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千里眼】喻指人眼光敏銳、看得遠?!扒Ю镅邸痹诠糯荒苁莻€幻想或夸張比喻之詞,現在則變成了現實,天文望遠鏡能觀測到無數個星球。那么,“千里眼”源自哪里呢? 據《魏書。楊播傳》記載,北魏光州刺史楊逸體恤百姓,為政清廉,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廣設耳目對下屬進行監督,下屬因公外出時都自帶干糧,再也不敢到處吃請了。他們都說楊逸仿佛長著千里眼,縱使躲進密室收受賄賂,也會被他知道的。
【第2句】:【死不死,活不活】(慣)死不了,也活不好。1指備受病痛的折磨。 2指受盡苦難的折磨,生不如死。 3指被打得死去活來。 也作死不死,生不生。 死不能死,活不能活。
【第3句】:【背后罵皇上】(慣)指背地里責罵強有力的人。 也作“背地里罵皇上”。
【第4句】:【先長的眉毛,比不上后長的胡子】(諺)眉毛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胡須是年長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須的長者,而不是先長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為的人,往往是后來者居上。
【第5句】:【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諺)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換來半斤,這是公平的交換。指只要誠懇待人,自會換取人們的信任。 也作“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第6句】:【炒魷魚】“炒魷魚”怎么成了“解雇”的同義詞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帶,舊時有這樣一個風俗,老板要解聘雇員,并不采用口頭或書面通知,而是客客氣氣地請你吃一頓飯,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魷魚,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請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馬三立說的相聲“離婚上哪吃飯——‘狗不理…。 請人吃魷魚有兩層意思。第一,炒魷魚是檔次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盡主雇之誼。其實,這時候再好吃的飯菜還有什么味。第二,炒魷魚熟后呈卷筒狀,暗示你應該卷起行李另謀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說成“卷鋪蓋卷兒”一樣,蠻形象的。
【第7句】:【挨打不記數】(慣)比喻吃虧受挫卻不記取教訓。
【第8句】:【有緣千里來相會】此語源自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蘇州一大戶人家的女兒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燒香,回來時發現髻上的一支寶簪不見了。而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傳之物,所以只好貼出告示,重賞拾到簪者。 有一天,一位廣東客商肩馱一猿來到紫金庵門前,看到告示后也沒在意,心想,這種好事也輪不到自己。就準備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點小生意。沒承想猿將一支簪交給了他。原來,那天盼盼的簪被樹枝鉤住了。還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樹上摘了下來。客商將簪送到席家。席家見客商一表人才,又沒結婚,就將盼盼許配給他,擇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廚房的東西,客商一氣之下將猿殺死了。 一對新人入了洞房,新娘聽說簪是猿找到的,就說:“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應該謝謝猿?!笨墒牵吕蓞s說,猿被他殺了。新娘一聽非常生氣,責罵客商傷天害理,說:“我們是有‘猿’千里來相會,無‘猿’對面不相逢?!边€將新郎趕出洞房,婚事告吹。 由于“猿”和“緣”是諧音,“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就從中演化和引申出來。
【第9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諺)先射倒敵將的馬,敵將自然被擒;先捉拿敵軍的領頭人物,敵軍自然不戰而潰。指對敵斗爭要擊中要害。 也作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王。 射人先射馬,擒賊須擒王。 射入射馬,擒賊擒王。
【第10句】:【金剛廝打,佛也理不下】(諺)金剛:佛的侍從力士。金剛要是互相打起來,佛也調和不了。比喻內部鬧起糾紛來,有權威有地位的人物也難以排解。
【第11句】:【喜鵲落在樹上——各占一個枝兒】(歇)比喻人各有各的意見和主張,或各有各的道理。
【第12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諺)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雪花銀:成色純正的白銀。當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萬兩雪花白銀。指舊時無官不貪。
【第13句】:【葫蘆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諺)葫蘆吊在架子上才能長大,嬰兒經常哭才能長大。指嬰兒啼哭是一種有益的運動,是正常現象。
【第14句】:【西瓜系在鱉腿上——滾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鱉】(歇)比喻彼此利害攸關,誰也無法擺脫掉誰。常用于譏諷。
【第15句】:【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見“單絲不成線,孤樹不成林”。
【第16句】:人怕放蕩,鐵怕落爐。
【第17句】:【兒大不由娘】 釋義:孩子大了,母親管不了。 例句:“我早就說給他問個媳婦,就把心收住啦,人家硬不!兒大不由母,我也管不了!”
【第18句】:【寧輸一子,不失一先】(諺)指下棋時,寧可輸掉一個棋子,也不可失去一著主動進攻的機會。也借指做事貴在爭取主動,而不在一時的利害得失。 也作“寧失數子,不丟一先”。
【第19句】:【抱蜜罐子】(慣)比喻享福。
【第20句】:【一淵不兩蛟】(諺)淵:深潭。 蛟:蛟龍。一潭深水中,不能同時容得兩條蛟龍。比喻在同一處地域里,不能同時并立兩個實力相當的人物或集團。
【第21句】:【揀了芝麻,丟掉西瓜】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22句】:【架舌頭】(慣)比喻翻閑話,搬弄是非。
【第23句】:【打碎的盤子敲爛的碗】 釋義:比喻關系徹底破裂,不可挽回。 例句:她冷笑一聲,說:“你別做夢挖元寶,想偏心啦!咱們是打碎的盤子敲爛的碗,扔到坑里,撒在道上,你揀不回來,也對不到一塊兒?!?/p>
【第24句】:【嗩吶里吹出笛子調——響的不一樣】(歇)嗩吶、笛子:都是管樂器,嗩吶管身正面七個孔,背面一個孔,豎著吹;笛子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橫著吹。 響:諧“想”。指實際情況跟原來的設想不一樣。
【第25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釋義:沒有哪方面的職責,就不管哪方面的事情。 例句:童貞不滿地說:“你們當廠長的不抓管理,倒埋怨下邊。我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p>
【第26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 釋義:民間故事說狐貍會變成人,常常變成美女來迷人,但還帶著尾巴,偽裝由此而暴露。比喻露出破綻,暴露真相。“露”叉作“現”。 例句:熊木祿心里暗暗罵了一聲:你小子狐貍尾巴到底露出來了!徐黑闖真會掐算啊,蘇完全按這條道跑呢。
【第27句】:【過耳之言,不可聽信】(諺)過耳之言:毫無根據的傳言。指不可聽信道聽途說的傳言。 也作“過耳之言,不足為憑”。
【第28句】:【穿鞋的不知光腳的苦】(諺)指富人體會不到窮苦人的艱難處境。
【第29句】:【掉槍花】(慣)槍花:武術中槍術變化的一種花招,能使對方產生錯覺。比喻花言巧語,或耍花招、使手段、開玩笑。 也作“掉花槍”。
【第30句】:【喝了蜜——嘴甜】(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使人感到愉快、舒適。指人嘴上說得動聽。常含譏諷意味。
【第31句】:【哈叭狗帶串鈴——充大牲口】(歇)哈叭狗:也作哈巴狗,也叫巴兒狗、小叭兒狗,一種體小、腿短、毛長、供觀賞的家養狗。串鈴:成串的鈴鐺,掛在騾馬等大牲口的脖子上。比喻冒充大人物。
【第32句】:【早知三日事,富貴一千年】(諺)人能預知未來三天的事,就可抓住機遇,獲取無窮無盡的財富。指預知未來最是難能可貴。
【第33句】:【公人見票,牲口見料】(諺)公人:舊時衙門里的差役。票:傳票,用以傳喚涉案人員。料:喂養牲口用的谷物。指差役手持傳票,可以勒索涉案人員的錢財,故見到傳票就像牲口見到料一樣欣喜。
【第34句】:【說曹操,曹操就到】 釋義:比喻說著誰,誰正好就來了。“說”又作“說起”?!熬偷健庇肿鳌暗健薄ⅰ皝砝病薄?例句:姚殿臣笑著說:“你看,說曹操,曹操就到。魏華呀,這就是大隊副書記何石頭同志?!?/p>
【第35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36句】:【貨好還得會吆喝】(諺)吆喝:高聲叫賣。指再好的貨物,也得大力推介。
【第37句】:【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歇)《西游記》中描寫,豬八戒與孫悟空在萬壽山五莊觀偷了人參果,豬八戒性急,囫圇吞下,不知是什么味道。比喻一味貪食,不知道所吃東西的價值。也比喻完全不了解事物的奧妙。 也作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 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其味。
【第38句】:【吃迷魂湯】(慣)迷魂湯:迷信指地府中使靈魂迷失本性的湯藥,比喻迷惑人的話語或行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語所迷惑,頭腦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藥。 吃迷藥。
【第39句】:【人合心,馬合套】(慣)合套:同拉一輛車的兩匹馬,力能使到一起,有很好的配合。指人心想到一起,勁兒使到一處。
【第40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爭斗雙方誰敗在誰的手里,尚難預料。
【第41句】:【明者睹未然】(諺)明者:有遠見卓識的人。未然:未成為事實。指明者能夠察微知著,預見到尚未發生的事故。
【第42句】:【心高遮了太陽】(慣)形容人高傲到極點,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第43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 釋義:指重陽這天陰沉下雨,這一年就有好收成。 例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歸路日,有雨主來年熟。
【第44句】:【千金小姐】“千金小姐”是敬辭,多稱別人的女兒。女孩何以稱千金小姐,典出春秋伍子胥。 “千金小姐”和我國古代的貨幣單位有關系。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一鎰為一金(鎰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漢朝為一斤金子為一金。秦漢時金多指黃銅,“千金”實為銅千金。 后人借“千金”以言貴重,如“一字千金”、“一言千金”、“一諾千金”等均是。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 途中他饑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里有飯,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后,千金報德!” 后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率軍隊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蔽樽玉銏罅舜蟪?,又想到要報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年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元代曲作家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币院缶土餍衅饋砹恕?/p>
【第45句】:【到鄉隨鄉,騎馬隨鞍】(諺)指到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里,就要隨順著這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和人情,這跟騎馬必須貼著馬鞍是一個道理。 也作“騎馬隨鞍,入鄉隨鄉”。
【第46句】:【惡人先告狀】(諺)指惡人做了傷害別人的事,為轉移目標,洗脫自己的罪名,往往搶先告狀。也指人自身做了缺理事,反在人前制造輿論,指責別人。 也作“壞人先告狀”。
【第47句】:【紙幣】在紙幣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宋真宗時期,在四川出現了代替金屬貨幣的紙幣,這種紙幣稱為“交子”。它不僅足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區仍流行鐵錢。鐵錢有大小兩種,大鐵錢每貫重20多斤,小鐵錢每貫也有6斤多,攜帶起來極不方便,影響了商業的發展。宋真宗時期,在政府的許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戶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鐵錢在市場上流通,作為現錢使用。后來,交子改由官辦,流行漸廣。紙幣幾經沉浮,終成氣候。
【第48句】:【人冷先冷腿,狗冷先冷嘴】(諺)天冷時,人是先從腿上感覺到的,狗是先從嘴上感覺到的。指天冷防寒,人要首先注意腿腳的保暖。
【第49句】:【名取西川,暗奪荊州】 釋義:名義上說是去奪取西川,實際上暗中去奪取荊州。比喻聲東擊西。 例句:“你真是鬼主意多!我就依了你的,看你的什么名取西川,暗奪荊州”。
【第50句】:【仰臉的女子低頭的漢】見“抬頭老婆低頭漢”。
【第51句】:【知星宿,衣不覆】(諺)舊指懂天象、知吉兇,會窮得衣不蔽體。
【第52句】:【目邊之木,田下之心——相思】見“木邊之目,田下之心—一相思”。
【第53句】:【燈消火滅,水盡鵝飛】(慣)比喻財勢消盡,依附者散去。
【第54句】:【千古】“千古”,為哀挽死者之辭,已有一千幾百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其含義有二:一日年代久遠?!端涀ⅰ分杏形模骸白贩嘉魥剩裼吻Ч拧!庇秩缜Ч沤^唱一詞;一日永別?!缎绿茣ぱκ諅鳌分杏涊d:薛收三十三歲卒,秦王李世民聞訊,哀痛之至。他寫信給薛收二哥的兒子元敬,信中云:吾與伯褒(薛收字)原在軍中服務,經常一起外出作戰,他辦事殷勤,很有抱負,想不到現在“一朝成千古也”。“千古”一詞由此而來。
【第55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第56句】:【捋虎須】(慣)比喻冒險去觸犯強者或有權勢的人。 也作捋老虎須。 撩虎須。
【第57句】:【趁臺階下驢】 釋義:比喻趁機會擺脫。 例句:“干脆,趁臺階下驢,不干這個炊事員算了,也省得得罪人生閑氣?!?/p>
【第58句】:【前人田土后人收】(諺)前輩人開墾或購置田地,后輩人獲得田地的收益。指前人創業,后人繼承,歷來如此。 也作前人田地后人收。 前人田土,后人收留。
【第59句】:【吃閉門羹】(慣)比喻前去拜訪卻被人拒之門外。
【第60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61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62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一俗語多用于批評那些悲觀失望、消極沉淪的處世哲學。人們譏諷某些醉生夢死的玩世不恭者,常說他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什么出息。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俗語源自唐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全詩如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币馑疾浑y理解,是說世間事如果得到了,就應該高歌歡慶;沒得到而失去了則放手休止;多愁苦多怨恨也要悠然自得順其自然。今日能醉就醉,能歡樂就歡樂,明天有憂愁就放到明天再去愁吧,不必總把不開心的煩惱掛在心頭。 顯然,既然詩人鄭重其事題名《自遣》,那么,此詩是自我發泄、消遣之作。作者羅隱出了什么事,因何有感而發呢?他當年曾十次考進士而不中,自感前途渺茫,揮筆自我發泄寫出了這首至今被人常引用的詩篇。羅隱的自遣,還包含規勸他人之意,從這一點出發,不能說此詩完全消極,若人們能不被煩事壓得痛不欲生,以及時行樂排解一下情緒,這不失為一個曠達灑脫的積極處事之法。只要不墮入酗酒深淵,以樂觀豁達態度面對暫時失落,這會減去不少自甘墮落或輕生個案呢?效果也許比“用酒消愁愁更愁”好多呢。
【第63句】:【貧不學儉,卑不學恭】(諺)貧窮的人,不學儉省自然儉?。槐百v的人,不學謙恭自然謙恭。指人的習性受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制約。
【第64句】:【耳朵軟】(慣)指沒有自己的主見,容易相信別人的話。 也作耳根子軟。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軟。
【第65句】: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第66句】:【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諺)指年景是旱還是澇,在農歷的七月十五就見了分曉;農業是豐收還是歉收,在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有了定局。
【第67句】:【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見“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
【第68句】:【給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69句】:【講排場】(慣)指追求外表的豪華、氣派。
【第70句】:【越渴越吃鹽】(諺)吃鹽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鹽,越吃鹽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沒錢,卻越需要花錢,或越是無力應付困難,困難偏偏越多。
【第71句】:【離城四十里見蜜蜂兒拉屎,出門交獺象絆了一交——覷遠不覷近】(歇)覷:看,瞧。本指能看見遠處,卻看不見近處;轉指關照關系疏遠的人,而不關照關系親近的人。
【第72句】:【清官騎瘦馬】(諺)清廉的官員連騎的馬也是瘦的。指清官一身清貧,難有享受。
【第73句】:【報喜不報憂】 釋義: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比喻虛報成績。也說“報吉不報兇”。 例句:“會不會因為馬之悅去年犯了錯誤,現在想要討好、表功,故意跟自己報喜不報憂呢?”
【第74句】:【在云端里過日子】(慣)形容提心吊膽。
【第75句】:【高山藏虎豹,深澤掩蛟龍】 釋義:比喻偏僻的地方或群眾之中隱藏著人才。 例句:古云: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鹽車困良驥,田野埋麒麟:高山藏虎豹,深澤掩蛟龍。余仲雄一介寒儒,得中文武進士之職。
【第76句】:【親戚遠來香,隔房高打墻】(諺)指親戚鄰居都必須保持距離,不過熱過近,才能持久。 也作親戚遠來香,隔壁高打墻。 親戚遠來香,近鄰高搭墻。 親戚朋友遠來香。
【第77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諺)一年計劃的實行,關鍵在春天;一天計劃的實行,關鍵在早晨。指行動貴在早動手。
【第78句】:【等米下鍋】(慣)形容窮得沒有糧食吃。也比喻缺乏急需的東西。
【第79句】:【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諺)剮:舊時凌遲處死,即割肉離骨。作好了身受極刑的準備,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條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打。 破著一身剮,皇帝也對打。 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80句】:【檀木雕的菩薩——靈是不靈,就是穩】(歇)檀木:青檀的木材,質地堅硬。靈:本指靈驗,轉指機靈。 指人雖不機靈,但辦事穩當可靠。
【第81句】:日光、空氣和清水.鍛煉身體三件寶。
【第82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83句】:【江河千百條,條條歸大海】 釋義:比喻遲早要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 例句:江河干百條,條條歸大海。今日言別,明日重逢,這也是常有的事。
【第84句】:【六十年氣運輪流轉】 釋義: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總會碰到好運氣。 例句:“好侄兒,常言道:六十年氣運輪流轉。誰敢說咱們馬家不能改變門風?”
【第85句】:【笨鳥先飛】(諺)指笨拙而飛得慢的鳥早早飛出林子才好尋食。比喻沒什么本事的人就得比別人早起身早行動。 也作笨鳥先飛晚入林。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第86句】:【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釋義:比喻一個人力量單薄,干不成大事。例句:你查賬,沒有一個人跟你,你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87句】:【英雄所見略同】(諺)指分析形勢或設計謀略,英雄豪杰的觀點見識,往往是不謀而合的。 也作英雄所見,畢竟相同。 英雄之士,所見略同。
【第88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 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 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闭f著,指著奎老爺的腦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
【第89句】:【女大不中留】 釋義:女兒大了應出嫁,否則就會惹是非。后句常接:留來留去結冤仇。 例句:媽媽老兒互相埋怨了一會,只怕親戚恥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卻如私鹽包兒,脫手方可。不然,直待事發,弄出丑來,不好看?!?/p>
【第90句】:【甘拜下風】“甘拜下風”是指自認不如他人,并真心佩服他人。出自《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后來“順下風而拜”就演變成“甘拜下風”,表示誠信佩服,自認不如對方。 此源來自典籍,莊重嚴肅。但源莊流諧,故事情彩。 西晉時期有個大富豪叫石崇,據說他富可敵國。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也是一個富豪。他們倆爭強好勝,經常在一起比誰吏富。因此,兩人經常到處搜羅綺麗的寶物裝飾衣服或車子。 一次,晉武帝踢給王愷一棵高兩尺的珊瑚樹,此樹枝丫或密或疏,形態美麗,簡直是世間少有。王愷如獲至寶,非常得意,認為這次石崇該認輸了。 于是,王愷就帶著這棵罕有的珊瑚樹去見石崇。 石崇看完之后,不動聲色地拿起鐵如意,趁王愷不注意,一下子打在珊瑚樹上,珊瑚樹馬上就碎了。王愷見石崇親手打碎了皇帝賜給自己的寶物,以為石崇是嫉妒自己而毀寶,聲色俱厲地責問石崇打碎天下最好的寶貝怎么辦。 石崇卻不慌不忙,悠然地對王愷說:“你別埋怨,今天我賠你?!笔缯f完,就命令仆人去搬家里的珊瑚樹。待石崇把家里的珊瑚樹都搬出來后,王愷驚呆了。別說兩尺高,四尺高的都有,其中光彩奪目的就有六七棵,王愷從來都沒見過。像王愷剛剛拿過來的那樣的還有很多。王愷看后,茫然若失,不得不甘拜下風了。
【第91句】:【門外漢】“門外漢”即外行人,不論男女?!伴T外漢”的直接出處來源于僧人之口。唐代僧人慧能寫的《壇經·自序品一》云:“祖日:汝作此偈闡釋佛教道理的詩句),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到門內。”到了宋代,才有完整的“門外漢”一詞。蘇東坡仕途坎坷,遂篤信佛教,多與僧人交友。 有僧人對他加以評論?!段宓菚肪砹鹤C悟法師與庵元禪師二人評論蘇被的佛學修養。證悟認為蘇東坡很有修養,庵元的評價卻是“尚未見路.……是門外漢耳?!庇纱丝梢?,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門外漢”。 后來,“門外漢”泛指外行和對某種業務技能所知甚少的人。
【第92句】:【爛套子也能塞窟窿】(諺)爛套子:使用過多年的舊棉絮。指爛套子再陳舊無用,還可以拿來堵塞窟窿。比喻人能力再差,也總有用得上的地方。
【第93句】:【割雞焉用牛刀】(諺)宰割一只雞,哪里用得著屠牛刀。比喻小題不必大做。 也作割雞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殺牛的把式。 殺雞不用牛刀。
【第94句】:【打平火】(慣)指大家湊在一起吃喝,費用分攤。 也作打平和兒。 打平伙。 打并伙。
【第95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96句】:【知子莫若父】(諺)莫若:沒有比得上。指父親對兒子是最了解的。
【第97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 (一會兒陰,一會兒陽)釋義:比喻情況或人的態度變化無常,無法捉摸。 例句:你們爺倆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把我弄得五迷轉向,也摸不準你們準脈窩了。 他這個人真是猜不透:一會兒陰,一會兒陽,多可怕呀,千萬得小心他一點兒…——
【第98句】:【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諺)大喜中說的話,往往過后兌現不了;大怒中說的話,往往過火沒分寸。戒人在感情沖動時說話要有理智。
【第99句】:【少年夫妻老來伴】(諺)年輕時是夫妻,同心協力,生兒育女;年老時是伴當,相互關照,彼此體貼。偏指夫妻到了老年,更需要彼此間無微不至的關愛。 也作少年夫妻老來伴,一日不見問三遍。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越老越相親。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的文案句句入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