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警嫂的婚后感言
26歲那我就嫁給了他,嫁給他那天,很多穿著的高大威猛人笑嘻嘻地對著我叫“嫂子”,我甚至有了不太真實的感覺,因為他們都比我大,后來漸漸明白了,這聲“嫂子”,是需要你用很多很多的寬容理解來承擔的,所以,我想告訴你:愛他,是不夠的。
至少在婚姻中絕對不夠,你要絕對的理解和寬容。
看到壇子里很多MM說想嫁給警察的話,總結一下,往往都對警察抱有無限的憧憬。
當然,也有很多MM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此我祝福一下你們吧,但是,婚姻生活最善于撥掉警察的皮。
以下的話,也許我說得并不準確,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我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也算給即將進入愛的包圍圈的MM們一點借鑒的方向吧。
【第1句】:他回來很晚。
沒有警察能回家很早的,總有數不清的事情要做,比如辦案,比如應酬,比如聊天,比如其他。
多數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委屈,最終,都是我讓步的。
MM你想啊,一個男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上面有領導命令他24小時待命,下面有一大堆弄不完的案子接踵而來,加上人際關系地處理應酬,他真的很累。
有時候這種累,并不是表現在身體上,而是我們說的“身心疲憊”。
因此,我從來不在他晚上不能及時回家的時候給他超過1個以上的電話.也從來不催他快點回家。
男人有時候在外面做事,真的很不容易,身心疲憊之余,還要應付你的拷問,未免容易口出狂言傷感情。
但是我堅持一點:無論他回來多晚,我都等門,凌晨五點我也等,而且無論他多晚回來,凌晨五點
我被評為十佳警嫂,求獲獎感言,謝謝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下午好!非常榮幸能代表大隊所有的優秀警嫂參加這次表彰會并且發言,但參加這次表彰會又使我忐忑不安,因為來之前我翻看過許多優秀警嫂的先進事跡,她們用無私的愛為自己的丈夫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港灣。
和她們相比,我實在是太普通、太平凡。
那么我只能談談作為一名警嫂最真實的感受!我們結婚已經八年,兒子六歲了,可他在家的時間掘指可數,帶孩子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剛出生時,他還在中隊負責事故處理,毫不夸張的說,一個月有十五天都在單位值班。
現在兒子已經在讀學前班,然而作為父親的他居然不知道兒子在學校就讀哪一個班,班主任姓甚名誰!工作的繁忙更是讓他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哪怕是節假日,身穿警服的他們更是不能休息,周末帶兒子學英語、彈鋼琴都是我一個人,于是這一切我和孩子都已經習慣了,所以兒子從來不說讓爸爸帶他去公園玩。
其實我說這些不是怨他、怪他,我想在坐的警嫂們應該能體會和感受我的心情。
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一名警嫂,我更能理解警-察的艱辛和不易,也更能體會到在座的女民-警承受著比別人更多的辛酸和奉獻。
交通警-察,他是公安警種中最普通的一種,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可以傳誦,沒有流光溢彩的表演舞臺可以發揮,他們只是為確保出行的人們平安回家,為城市道路的暢通真誠奉獻。
有人曾做過不完全統計,交通警-察一年的工作時間達到4000多小時,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1個小時,長年的超負荷工作,使得不少民-警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風濕并頸椎類疾病,但他們從未因此放棄過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
做為交-警的妻子,我要真誠的說一句:交-警也是人,交-警也食人間煙火,也會身處困境和危難,工作中也會出現問題和失誤,當然也就需要理解,需要溫暖,需要愛心。
我想代表我們交-警的妻子給從未真正認識交-警的人提個建議:當風雨交加之時,倘若你坐在車里,那么請您透過車窗,看一眼風雨中的交-警,那忙碌的身影也許會使你心動;在烈日炎炎之下,倘若你站在街旁,那么請您凝視崗臺上指揮交通的交-警,那雕塑般的身體和姿勢也許會使你滋生另一種情緒。
這時,你或許會像我一樣,真正明暸他們的氣質和胸懷,真正理解他們對事業、對人民深沉的感情!有一首歌曾經這樣唱道:我的愛人你好辛苦,為我為家你總在忙碌,你在外面很累很苦,你不說我也看得出,多和我聊聊不順的事,我不讓你獨自艱苦。
所以在此我想說的是“我的愛人你好辛苦”。
而作為警嫂的我真的幸福,我真的知足!同時,我也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妻子而自豪、而驕傲!我沒有豪言壯語,可是,我希望在他渴的時候,我是他的一杯清茶;在他冷的時候,我是他的溫暖圍巾;在他疲倦的時候,我是他停泊的港灣,在他迷路的時候,我是他永遠亮著的那一盞燈!今天,坐在這里,我也深深體會到,大隊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們這些民-警家屬的關愛。
這個表彰會,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鼓舞。
我們將繼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操持家務,教育兒女,孝敬父母,為丈夫的事業撐起“半邊天”、當好“賢內助”,解除丈夫的后顧之憂。
最后,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大隊全體民-警家屬祝愿各位領導、所有民-警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天津援疆特警什么時候能回來
當初去的時候 就應該跟他們提困難 別不好意思 反正那個單位也是養小不養老 早晚也得下分局 怕什么 現在再鬧也沒用 只好聽天由命
怎樣正確處理采訪與寫作的關系,重寫輕采會產生什么后果
人物專訪的提問技巧- - 人物專訪,是記者請新聞人物就專門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的一種方式,是記者帶著目的對有關人士進行專門的采訪。
是以記者同人物的談話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種特殊通訊。
它比一般報道要詳細而生動。
專訪中少不了采訪對象、記者兩個因素。
專訪的特點在一個專字,重點是一個訪。
人物專訪既強調新聞性、政治性又要強調其可讀性。
相對于其它新聞形式,人物專訪可讀性具有親和力。
因此,為受眾所喜聞樂見。
人物專訪難寫在于人們對其要求和關注程度高。
人物專訪難寫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寫人物有鮮明特點。
如果讀者看完后能記住這個人物,并與其他人物區分開來,這就可以說是一篇成功的人物專訪。
而鮮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動的細節都取決于采訪的成功與否。
記者與被采訪者的交談溝通是最重要的一個途徑。
采得好采得細,對人物就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就能夠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發現人物的閃光點和與眾不同之處,才能更加準確地提煉主題,讓讀者想看、愛看,覺得可信、可親、可學。
采訪失敗,就是再精心運作,也寫不好。
采訪的好壞,記者提問的技巧尤為重要,問題提得好、提得準有助于打開采訪對象的話匣子。
筆者認為目前記者在提問中容易出現以下幾點不足:一是提問過大過空,讓被采訪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記者采訪還是喜歡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問套話。
二是記者口頭表達能力差,提問不能簡明扼要。
問話讓采訪對象不得要領,一些記者輕問重寫,提問辭不達意,他們往往筆頭功夫過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認識上還有偏見:認為注重口才是講花架子,不務實。
筆者經常能看到一些記者提問,說了好多話繞不到主題上,如問一個農民企業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資助農村教育。
說來說去,不僅把被采訪者說糊涂了,連記者自己也不明白說了什么。
三是記者的采訪態度不端正,也有學識有限。
有的記者提問時信口開河,對對方回答不理解,使對方在心理上產生反感,從而與記者拉開了心理距離。
這些都在無形中影響了采訪對象的談話情趣。
被采訪對象容易出現下面幾種情況:一、主觀上是配合采訪的,但卻由于緊張或激動總是開不了口。
來自基層的農牧民、工人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二、消極應付采訪。
雖然開了口,卻總是偏離主題,或有意識地回避記者某些敏感問題。
三是采訪對象牽引著記者跑,被采訪者信馬由韁,一瀉千里地講下去,記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訪費了不少時間,看似記了一大堆,要用的卻不多,既費時又費力。
針對以上一些不足和問題,筆者依據自己膚淺的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同行探討。
一、事先圍繞主題設計一些重要問題。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事先精心設計幾個問題。
一些問題可以現場發揮,但關鍵的問題一定要做準備。
記者在采訪前主題明確既可保證采訪有的放矢,也能減少時間浪費。
記者必須要有幾個直奔主題的問題,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計,不打無準備之戰。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記者,用這種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臨陣不會慌亂。
二是也可以事先練習問話。
幾個問題其實也就是采訪的大綱和思路。
有助于記者控制局面,把采訪者引到主題上來。
筆者在采訪一個商界女強人時,這個女企業家見多識廣,表現欲望很強,話很多卻總跑題。
筆者事先設計的幾個問題就用上了,一跑題,就用一個問題把她問回來。
二、用內行話提問。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沒有。
記者張嘴一問,被采訪者就能聽出來,你對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對他的工作認識程度有多高。
記者問外行話,很難獲得被采訪者的認同,也就無從深談,記者也就難以探尋到被采訪者的內心世界。
記者要與采訪對象交朋友,觸及他最敏感的神經,探索其心靈。
最容易找的共同語言就是采訪對象的行業話題。
這對于采訪性格內向、靦腆、有膽怯心理、不易開口的采訪對象有效果。
記者可以提問一些他所熟悉的話題來引導他開口,最簡單就是和農民談他的莊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談產了幾只冬羔;和司機談車的型號性能。
當然千萬不能不懂裝懂,冒充內行。
如記者采訪下崗再就業典型,采訪對象是做針織品的。
筆者以前曾長期采訪紡織行業,對針織較為了解,采訪時順口說出氨綸、細螺紋針、圓形織機等專業用詞,讓采訪對象很驚喜。
她認為對她的行業很看重,無形中縮小了心理距離。
這次的采訪用了8個小時,采訪對象把想說的不想說的都說了出來,情況掌握得細、全,通訊寫出來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問輕松話題,安定采訪對象情緒。
對一些由于激動或緊張不能很快進入狀態的采訪對象,為了讓他們情緒安定下來,記者可以先談與主題無關而又輕松的話題。
通過輕松話題讓對方放松情緒,盡快縮短兩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一盆花、一段經歷,對一個問題的看法,或對方的興趣愛好都可以成為提問的話題。
筆者在采訪中常采用這種方法。
有次采訪一位英勇犧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總平靜不下來,筆者就問有關他們女兒的事情,從年齡問到女兒對父親的死如何說的、如何想的。
然后就引到了采訪的主線上來。
在采訪殘疾音樂家方放(國際大獎獲得者)時,他因為反感采訪,加之緊張,采訪無法進行。
筆者就問古典吉它與民謠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問題,使他放松。
四、對回避采訪的,以提問對方感興趣的問題,誘導其配合采訪。
用老話說,采訪也是功夫在詩外。
豐富的知識的確有助于采訪。
筆者在采訪一個銳意改革的全國先進法院院長時,院長怕宣傳自己影響不好,筆者事先了解被采訪者古文造詣很深,對法家思想和軍事很有研究,就問他對韓非子、荀子、商鞅和《呂氏春秋》的評價,通過對商鞅輕罪重判重罪不將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談到了他進行的改革。
采訪進行下去了,并改變了采訪對象的態度。
原只限半個小時的采訪時間,不知不覺延長到五個小時。
五、在提問時兼顧雙方,問受眾想知道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人物之前總要認真思考。
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想,想讀者想知道這個人物的什么,會對他的哪些感興趣。
只有心中想著讀者,讀者才會喜歡看你寫的文章。
同樣,也要站在采訪對象角度考慮:他想要告訴讀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經驗和閃光的東西對讀者有啟迪。
只有兩方面都想到了,記者提的問題才會讓雙方都感興趣。
還要注意保護采訪對象的隱私,不要問粗俗、獵奇與主題無關的問題。
六、記者提問態度要真誠、客觀、不帶個人傾向。
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問題,以免誘導或限制對方的回答。
提問多用探討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審判的口氣。
提問方式根據不同對象采用正問、反問、引導、激將等。
記者與采訪對象打交道要時刻記著貧賤不欺、富貴不媚,提問語氣要平和,話語要真誠,不能有訓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問要開門見山,提問語要簡明扼要,易聽易懂。
提問語要用開放式的,多用怎么樣、什么、如何等字眼,給對方以廣闊的回答空間。
不要像法官審判一樣問:是,還是不是。
提問語要注意具體,可把大問題分成幾個小問題。
比如問一個農民:你知道怎樣維護消費者利益嗎
就可以分成:你周圍的人買過假冒偽劣的東西嗎
買了怎么辦的
到哪去找
找誰
八、提問語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長句、不用倒裝句、不用否定語氣提問、不用有歧義的話提問,在提問時不要生造詞語、任意改用專用名詞。
學會多用口語,長句分成短句來問。
九、適當使用些激將法。
充分發揮激將的作用。
用有分量的尖銳提問使一些回避主題的采訪者不得不直面回答。
成功的采訪,所提問題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問題,有意突出其尖銳的一面。
有分量問題是記者水平的一個體現。
名記者法拉奇就是以提問尖銳近乎挑釁而聞名的。
筆者在采訪一致力于改變的某單位領導時,提出:你用這種強制性的手段來推行改革,群眾會告你專制強權,也許以后會影響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會成為犧牲品,你對此怎么看
這個問題一下就引起了該領導的重視和興趣。
采訪完后,他說:本來想應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問題不得不讓我說話了。
而在采訪一位有爭議的企業家時,筆者直言不諱地問:人們對你的評價是毀譽參半,你對此怎么看,你對自己如何評價。
這個問題打開了采訪對象的話匣子,也撕開了他的防護衣。
后來采訪對象說:你是第一個涉及到這一問題的,我一下就覺得你對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對待我。
寫一篇有血有肉、鮮活的人物專訪是采寫者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提問是關鍵。
問題問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離目標也就近了。
我被評為十佳警嫂,請求獲獎感言,謝謝
下午好!非常榮幸能代表大隊所有的優秀警嫂參加這次表彰會并且發言,。
但參加這次表彰會又使我忐忑不安,因為來之前我翻看過許多優秀警嫂的先進事跡,她們用無私的愛為自己的丈夫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港灣。
和她們相比,我實在是太普通、太平凡。
那么我只能談談作為一名警嫂最真實的感受!我們結婚已經八年,兒子六歲了,可他在家的時間掘指可數,帶孩子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剛出生時,他還在中隊負責事故處理,毫不夸張的說,一個月有十五天都在單位值班。
現在兒子已經在讀學前班,然而作為父親的他居然不知道兒子在學校就讀哪一個班,班主任姓甚名誰!工作的繁忙更是讓他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哪怕是節假日,身穿警服的他們更是不能休息,周末帶兒子學英語、彈鋼琴都是我一個人,于是這一切我和孩子都已經習慣了,所以兒子從來不說讓爸爸帶他去公園玩。
其實我說這些不是怨他、怪他,我想在坐的警嫂們應該能體會和感受我的心情。
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一名警嫂,我更能理解警-察的艱辛和不易,也更能體會到在座的女民-警承受著比別人更多的辛酸和奉獻。
交通警-察,他是公安警種中最普通的一種,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可以傳誦,沒有流光溢彩的表演舞臺可以發揮,他們只是為確保出行的人們平安回家,為城市道路的暢通真誠奉獻。
有人曾做過不完全統計,交通警-察一年的工作時間達到4000多小時,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1個小時,長年的超負荷工作,使得不少民-警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風濕并頸椎類疾病,但他們從未因此放棄過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
做為交-警的妻子,我要真誠的說一句:交-警也是人,交-警也食人間煙火,也會身處困境和危難,工作中也會出現問題和失誤,當然也就需要理解,需要溫暖,需要愛心。
我想代表我們交-警的妻子給從未真正認識交-警的人提個建議:當風雨交加之時,倘若你坐在車里,那么請您透過車窗,看一眼風雨中的交-警,那忙碌的身影也許會使你心動;在烈日炎炎之下,倘若你站在街旁,那么請您凝視崗臺上指揮交通的交-警,那雕塑般的身體和姿勢也許會使你滋生另一種情緒。
這時,你或許會像我一樣,真正明暸他們的氣質和胸懷,真正理解他們對事業、對人民深沉的感情!有一首歌曾經這樣唱道:我的愛人你好辛苦,為我為家你總在忙碌,你在外面很累很苦,你不說我也看得出,多和我聊聊不順的事,我不讓你獨自艱苦。
所以在此我想說的是“我的愛人你好辛苦”。
而作為警嫂的我真的幸福,我真的知足!同時,我也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妻子而自豪、而驕傲!我沒有豪言壯語,可是,我希望在他渴的時候,我是他的一杯清茶;在他冷的時候,我是他的溫暖圍巾;在他疲倦的時候,我是他停泊的港灣,在他迷路的時候,我是他永遠亮著的那一盞燈!今天,坐在這里,我也深深體會到,大隊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們這些民-警家屬的關愛。
這個表彰會,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鼓舞。
我們將繼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操持家務,教育兒女,孝敬父母,為丈夫的事業撐起“半邊天”、當好“賢內助”,解除丈夫的后顧之憂。
最后,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大隊全體民-警家屬祝愿各位領導、所有民-警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上一篇:競賽金牌教練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