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慣)指人表面上和氣,背地里使壞。
【第2句】:【東溝犁,西溝耙】釋義:比喻說話或做事缺乏計劃,沒有頭緒。例句:金蓮道:“他就惱,我也不怕他。看不上那三等兒九假的。正經(jīng)姐姐分付的曲兒不教唱,且東溝犁西溝耙,支使的個小王八子亂哄哄的,不知依哪個的是。”
【第3句】:耗子爬竹竿——節(jié)一節(jié)來
【第4句】:【春雨貴如油】(諺)指春天的雨水,對農(nóng)田就如膏油一樣貴重。
【第5句】:【寒門生將相】(諺)寒門:窮苦人家。將相:將帥和卿相。將相這樣的棟梁之材,往往出自窮苦人家。 指貧窮人家的子弟往往有大出息。 也作寒門產(chǎn)貴子,白戶出公卿。 貴子:達官貴人。白戶:白草蓋頂?shù)奈葑樱柚肛毢思摇?寒門出將相,草莽出英雄。
【第6句】:【 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諸葛亮令馬謖鎮(zhèn)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馬懿進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虛,諸葛亮用空城計 嚇退了司馬懿。事出《三國演義》。指有高明的辦法來對 付。電視劇:“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沒有這一招,也 對付不了馬司令。”
【第7句】:狗啃骨頭——津津有味;死不放松;嘴上的勁
【第8句】:我叫媽媽給我買涼鞋,媽媽說:“這幾天我忙得腳跟都朝前了,過幾天再買吧!”(浙江·永康)
【第9句】:【破包子——露了餡】(歇)本指露出了包子里的餡兒,轉喻暴露出了隱秘。
【第10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諺)指人的貪心永遠不會滿足,得寸進尺,不斷膨脹,就像小小的蛇也想吞下大象一樣。 也作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鍋臺想上炕。
【第11句】:村里有兩個鄰居為一點兒小事發(fā)生了口角,找王大嬸評理。王大嬸對兩人說:“我這個人是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就會倒五兩,有啥說啥,你們可不要怪我。”(江蘇·海安)
【第12句】:【官不打送禮之人】(諺)當官的不會責打向他送禮物、表殷勤的人。 指給人好處就不會受到非議或責難。 也作“官家不打送禮的”。
【第13句】:【開天辟地頭一遭兒】(慣)指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過。 也作“開天辟地第一次”。
【第14句】:一大早,我便對媽媽說:“媽,從今天開始,我要幫您掃地、洗衣……”還沒等我說完,媽媽就插上一句:“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動手干一干。”(江西·全南)
【第15句】:【好男兒志在四方】釋義:有志氣的男兒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現(xiàn)在的形勢,只有投靠共產(chǎn)黨才能實現(xiàn)這一愿望。謝成德從枕頭底下摸出三塊銀圓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不要掛念我。……”
【第16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慣)比喻斗不過厲害的,就把怒氣發(fā)泄在弱者身上。
【第17句】:【八月大,無果賣】釋義:陰歷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例句:真是應驗了那句話:“八月大,無果賣。”這不,現(xiàn)今集市上水果少,價錢貴得嚇人啊!
【第18句】:晚上,做完作業(yè)我感到有點餓,就跟媽媽要求到外面買點好吃的。媽媽說:“外面很冷,穿厚點兒。”我說:“沒事兒。”媽媽笑著說:“為了嘴饞,不怕受寒。”(河南·衛(wèi)輝)
【第19句】:家雀兒跟著夜貓子飛——白熬眼:吃食的吃食,熬跟的熬眼
【第20句】:【路上行人口似飛】(諺)指凡人們關心的新鮮事,總是傳得極快。
【第21句】:【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諺)指舊時窮人生活非常艱苦,新衣服穿上三年,變舊了再穿三年,破了加上補丁又可穿三年。
【第22句】:【 戲臺里喝彩】指自己贊揚自己。成語:自吹自擂。胡適 《嘗試集》自序:“你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們徽州人說的 ‘戲臺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說你自己哪幾首詩好,哪幾首 詩不好,未免太不謙虛了。”
【第23句】:爸爸又在外面花錢喝酒,媽媽知道了,生氣地說:“男人是耙子,女人是匣子。沒有我,你掙錢再多也是枉然。”(新疆·吉木薩爾)
【第24句】:【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視】(諺)履(lu):穿鞋走路。盲:瞎眼。跛子不能行走,但他并沒有忘卻穿鞋走路;瞎子眼不能視,但他并沒有忘卻睜眼看物。指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能。
【第25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按農(nóng)歷規(guī)定,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 個階段,順序叫一九、二九、三九,一直到九九。三九前后最 冷。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二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三伏天最熱。 此語意為鍛煉從嚴。意即在最冷最熱的天氣鍛煉,才能應 付艱苦的環(huán)境。語序亦可換置。汪曾祺《受戒》:“嗓子要 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要練丹田氣。” 風里來,雨里去形容生活、工作辛苦。成語:櫛風沐雨。 《香港小說選》:“過往數(shù)十年,風里來雨里去,勞碌奔波,還 不夠辛苦嗎?”
【第26句】:【奉饒加一二,自有客人來】(諺)奉饒:額外贈送。定價之外多送給顧客點物品,顧客們自會經(jīng)常來光顧。指做生意多給顧客點優(yōu)惠,就可多招徠顧客。
【第27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諺)指人世間最難得的是知心知己的人。 也作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己也難求。 萬兩黃金容易得,人間知己最難求。
【第28句】:小侄子到處亂跑,總不停腳兒。媽媽說:“你看,他就像蜜蜂蜇了屁股一樣。”(湖北·英山)
【第29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30句】:不怕千著巧,就怕一著錯。
【第31句】:【官場如戲場】(諺)官場的事,就如同演戲一樣。舊指官場榮辱不定,恩怨無常,一切都像是暫時的表演。
【第32句】:【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諺)舊時的媳婦是在婆婆的嚴酷管束之下生活的。指媳婦成為婆婆,要付出大半輩子受苦受難的代價。也泛指取得成功必須付出時間的代價。
【第33句】:【不可同日而語】(慣)不能放在同一時間來談論。指差距太大,無法相提并論。
【第34句】:【掙錢不掙錢,先落個肚兒圓】(諺)舊指勞力工或生意人,先不說掙錢多少,只要能吃上飽飯就滿足了。
【第35句】:【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釋義:寅時:凌晨三時至五時。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不怕寅時下雨,但怕卯時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
【第36句】:【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到手的才能算數(shù)。類似的:打 不到囤里不能算收。周立波《鐵水奔流》:“千羊在望,不如 一兔在手,我們應該實際點。”
【第37句】:老鷹叼大象——自不量力
【第38句】:劉大媽讓兒子小衛(wèi)跟王師傅學習鐵匠技術。沒干多長時間,小衛(wèi)覺得太吃苦,要求改學建筑。可干著干著,小衛(wèi)又抱怨說建筑這活太臟,想改行學別的。劉大媽生氣地說:“我看你呀,就像那三條腿木板凳,放到哪里都不行。”(河南·長葛)
【第39句】:門上的封條——扯不得;莫扯
【第40句】:【雞吃叫,魚吃跳】釋義:吃雞吃魚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嘗到了活學活用、活雞活魚的甜頭。俗話講,“雞吃叫,魚吃跳”呢。
【第41句】:橄欖澀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第42句】:【 人嘴快如風】形容傳話快。清代《歧路燈》:“又道入嘴快 如風,登時內外男女,都知道譚紹聞家鬧出搜賭亂子來了。”
【第43句】:【當著矮子,別說短話】說話應該避免引起類似的人多心。 類似的:當著瘸子別說短話/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 談瘡。清代《紅樓夢》:“俗話說得好,當著矮子,別說短話。 這二位姑娘并沒惹著你,小老婆長,小老婆短,人家臉上怎 么過得去?”
【第44句】:【彭祖活了八百八,見過黃河一澄清】釋義:彭祖: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姓筏(jian)名鏗,夏殷時代人,黃河也曾有過澄清的時候。例句:小五問:“人常說,彭祖活了八百八,見過黃河一澄清。就是那個黃河哇?”
【第45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46句】:鬧區(qū)做買賣——生意興隆
【第47句】:【寧死一咳,不死一該】(諺)咳:嘆詞,表示可惜。該:活該,認為該當如此。指人死有兩種結局:好人死了人們表示惋惜,壞人死了人們認為活該。人們應該爭取前者,避免后者。
【第48句】:【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諺)貫:舊時錢制,用繩子穿上,每一千為一貫。家里縱然有千貫的錢財,也不如每天有微薄的收入好。指固定的收入雖少,也遠比只出不進的死錢好。
【第49句】:巖口滴水石開花——日久見功
【第50句】:【燒冷灶】(慣)比喻對尚未得勢的人表示親熱。
【第51句】:【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諺)人種地肯實實在在出力,土地自然就會多產(chǎn)糧,讓人吃飽飯。指種地要勤勞,就能獲得豐收。
【第52句】:【煮熟了的鴨子又飛了】謂得而復失,在接近成功時失敗。 煮熟,也說:到嘴。類似的:煮熟了的雞爬起來跑了。成語: 失之交臂。清代《兒女英雄傳》:“別的都是小事,老爺那個 天性,倘然這一翻臉,要眼睜睜兒的把只煮熟了的鴨子給鬧 飛了,那個怎么好?”
【第53句】:【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釋義:量:衡量。相:察看(yipinjuzi.com)。不能根據(jù)人的外表評定人,對人低估。“人”又作“凡人”。“海水”又作“海”。例句:朱先生可不能小看他,林蕩元比耗子還精。“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別看他裝出那副寒酸相。
【第54句】:【砍三斧頭】(慣)原指唐初大將程咬金使的三板斧功夫。比喻事情開始先使出最厲害的招數(shù),震懾住對方。
【第55句】:晚上,媽媽不讓我看電視,我裝著去睡覺,就躺在被窩里偷偷地看。媽媽發(fā)現(xiàn)了,又帶氣又帶笑地說:“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來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張家口)
【第56句】:豬圈門上貼對聯(lián)——吃了睡,睡了吃
【第57句】:有一天天很冷,姐姐卻穿得很單薄。我說她“美麗動(凍)
【第58句】:姥姥一家人在給蘋果樹施肥,我小舅總是比別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勁,說:“什么東西都可以吝嗇,可不能吝嗇力氣;東西用完沒有了,力氣用完還長呢!”(河南·商丘)
【第59句】:【大恩不言謝】(諺)大恩大德,不能用普通的謝禮來報答。指人有大恩于我,只能銘記在心,終生不忘。
【第60句】:哈巴狗戴牛鈴啥巴狗戴鈴鐺——假充大牲口;快活的狗腿子
【第61句】:【 不蒸包子蒸口氣】蒸、爭同音借用,謂要爭氣。包子,也 說:饅頭。浩然《艷陽天》:“就這樣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爭)口氣,給咱們婦女爭口氣。”
【第62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慣)提:本指使東西由下往上移,轉指談起。比喻偏偏要觸到對方的痛處、短處或所忌諱的事。 也作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哪把壺不開提哪把壺。
【第63句】:【 今日河東,明日河西】謂情況變化很快,很大,特指輪流興 衰。浩然《艷陽天》:“別瞎想買房子買地了,那東西不保險, 今天你給他買下,明天他就須賣了;不要說咱們這種小戶家 主兒,就是過去的大財主,有幾戶三代不敗家不落魄的!老 話說,今日河東,明日河西,就指這個意思。”
【第64句】:【一日相思十二時】(慣)十二時:十二個時辰;舊時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合現(xiàn)在的兩小時。指日夜都在思念。
【第65句】:我數(shù)學測驗得了100分,小姑聽了非常高興,沒想到媽媽卻說:“雞生蛋,鴨子窮高興,要是你也能考出這個成績就好了。”一句話說得小姑面紅耳赤。(江西·九江)
【第66句】:【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釋義:要盡量幫助別人,原諒別人。例句: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說得好: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
【第67句】:【掉片樹葉子都怕打破頭】見“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
【第68句】:【說得好聽,不如練得藝精】(諺)指人生在世,不貴嘴巴能說會道,只貴有實在的才學與本領。
【第69句】:【蔫人出豹子】蔫人,指性情溫和,老實巴交的人。這樣的 人有時也會大發(fā)脾氣,或有驚人之舉。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wǎng)》:“蔫人,出豹子啊!小豆倌兒這家伙,你可千萬不 能小瞧!”
【第70句】:【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諺)方寸:心。指人把良心放正,不做傷天理、損陰德的事,并讓子孫后代依家風正道直行,比留給子孫萬貫家財更有用。
【第71句】:【輕傷不下火線】受傷不休息,堅持工作。李存葆《山中那 十九座墳塋》:“近幾天來,指導員連續(xù)表揚他,號召全連向 他學習,輕傷不下火線。”
【第72句】:【不顯山,不露水】謂不露痕跡,不動聲色。《劉澍德小說 選》:“這些人真有本事,不顯山、不露水的,幾時‘對’上的, 大家全不知道。”
【第73句】:鐵將軍把門——關門閉戶;沒人啦;鎖著
【第74句】:鄰居近幾年木材和茶葉收入好幾萬元,可是,一筆生意沒做好,連老本都賠上了。為了過個年,不得不四處借錢。爺爺說:“這真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好一世窮!”(安徽·石臺)
【第75句】:【馬拉松】“馬拉松”一詞現(xiàn)在多用來形容漫長無休止的事情。比如,中國加入WT。問題,一談就是十三年,斷斷續(xù)續(xù),可謂馬拉松式談判。那么,馬拉松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馬拉松”是世界公認的一個長跑比賽項目,是個音譯外來詞,同其他長跑、短跑項目不同,是專用名詞,特定比賽項目。那么,它有什么特殊呢?它是奧運會最早規(guī)定的項目之一,“馬拉松”長跑比賽的歷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馬拉松長跑的距離是【第42句】:194公里,這可說是所有徑賽項目的長度之最。 “馬拉松”源自希臘和波斯帝國在馬拉松的一場戰(zhàn)爭。馬拉松是希臘首都雅典郊外的一平原地名,馬拉松平原距離首都雅典四十多公里。公元前490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出動十萬軍隊進攻雅典。當時希臘軍隊只有一萬多人,但人民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斗意志十分堅強,雙方在馬拉松平原展開激戰(zhàn)。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希臘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敗波斯軍隊。一個外號飛毛腿的戰(zhàn)士菲德爾迪斯身受多處戰(zhàn)傷,但激動地要把這振奮人心的特大喜訊立即告訴首都人民。他一口氣跑到雅典中心廣場喊道:“歡慶吧!我們勝利啦!”喊完就死了。為了紀念他,奧運會將他跑步的里程,以起點馬拉松命名,作為競技項目了。
【第76句】:【涼水澆頭】見“冷水澆頭懷抱冰”。
【第77句】:我參加了數(shù)學興趣小組,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媽媽說:“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有聰明人在前頭等著呢,你可別太自大了。”(河南·臨潁)
【第78句】:看著村上許多人經(jīng)商致了富,爸爸也閑不住了。誰知他一趟廣州跑下來,竟賠了五百多元,奶奶安慰他說:“地黃瓜上不了高架子,吃草的羊變不成牛,你還是安心種地吧!”(河南·南陽)
【第79句】:【隔行如隔山】釋義:比喻行業(yè)不同,互不了解。例句: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yè),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們取聯(lián)絡便不如小喜,況且小喜又是與秘書長那個系統(tǒng)有關系的,因此參謀長便得讓他幾分。
【第80句】:【老伴】“老伴”這個稱呼,現(xiàn)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婦之間,在城市這種稱呼比較普遍,在鄉(xiāng)下還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個民工,我說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對老太監(jiān)的稱呼。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冊立九歲的兒子為太子,派在宮中服役多年的太監(jiān)覃吉做典璽局的郎官,專門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學業(yè)。覃吉為人正派,忠于職守,太子極為尊敬和愛護他,稱他作“老伴”。后來,“老伴”才轉化為老夫老妻之間的稱呼。
【第81句】:【生瘡不曉得化膿,放屁不曉得臉紅】(慣)斥責人不知羞恥或不懂道理。
【第82句】:井底砌房子——深造
【第83句】:【 豆腐掉到灰堆里無法收拾】無法挽救。馬烽西戎《呂梁 英雄傳》:“唉,一年的成績,這一家伙是豆腐掉到灰堆里,沒, 法子收拾啦!沒辦法。”
【第84句】:鄰居海軍,五一節(jié)放假后,每天和大人在一起打麻將。他奶奶說:“你爺來牌,你爸來牌,你也來牌,這真是老貓枕著鍋臺睡,一輩傳一輩。你可知道,勤有功,戲無益,賭博場里惹是非。以后別再來牌了,好好溫習你的功課。”(河南·汝南)
【第85句】:【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蒼蠅】指招引壞人。師陀《果園城記》: “變化起初并不顯著,他只斗斗鵪鶉,養(yǎng)養(yǎng)蛐蛐。可是俗話 到底不錯,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蒼蠅。根據(jù)一種極自然的趨 勢,他在相當短時間以后,就發(fā)展到驚人地步。”
【第86句】:鵝上臺階——靠猛勁
【第87句】:【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機靈人會取巧,不機 靈的則倒霉。袁靜《淮上人家》:“走吧。不打勤,不打懶,就 打不長眼。小心點!”
【第88句】:【自己捧起菩薩】自己拜指制造偶像,自己受奴役。即哲學 上所說的“異化”。《短暫的春秋》:“自己捧起菩薩自己拜, 自己做成絞索自己套。這是中國過去封建社會的教訓,我 們有時也會自覺不自覺地走這條路,不斷地重復歷史的教 訓和錯誤,每當覺悟起來時,已經(jīng)晚了。”
【第89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科舉制的第一名進士。 借指優(yōu)秀者。三百六十行,指各行各業(yè),謂不管什么行業(yè)都 可以做出成績,成為出類拔萃的人。馬南南《燕山夜話》: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你果真努力,將來也許會成了狀元。”
【第90句】:【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諺)淵魚:深水中的魚。隱匿:瞞人的秘事。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魚,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別人的隱私,定會招禍遭殃。指把聰明智慧用到窺探別人忌諱的暗事上,會招來不吉乃至禍殃。
【第91句】: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第92句】:【想起一陣風,過后一邊扔】做事考慮不周,一哄而起,又不 能堅持。《北京日報》(1989,11,3):“倘想起一陣風,過后一 邊扔,盡管你今天‘拔’了‘蘿卜’,人家也會改日再種上‘蘿 卜’,那就與‘割韭菜’一般無二了。”
【第93句】:月月紅裹在綢緞里——錦上添花
【第94句】:【破家值萬貫,一搬三年窮】(諺)家用什物賣掉不值錢,要買卻很貴,搬一次家,就得丟失損壞,長時期添置不全。指居家不宜搬動,以免經(jīng)濟損失。
【第95句】:【又吃紂王水土,又說紂王無道】(慣)紂王:商朝最后一個君主,荒淫無道,是有名的暴君。比喻既要靠人養(yǎng)活,又說人壞話。
【第96句】:【八十歲學吹打——老來忙】(歇)譏諷人等到年紀大了才學做某事。
【第97句】:【 一拳打在絮被上,沒有一點反響】指沒有反映,沒有效果。 類似的:一拳打在豬背上,連個印子都不起。《秦城春秋》: “她的反抗就像拳頭砸進棉花里,沒有得到任何反映。”
【第98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倆口打架不記仇】(諺)指年輕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會忘記,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倆口子吵架不記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第99句】:【兔子不吃窩邊草】釋義:兔子不去吃自己窩旁邊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門口或當?shù)馗蓧氖拢蝗デ址钢車说睦妗⒁姟袄销棽怀愿C下草”、“猛虎不吃傍窩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來追趕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窩邊草。”
上一篇:最新勵志經(jīng)典文案,適合發(fā)到朋友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