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培訓的感想
關于這個培訓的感想,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聯系你學到的隨便寫
學習井岡山精神,寫對井岡山精神感受論文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XX年X月,我有幸參加了公司在市委黨校舉辦的處級后備領導干部培訓班,并于X月XX日~X月XX日到位于井岡山的江西干部學院進行學習。
現將我在井岡山學習期間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學習期間,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通過組建團隊、破冰、紅歌會、軍訓等活動,增進了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江西干部學院組織我們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荊竹山雷打石、黃洋界哨口、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墓、曾志同志墓等地點進行了現場教學。
在體驗式教學中,我們重走了當年朱毛紅軍挑糧小道,我們沿著當年紅軍行軍路線穿越河谷、山林、救護傷員、舉行了誓師大會等。
我們還聽了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會,追憶了前輩的人生坐標,參觀了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觀看了井岡山革命斗爭全景畫,接受了大型革命斗爭實景演出《井岡山》的情景教學,聽取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等專題講座,參與了主題為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的互動課堂。
通過上述學習和活動,我們踏著先輩的足跡,回顧黨的歷史,緬懷英雄烈士,切實感受到了我黨建業初期的艱難,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現在井岡山地區和整個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富強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艱苦創業和正確領導,因此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共產主義信念。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于1927年在井岡山親手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因此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登上井岡山,心中的那種悲壯與神圣的情感油然而生,我們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井岡山地區戰斗、生活過的遺址遺跡,重新回顧了那一段前赴后繼、艱苦斗爭的光榮歷程,我仿佛回到了過去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在參觀過程中,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實現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井岡山的斗爭,代表著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
井岡山革命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搖籃,在井岡山紅色根據地,黨的領導在這里得到加強,中國革命從這里走向勝利。
井岡山時期是我黨我軍創業的艱難階段,條件艱苦,生活物資極為短缺,人員武器嚴重不足,加之敵人的嚴密封鎖和多次圍剿,使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
但是,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堅定的紅軍戰士保持高度的團結與旺盛的革命斗志,團結廣大群眾,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自力更生,百折不撓,英勇奮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新的篇章。
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全國。
毛澤東在湘贛秋收起義失利的情況下,毅然率領起義部隊向反動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軍,把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在這里,無數革命先輩為革命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壯大了革命隊伍。
在井岡山的偉大斗爭中, 我們黨形成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為中國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種,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井岡山上你會明白,生與死不過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將自已融入到祖國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就會獲得永生。
井岡山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幾代共產黨人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祖國富強而前仆后繼,流血犧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從而徹底改變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
革命先輩們所培育的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激勵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偉大力量,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竭動力。
在今天,我們更應弘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和他們敢于開拓創新的勇氣。
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歷史過程中,我們應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
我讀完講話全文后深受啟發和震撼,加上這次在井岡山學習,聽取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等專題講座,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心靈受到了洗禮,更加堅定不移地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
通過在井岡山的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共產黨人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解放與發展的科學,是關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科學。
它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最科學、最完整、最嚴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理想信念,是世界觀和政治信仰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
我們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下把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確立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為之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
在血與火的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有堅貞不渝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通過井岡山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這句話的含義。
習近平同志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領導干部掌權用權的本質要求。
領導干部無論官當多大、權有多重,都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
我們共產黨人掌權用權,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處事、公道用人,堅持“五湖四海”,不搞親親疏疏,不拉幫結派,嚴格按照黨的用人標準和政策辦事。
黨組織把我們放在領導崗位上,給我們提供為人民服務的大舞臺,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負重托,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盡心盡力干好工作。
通過井岡山學習,我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聽到了革命后代們不為名利所動的感人故事,使我摒棄了注重“個人名利”、“個人奮斗”等狹隘的事業觀。
重新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事業觀,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
一切個人的追求和價值都應當體現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之中。
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樹立正確事業觀,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不堅持科學發展,即使一時搞得轟轟烈烈,最終也干不出黨和人民需要的事業來。
對待政績,要堅持實踐觀點,把求真務實作為實現政績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群眾觀點,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要堅持歷史觀點,把科學發展作為衡量政績的主要標準,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
領導干部樹立正確事業觀,很重要的是對人民群眾要充滿感情,對工作對事業要富于激情。
激情是一種可貴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品質,往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潛能。
作為領導干部,我們都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滿懷激情投入工作,把干事創業作為自己的天職,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的業績。
井岡山精神作文300字
要說感觸最深的,首先便是井岡山精神,所謂井岡山精神,便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精神。
它是老一輩革命家的真實寫照,它詮釋了紅色革命最終勝利的原因,它為我們今后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它的精髓是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關于井岡山精神的詩詞
大學生如何弘揚井岡山精神 摘 要: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熔鑄的豐碑。
今天,這座不朽的豐碑,依然是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向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關鍵詞:民族精神 井岡山精神 青年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為人民謀利益的過程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創造了中國現代歷史上具有民族特點的井岡山精神。
江澤民同志在2001年視察江西時,對井岡山精神進行了精辟的科學的高度概括,這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于勝利”。
井岡山精神激勵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群眾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將星星之火燎原了全國,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繼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繼續發揚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那一股勁,那一種拼命精神,使我們的各項事業進一步推向前進。
井岡山精神一直作為我們民族的支撐,起著凝聚人心,激勵人民的重要作用。
井岡山精神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她已深深融于中華民族的血脈當中。
繼承、創新、發展井岡山精神是我們建設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
井岡山精神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它是對中國幾千年民族精神的傳承,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繼承它。
中國有數千年的文明,在歷史的各個不同階段,都產生過許多激勵人心的民族精神。
可以說,幾千年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積淀和發展的歷史。
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真實寫照。
中國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這樣一種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國歷史上其他的許多杰出人物和技術的創造,也證明了這種民族精神的久遠。
井岡山精神正是秉承了中國傳統民族精神在革命過程中的創造。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初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懷著解民眾于水火,為最廣大的人民謀幸福的志向,在艱苦的環境中開拓。
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那種艱苦,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的支撐那是難以想象的。
中國共產黨人正是以自己崇高的信念,在艱難困苦中開辟自己的道路,從而贏得自己的生存。
井岡山精神產生于艱苦的革命斗爭過程中,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因而它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民族精神。
事實已經證明,井岡山精神的強大生命力,在今天仍具有指導作用。
在我們今天的條件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是支持我們前進的重要支柱,是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艱難險阻的重要力量,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
二、堅持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堅持實事求是是我們的指導原則。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在井岡山精神的基礎上,我們黨又創造了諸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民族精神。
在建設社會主義革命的過程中,我們黨依據在各個時期的工作任務和面對形勢,又創造了新時期的“載人航天”、“抗洪搶險精神”等。
在突如其來的SARS災害面前,胡錦濤同志倡導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精神。
這些精神,都是對井岡山精神的發展,都是我們黨對井岡山精神認識的深化。
這些精神的實質,仍然是井岡山精神在現階段的體現。
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對于我們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先輩們用鮮血鑄造的井岡山精神,是推動我們工作前進的強大動力。
盡管我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特別是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綜合國力有了顯著的增強,但同世界發展國家相比,我們在生產力和科技等方面仍面臨比較大的差距。
盡快地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提高我們的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水平非常重要。
我們要用井岡山精神來激勵鼓舞人民在新的形勢下奮發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堅持和發揚井岡山精神,要敢于闖新路,與時俱進。
井岡山革命精神告訴我們:任何勝利的取得都是要經過斗爭的。
在斗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情況會千變萬化。
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囿于傳統的理論和經典的束縛,勇辟新路,才是解決困難和矛盾的最好方法。
特別在我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以前,新的狀況和問題仍會出現,我們要針對建設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把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同我國建設的實際密切有機結合起來,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改革和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
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勇闖新路,用創新的理論指導創新的實踐,與時俱進,把井岡山精神靈活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
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愛井岡山的印象.感受
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什么井岡山的印象,我們不懂呀。
望采納哦,謝謝
大學生紅歌合唱比賽,歌是團結就是力量,想在唱之前加上一段話,還有中間還可以加些什么創意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詞、盧肅作曲,產生在1943年6月晉察冀邊區平山縣黃泥區的一個小村子。
為了反對日寇到邊區搶糧,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瘋狂政策,西北戰地服務團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廣大農村參加斗爭。
為了配合這場斗爭,牧虹和盧肅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時間里,突擊創作了小型歌劇《團結就是力量》。
在這個劇的排練過程中,大家覺得劇情還可以,就是感到結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終止感。
綜合大家建議,決定由牧虹同志寫詞,盧肅同志譜曲,為該劇增加一個幕終曲,于是《團結就是力量》這首經典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