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又復(fù)當(dāng)護(hù)人心,勿使夸嫌;動用自若,息世雜善;不貪名利,將過歸己;捐棄伎能,惟求往生。(妙葉禪師)
【第2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謙虛的人,因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為想得遠(yuǎn),所以不妄;因為站得高,所以不傲;因為行得正,所以不懼。隨緣是最好的生活。
【第3句】:【禪心佛語】對于生活的承擔(dān),不只是需要胸懷,還需要脊梁,沒有人能夠回避生活的沖突,那些和生活幽默同在的辛苦,本身就是有利于健康的生命情境。
【第4句】:販賣市易,教令依平,無貪小利,共相中欺。《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四,雜品
【第5句】:哪怕只有1%的可能,只要你經(jīng)過周密安排把握住了,你賺錢的機會就是100%。
【第6句】:【禪心佛語】人們經(jīng)常會信口說什么尚未找到自我,但是事實上,自我并不是被找出來的,它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
【第7句】:【禪語人生】要了解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8句】:穿過時光的長廊,回望經(jīng)年的風(fēng)景。淡淡里,出塵,若畫;入塵,若禪。指尖如蝶翩落的文字,有溫潤,有潮濕,有感動,有珍惜。
【第9句】:【禪心佛語】每一個當(dāng)下。邊走邊忘,才能感受到每一個迎面而來的幸福。煩惱不過夜,健忘才幸福。
【第10句】:一年老似一年,一日過去就沒了一日;一個秋天又一個秋天,一輩人催一輩人;一次聚會一次離別,一場歡喜一份傷悲;一張床榻一個人臥,一生都在一場夢里。
【第11句】:【佛心禪語】演講當(dāng)天,學(xué)校的老師開車來接他,他問學(xué)校的老師說:“請問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第12句】: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tài)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惟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縮小自己。
【第13句】:調(diào)伏自心一行常隱覆,大力難調(diào)伏,害而不可見,輕動速流行。若人有智慧,調(diào)伏如是心,其人離魔網(wǎng),則能到彼岸。《正法念處經(jīng)》卷二十七
【第14句】:學(xué)佛是盡本分,在什么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第15句】:【禪心佛語】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夫婦一條心,泥土變黃金。
【第16句】:【佛語摘抄精選】善人行善,從樂人樂,從明人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無量壽經(jīng)》)
【第17句】:【禪心佛語】好像一夜之間,身邊的人都在修佛。用心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事。
【第18句】:【禪心佛語】生活并不是向煩惱妥協(xié),而是用心地的明明了了去觀照,創(chuàng)造好心地寬闊的氛圍,在生活中改變,而不是隨波逐流。
【第19句】:【禪心佛語】觀是修、照是果。觀的極至,成果就是照;照是超越能所,無分別、一切平等。如虛空接受一切、包融一切、不起任何遣別。
【第20句】:【禪語人生】我需要的只是一塊磚頭,一塊扔向社會的一塊磚頭,錢有屁用,錢能讓我學(xué)會什么?我要的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本領(lǐng),到那時,錢自然就有了。
【第21句】:【禪心佛語】吃素不是修行本身,而是修行的助緣,也是方便。智慧與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與核心。
【第22句】:【禪心佛語】憤怒、仇恨對人體內(nèi)的神經(jīng)組織、內(nèi)臟細(xì)胞也會造成嚴(yán)重?fù)p害。
【第23句】:【禪心佛語】忌浮,忌燥,非己勿爭,屬己切珍。充己,補智,多讀少怨,多聽少念。
【第24句】:【禪語感悟】以貌取人,輕慢他人,驕縱自我,這是人性中深藏難除的劣性,一旦產(chǎn)生這樣的心境,那就會產(chǎn)生傷人不利己的心態(tài)。
【第25句】:【禪心佛語】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學(xué)會包容,若總是想著改變對方,結(jié)果將會是對方不快樂,自己也不開心,彼此可能會陷進(jìn)一個水火不容的境地。
【第26句】:【禪心佛語】所以,矮個子成為大人物,貧寒子弟成為社會精英,殘疾人成為令人仰慕的佼佼者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27句】:知足常樂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jīng)》
【第28句】:【禪心佛語】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在意他的友情。
【第29句】:【禪語人生】心不迷,不墮生死。業(yè)不繁,不憂形質(zhì)。愛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業(yè)累。
【第30句】:一個人若能夠時刻提醒自己以一顆寬容之心對待別人,以一份豁達(dá)的心境面對人與事,那么這個人就能夠除去很多煩惱,保持一顆寧靜的心。
【第31句】:形貌端正,非為端正。唯心行端正,人所愛敬,是為端正。《佛說玉耶女經(jīng)》
【第3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別人,放下我執(zhí)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第3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fēng)景,聽陌生的歌。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記了。
【第34句】:要離苦,就必須遠(yuǎn)離不道德的行為;要得樂,就必須時刻抱住良心不放。——凈慧
【第35句】:【禪語人生】我們必須要學(xué)著當(dāng)自己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太容易變成自己最大的敵人。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生苦短,用心生活。真愛不多,好好把握。生氣無益,及早拋棄。恐懼很糟,勇敢面對。甜蜜記憶,好好珍惜。
【第37句】:她聽了這些話,雖然淚珠仍掛在眼眶,卻開朗地笑了:“師父,我明白了,是不是因為自尊心太重,所以容易起煩惱,別人嫌一句不好,自己就受不了?”
【第38句】:歲月無心也有心,更多的讓你讓我讓他些許珍惜,些許感動,些許執(zhí)著。不需說,是沒人懂得;不想說,是一直沉默;不愿說,是心緒難釋。
【第39句】: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而并非完全由客觀環(huán)境造就。以平常心觀世間無常,就能夠在塵世間獲得幸福。
【第40句】:【禪語人生】只要我們合理建設(shè)自己的內(nèi)心,就能遠(yuǎn)離痛苦,獲得快樂。
【第41句】:【三】當(dāng)這個家庭有了你的存在,仿佛所有的一切都給了我另一次機會,曙光照耀在搖籃里你稚嫩臉上時,我想我是對的。
【第42句】:【禪心佛語】人生如鏡,言行舉止它都會一一呈現(xiàn),如果笑對人生,生活自然報以微笑;如果愁眉苦臉,鏡子里的又哪會容光煥發(fā)呢。好好享受生活,笑對人生吧。
【第43句】:【禪心佛語】當(dāng)下是什么狀態(tài)呢?當(dāng)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過去未來的影子時,全體透露的就是你真實的一切。
【第44句】:【禪心佛語】世間生死之為最,其余一切可商量。生是死的開始,是生的開端。
【第4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從說謊所得到的全部收獲是—當(dāng)他說真話的時候,別人不相信。
【第46句】:要做個受人歡迎和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合宜得體,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修養(yǎng)忍辱得來的。
【第47句】:這人來人往的走過,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總是在那些風(fēng)雨中體會超然,甚至是在思考中學(xué)會忍耐,那些過往的故事不是傷疤,只是記憶。
【第48句】:【禪語人生】現(xiàn)代社會極其欠缺佛法知識對大眾的普及,當(dāng)社會事件發(fā)生,佛教徒參與其中引導(dǎo)社會輿論向客觀公正的方向發(fā)展,這應(yīng)該是一種社會責(zé)任。
【第49句】:【禪心佛語】古人說:“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美中有些不足,事事留些退路,留些遺憾,避名全節(jié),和氣生財。
【第50句】:【禪心佛語】提醒大家要學(xué)會修自己的筆記本,這是很重要的。從前有個人,他不會修自己的筆記本......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51句】:在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人事上的煩惱,此時此刻必須忍耐,千萬不可起嗔恨心;也不能口出惡言、怒罵他人。
【第52句】:若是上根眾生,忽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lǐng)會,更不歷于階級地位,頓悟本性。——《大鑒下二世》
【第53句】:奉勸一切世人,法性本來空寂,時時反省為要,因果絲毫不爽。每日動念行為,自做還是自受,檢點功過多少,誰也替你不了。
【第54句】:【佛心禪語】壯士斷腕,果斷放棄門票是第一步,及時調(diào)整對外形象應(yīng)緊隨其后。問題是:僧團(tuán)到底以何種形象立足,才能受到尊重?
【第55句】:或盡忠立孝,濟國治家,行謙讓之風(fēng),履溫恭之道,敬養(yǎng)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承事尊賢,開生天之凈路。(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四
【第56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非怎樣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誰都不算過分,世界上最差的東西,給誰都別覺得委屈。
【第57句】:【禪心佛語】是自己的畫板,不要依賴別人著色。【第4句】:把欲望降到最低點,把理性升華到最高點,才能感悟幸福的真諦。
【第58句】:乞討也要動腦和找竅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什么是不需要動腦、不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就能夠很好完成的。
【第59句】:【禪語人生】一盞燈點燃另一盞時,沒有一盞會因之減弱;當(dāng)一顆心照亮了另一顆心,它會使你內(nèi)在更為光明。
【第60句】:當(dāng)知是舍,有于三種,何等為三?謂舍煩惱舍、護(hù)自他舍、時非時舍。《大寶積經(jīng)》卷四十一,菩薩藏會
【第61句】: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楞嚴(yán)經(jīng)》卷八
【第62句】:【禪語人生】這首詩守端很喜歡,并銘記在心。有一天,他去拜訪方會禪師。
【第63句】:聞思修慧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痛苦之良藥也,伐煩惱樹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dāng)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佛遺教經(jīng)》
【第64句】:真愛你的人,眼里沒有塵世的雜質(zhì),他(她)沒有過多的物欲;他(她)不會要求你給予更多的物質(zhì)利益,他(她)只須你在身邊便能很快樂,哪怕是風(fēng)餐露宿也毫無怨言。
【第65句】:偶爾說蠢話做蠢事,是人都在所難免。但說過做過之后必須自覺,能夠反思,爭取今后少犯點蠢,才是人生要義。
【第66句】:【禪語人生】在人生的旅程中,必須確定好方向與目標(biāo),才能安穩(wěn)當(dāng)下的每一步。
【第67句】:“暫時擁有”的金錢觀,我們獲取財富首先須認(rèn)清財富的本質(zhì),金錢只是我們獲得福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68句】:【佛心禪語】※心的變化,是最高超的魔術(shù)師的表演,看起來那么神奇奧妙,任誰也辨認(rèn)不出來。當(dāng)我們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實沒有什么復(fù)雜的,都是它變的。
【第69句】:只要能一天做一件實事,很快,你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煩惱漸漸變少了,歡樂漸漸增多了,生活也愈變愈好。
【第70句】:【禪語人生】偉人所達(dá)到并保持著的高處,并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第71句】:【圣經(jīng)文案】115主說: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yuǎn)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lǐng)受人的吩咐。(塞29:13)
【第72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六祖壇經(jīng)·定慧品》
【第73句】:【禪語人生】我的裁縫每次都幫我重新量身,但其它人總是用舊標(biāo)準(zhǔn)來看我。
【第74句】:修行人要發(fā)大愿、立大志。只有把自己這一點點心力都奉獻(xiàn)給眾生,才會有無窮無盡的動力去戰(zhàn)勝困難、攀登高峰。
【第75句】:【禪語人生】一切法因緣生,因緣生就無自性,無自性就是因緣生,因為無自性才能接受因緣。
【第76句】:【佛心禪語】參問之要在專一,不強作為,只守本分,須根腳有透脫處,明見本來面目。
【第77句】:【禪語人生】學(xué)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xué)。唯學(xué)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第78句】:【禪心佛語】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yè)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任然。
【第79句】:【禪心佛語】如果你還能努力時,及時去做;如果你無能為力時,放下憂慮吧。
【第80句】:【佛家禪語】健康的人,要照顧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顧有災(zāi)難的人。
【第81句】:【圣經(jīng)文案】142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干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
【第82句】:【禪心佛語】萬物皆會變遷,而其不變的即是「法」。「法」不曾變遷,因為它就是真理。「法」的定義是「自然法則」。
【第83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延續(xù)不是一成不變,命運的改變主要取決于我們的心念和行為。
【第84句】: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佛言
【第85句】:【禪心佛語】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僅收視率低,而且工資不高。
【第86句】:【禪心佛語】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第87句】:經(jīng)云:“若以諍止諍,至競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除了維護(hù)教譽,一切爭執(zhí),均宜以“忍”來平息!
【第88句】:【禪心佛語】寬容,就是視萬物于自然,視大愛于委任,它是一種愛,是一種成熟,一種豁達(dá)與大度,一種浩然之氣,容人之量的高志向。
【第89句】:革命從來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懺悔如同革命,若以為是“我”,便不能真懺悔。
【第90句】:【禪心佛語】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間,要有受用,必須靠自己。
【第91句】:不執(zhí)迷科學(xué),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聞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和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第92句】:佛言:學(xué)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yīng)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jīng)亦爾。《四十二章經(jīng)》
【第93句】:應(yīng)該有能力,誠懇,正直,說話和氣,態(tài)度和藹,不傲慢。《經(jīng)集》第青樹林,第八章《仁慈經(jīng)》
【第94句】:【禪心佛語】你的傷口會好嗎?凡事不要歸責(zé)于他人,而要反省自己。他人只是一面鏡子,它在照著你自己。
【第95句】:【禪心佛語】君子以良心為鏡,學(xué)佛之人以因果為鏡,圣人以本性為鏡。
【第96句】:當(dāng)于一切眾生起大悲想,于諸如來起慈父想,于諸菩薩起大師想,于十方諸大菩薩,常應(yīng)深心恭敬禮拜。《法華經(jīng)》卷五,安樂行品
【第97句】:【佛心禪語】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98句】:【禪心佛語】奇跡多是在逆境中出現(xiàn)的。人,決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沒有逆境,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
【第99句】:【禪心佛語】時常被莫名的情緒反應(yīng)所束縛之人,就如落雨的湖面般,難以感受到平靜安祥之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