的人很少往來,當然更談不上結親了。有一年,渭北的一個后生偶爾去渭南辦事,看上了那邊的一個閨女。一個老婆婆知道他的心思后,主動從中說合,使他們結成了夫妻。一年多后,媳婦生下胖小子,丈夫笑開了:“咱倆素不相識,經那位婆婆從中說合,就成了一家人,你說奇也不奇?”媳婦說:“是呀,可那位婆婆已經不在人世了,想報答也來不及了。”于是夫妻倆用米粉為婆婆塑了一個像敬奉起來,又怕人家看見笑話,就在夜里供,白天藏在柜里。過了幾天,這米粉塑的像發了霉,他們就稱它是“霉婆”,依舊當活寶似的供著。這事傳開后,想娶渭南婆姨和想嫁渭北漢子的青年男女,都設法找“霉婆”這樣的好心老太太牽線搭橋。再往后,做“霉婆”者覺得“霉”字不好聽,便將它改成“媒”字。類似的傳說,其他地方也有。其實“媒”字的解釋,就是介紹或引導雙方(人或事)發生關系的媒介,“妁”字則有斟酌的含義。媒妁連稱,特指通過考慮協商等步驟為男女雙方說合婚姻的人。至于“媒婆”一詞的流行,則是因為舊時以此為生的人,已婚女性占多數的緣故。
【第36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37句】:【捉虎容易放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38句】:【不站人前,不落人后】謂甘居中游,隨大溜。《川行隨想》: “你以后不會學奸點?不走人前,不落人后,比什么都強。”
【第39句】:【 撥開烏云見青天】由昏暗轉為晴朗。指情況好轉,也指 醒悟明白。浩然《艷陽天》:“我保險,把押著的人一放,馬上 就撥開烏云見青天。”
【第40句】:兩個麻子結婚——點子不少
【第41句】:我平時最不愛吃羊肉,可是這天,外婆偏偏做了羊肉餡餃子,我說什么也不肯吃。外婆說:“十月的羊肉小人參,吃了才能長身體啊!”聽了這話,我也就乖乖地吃了。(山西·離石)
【第42句】:【屬螃蟹的——鮮美在里面】(歇)比喻才能、優秀品德或財物等不外露。
【第43句】:【結婚】“結婚”的由來,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民俗說。早在原始社會,人類沒有固定的婚姻,每當黃昏,便自由結合擇偶而居,這種婚俗,至今還有保留,如云南省的摩梭人現在還實行走婚。所以,漢民族把最早的“黃昏夫妻”稱之為“結昏”。隨著一夫一妻制的實行,語言學家便把曾經標志混亂婚姻的“結昏”改為“結婚”。“婚”字的衍變,是混亂婚姻向文明婚姻過渡的見證。另一種說法是陰陽說。《禮記·昏義》孔穎達疏說:“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這就是說,把婚禮安排在昏時進行,是取其陰來陽往的意思。“陰來陽往”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白天即將過去,夜晚即將來臨,陰陽交替之時,即是黃昏。另一層意思是,新郎在白天去親迎新娘,新娘在臨近夜晚時來到夫家。這種自然的陰陽和人事的陰陽相結合,正好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古人看來,一切人事都要合乎天意,婚禮這一重要禮儀更不能例外。以人的陰來陽往和天的陰來陽往相配合,這種婚禮就合乎天意,婚姻就會獲得美滿幸福,同時也會給通婚的兩個家族帶來福澤。所以婚禮必須在昏時舉行。這是“結婚”一詞的原意,現在結婚儀式不據泥于黃昏,“吉時”在中午居多。
【第44句】:絲綢上繡臘梅——錦上添花
【第45句】:【瞎指揮】(慣)指不顧實際情況地發號施令。
【第46句】:黃鼠狼拜月亮——裝神弄鬼
【第47句】:【箭在弦上,話在嘴邊】(慣)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說出來的時候。
【第48句】:【更上一層樓】(慣)比喻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一步。
【第49句】:【大人不記小人過】指身份高的人肚量要大。相關的:大 人不和小人爭。老舍《四世同堂》:“她居然停止了挑戰,她 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爭!她是所長,也就是大人!”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糾紛,或調和矛盾,和稀泥。成 語:息事寧人。老舍《四世同堂》:“他很會說話,遇到住戶們 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嚇,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 無。”
【第50句】:【一棵草有一顆露水珠子】釋義:比喻一件困難的事,總會有它的解決辦法。例句:何老板總會和你想法子的。一棵草有一顆露水珠子,天下有多少人生在天底下會干死了?總有辦法,總有辦法。
【第51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釋義:表:說。敘述故事時,放下一頭,講另一頭。“兩”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52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諺)柄:刀把。再鋒利的刀劍,也不能削去自身的柄。比喻自己人總不會傷害自己人。
【第53句】:【名師出高徒】釋義:有名的師傅能教出本領高強的徒弟。例句:誰都知道和尚的本事大,武藝好。名師出高徒,老師好,徒弟也錯不了,所以這小和尚一出臺也是“碰頭好”。
【第54句】:【好男兒志在四方】釋義:有志氣的男兒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現在的形勢,只有投靠共產黨才能實現這一愿望。謝成德從枕頭底下摸出三塊銀圓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不要掛念我。……”
【第55句】:【人怨語聲高】人有怨氣,說話嗓門就大。明代《三寶太監 西洋記》:“老爺在上,我們都是人怨語聲高,怎么敢欺負判 官?”
【第56句】:【—天三刮絡腮胡,它不叫我露臉,我不讓它露頭】露臉、露 頭,雙關語,又指出頭,情況好轉。謂采取報復行動。電視 劇《杏花村》:“怎么辦?你沒看我在刮絡腮胡子嗎?他不叫 我露臉,我不讓他露頭,走著瞧!”
【第57句】: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分不清東西南北
【第58句】:【憑三寸不爛之舌】具有游說的口才。明代《水滸》:“小生 必須親自去那里,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伙。”
【第59句】:爸爸炒肉時,忘了媽媽說過已經放過鹽,就又放了一遍,結果咸得沒法吃。媽媽埋怨爸爸說:“我說的話你總是左耳進入,右耳漏出。胡椒都夠辣了還放姜。”(廣東·吳川)
【第60句】:爺爺見我有些學過的知識忘記了,說:“你真是把知識當車子,從左耳開進去,又從右耳開出來。”(廣西·容縣)
【第61句】:【侮人還自侮,說人還自說】(諺)指輕慢別人、非議別人的人到頭來總要自食其果。
【第62句】:【把死馬當活馬治】釋義:比喻在絕望的情況下,盡最后的努力來挽救,寄希望于萬一。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個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燒著眉毛,只好把死馬當活馬治,立刻請他喝酒吃飯。
【第63句】:【暴食無好味,暴走無久力】(諺)指吃得過猛,就品嘗不出美食的滋味;走得太急,就不會有持久的耐力。泛指做事不可慌亂匆忙,必須穩妥從容。
【第64句】:【爛透了的老倭瓜,一肚子壞水】釋義:老倭瓜:成熟的南瓜。比喻人壞主意多。例句:可他心毒手狠,像個爛透了的老倭瓜,一肚子壞水。
【第65句】:【 賭什么,別賭氣】強調賭氣無益。電視新聞:“賭什么,別 賭氣。一賭氣,容易失誤。”
【第66句】:【畏首畏尾,身其余幾】(諺)頭也擔心,尾也擔心,身上還有多少地方可無憂無慮的?指做事怕這怕那,顧慮重重,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
【第67句】:【出水才看兩腿泥】(諺)指從水里走出,才能看到兩腿上的泥巴。比喻事情只有到最后才能見分曉。
【第68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69句】:【軍中無戲言】軍隊中商談事情是嚴肅的,也泛指認真, 不得開玩笑。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第二次戰 役就要開始了,我給大家打個招呼,軍中無戲言,違令者 斬”
【第70句】:小偷進牧場——順手牽羊
【第71句】:【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慣)指說得十分動人,其實做不到或不想去做。
【第72句】:【登鼻子上臉】謂得意忘形,提出過分要求。成語:得寸進 尺。梅娘《蟹》:“王福這個兔崽子,登鼻子上臉,要當孫府的 親家老爺了,他那份骨頭有四兩重嗎!”
【第73句】:爸爸檢查弟弟的家庭作業時,看著弟弟寫的字皺著眉頭說:“經你這小手寫出的方塊字,可真是老雕會家雀——大的大來小的小!”(河北·豐寧)
【第74句】:檢驗員量車件——卡得緊
【第75句】:【萬事皆從急中錯】(諺)任何事情,如果急躁慌忙,就容易出錯。 指處事貴在從容鎮靜,越在緊急時越不能慌亂。
【第76句】:【 兵無糧草自散】極言軍隊給養的重要。也指做事要有物 質基礎。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兵沒糧草自散。難道 能讓弟兄們餓著肚子散伙么?”
【第77句】:近視眼捉螞蚱——瞎撲打
【第78句】:【幼而學,壯而行】(諺)少年時學習知識,壯年時躬行實踐。指少年學習,是為壯年社會實踐打基礎的。
【第79句】:【脊梁骨里冒涼氣】(慣)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渾身發冷。 也作脊梁溝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涼氣。
【第80句】:【吃官飯】(慣)指在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工作,靠工資生活。
【第81句】:【冷身子碰熱炮彈】指軍旅生涯。傳記圖書:“至少也是弄 冷身子碰熱炮彈出身的人,不是十年也得二十年,才能得到 少將的肩章戴一戴。”
【第82句】:一天,媽媽算命回來笑呵呵地說:“算命先生說我再過一年必會發大財。”爺爺聽了說:“算命的不說好,酬金哪里討!甭信那些個沒根沒據的話。”(廣東·龍門)
【第83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古代有開天辟地 的傳說。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 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他們是中國古代的部落首領或帝 王。此句意為:從古到今。李準《老兵新傳》:“說得遠一些, 恐怕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這地方還沒長過莊稼。”
【第84句】:【 不是撐船手,莫要弄篙竿】外行不必逞能。類似的:不會 拿鉆,別當石匠/不會绱鞋,休當皮匠/不會念經,別當和尚。 清代《官場現形記》:“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竿,兄弟實實在 在有點來不得了。”
【第85句】:【百拙無一能】(慣)拙:笨。指一點本領、能耐都沒有。
【第86句】:病人擲鐵球——強掙扎
【第87句】:【燈臺照人不照己】(諺)燈臺:油燈盞下的托臺。指燈臺上擎著油燈,燈光只能照亮四周,卻照不見燈臺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別人的缺點,卻很難發現自身的缺點。 也作“燈臺不照自”。
【第88句】:我和媽媽一起吃芥末調的粉皮兒,辣得我直叫。媽媽笑著說:“蔥辣眼睛蒜辣心,芥末就辣鼻子上的筋。夠味兒吧?”(河南·安陽)
【第89句】:【露口風】(慣)指從言談話語中透露出某種不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風。 透口風。
【第90句】:裹著蜜糖的黃連——還是苦(苦命人)
【第91句】:【當家人,惡水缸】(諺)惡水缸:盛污水的缸子。掌管家事的人就像個盛污水的缸子,無論什么臟污都有可能往里傾倒。指當家人往往受累又受怨,只有默默承受。
【第92句】:【 放之四海而皆準】指普遍如此,實用于一切情況。海外 劉宜良《江南小語》:“競爭是現代企業最大的特色,達爾文 的理論,放之四海而皆準。”
【第93句】:【做順水人情】(慣)順水人情:不費力的人情。指順便給人好處。
【第94句】:【瞎子害眼——也就是這么回事】(歇)害眼:生眼病。指事情反正已經這樣,沒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在乎。
【第95句】:【版版六十四】(慣)版:指宋代鑄錢用的銅模。每版鑄錢六十四枚。 版也寫作“板”。形容人辦事嚴格認真,沒有通融的余地。
【第96句】:【死棋腹中有仙著】(諺)死棋:無著可走的棋。著(zha。):下棋時走一步為一著。指棋下到看來是無路可走的死棋時,卻有高明的一著使棋局轉活。常比喻事情陷入絕境時,經過努力,往往會出現新的轉機。 也作“死棋肚里有活著”。
【第97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98句】:王大叔家這幾天正蓋房子,恰巧村里要放電影。王大叔對家里人說:“咱這幾天正焦著麥,炸著豆,晚上誰也不許看電影!”(山東·寧陽)
【第99句】:【眼淚往肚子里流】(慣)比喻滿腹悲苦無法向人訴說,只有藏在心里。 也作眼淚打肚里流。 眼淚在肚里落。 眼淚往肚子里吞。
上一篇:百度最新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