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的心得體會
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鄧小平同志說:“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
”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堅定,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都風雨如磐不動搖,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永遠為了真理而斗爭,永遠為了理想而斗爭。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
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
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是真理。
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遵循的是規律。
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堅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讓真理武裝我們的頭腦,讓真理指引我們的理想,讓真理堅定我們的信仰。
要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只有掌握科學理論才能把握正確前進方向;只有立足實際、獨立自主開辟前進道路,才能不斷走向勝利。
長征走過的道路,不僅翻越了千山萬水,而且翻越了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一成不變的教條的錯誤思想障礙。
長征給我們的根本經驗和啟示,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改革道路。
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一點,不僅已經在理論上被證明是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被證明是正確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們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說就固步自封、不思進取了,我們必須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活力。
同時,我們要永遠記住,我們所進行的一切完善和改進,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繼續前進,而不是改變方向,更不是要丟掉我們黨、國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
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
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在新的長征路上,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我們要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
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
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中,我們一定要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增強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以及各方面的團結,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和諧穩定,堅決反對任何破壞統一和團結的分裂活動。
我們要凝聚起全體人民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讓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迸發出來的磅礴力量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一個黨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立于時代潮頭,緊扣新的歷史特點,科學謀劃全局,牢牢把握戰略主動,堅定不移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長征走的是高山峻嶺,渡的是大河險灘,過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個行程、每一次突圍、每一場戰斗都從戰略全局出發,既贏得了戰爭勝利,也贏得了戰略主動。
這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智慧。
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要立足世情國情黨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協調推進各項事業發展,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鍵突破,贏得戰略主動,防范系統性風險,避免顛覆性危機,維護好發展全局。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心一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工作,不斷把完成總任務的歷史進程推向前進。
發展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不斷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強大物質基礎。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旗幟,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定不移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黨和國家事業始終充滿創造活力、不斷打開創新局面。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人民軍隊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長征鍛煉了人民軍隊,長征磨練了人民軍隊,長征成就了人民軍隊,長征開啟了人民軍隊發展的新起點。
長征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光榮的人民軍隊必須永遠繼承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和優良作風。
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堅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要緊緊扭住政治建軍不放松,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永遠做紅軍的傳人,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努力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
要緊緊扭住改革強軍不放松,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要緊緊扭住依法治軍不放松,著力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動實現治軍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要緊緊扭住備戰打仗不放松,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快提升打贏信息化戰爭能力。
要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更好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要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要加強國際軍事安全合作,積極履行同中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責任和義務,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全軍要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斗。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黨的領導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毛澤東同志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
是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干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最根本的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
在新的長征路上,全黨同志都要自覺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竭盡全力完成黨交給的職責和任務,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我們黨永遠同人民在一起、永遠走在時代前列。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民族復興夢想越接近,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黨的建設。
安不忘危,才是生存發展之道。
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
要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偉大長征精神,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斗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使之成為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人民、我們軍隊、我們民族不斷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同志們
長征勝利8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前人的事業,進行著今天的奮斗,更要開辟明天的道路。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憤圖強、奮發有為,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觀后感500字
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日觀后感:《我的長征》觀后感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去觀看電影《我的長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這首詩詞。
一連串的問題涌入我的腦海:紅軍為什么要進行長征,一路上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位曾經的紅軍戰士,回憶起當年長征的故事。
那年他才16歲,就參加了紅軍,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納子”。
在渡橋的時候,敵人的炸彈奪去了他爸爸的生命。
在長征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親自扶起了他。
一路上,大家互相幫助,一包豆子還分著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緊緊地圍著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確不懂得謙讓,真的很慚愧。
毛主席的妻子在長征路上生下了一個孩子,可部隊要打仗,怎么能把他帶在身邊呢?他們只能狠狠心,把孩子留在一間房子里,希望能被好心人收養。
一路上,瑞納子還結識了少數民族青年達爾伙,他用那顆真摯善良的心打動了達爾伙,使紅軍和少數民族兄弟結成了親密的伙伴。
最使我感動的是,連長為了救瑞納子,自己卻跌入了無底的深淵。
瑞納子在長征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爸爸、姐姐、姐夫和新朋友達爾伙,看到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在長征出發時有30萬人,而到達終點只剩下了2萬人,28萬人永遠倒在了長征途中。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報效我們的祖國。
沒有革命戰士,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哪有我們美好的今天。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讓我們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求金色的理想和燦爛的明天。
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日觀后感:《我的長征》觀后感2 在飛機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回憶著說道:我最幸福的回憶是我的長征,我最痛苦的回憶也是我的長征。
這是電影《我的長征》開始的畫面。
說實話,我很奇怪,這位老人為什么這樣說呢?沒容我多想,我已跟隨主人公走進了他的世界里。
那一年,他,王瑞,小名瑞伢子,還是一個在父親和姐姐百般呵護下的孩子,跟著父親四處躲藏敵機的轟炸。
這時,幸運的他在度過湘江時,遇見了從未謀面的毛主席。
從此,兩人便結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誼,并且,瑞伢子開始了他最幸福又最痛苦的長征生活。
看到湘江戰役時,我突然想: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文字來描述曾經的長征?長征是偉大的,因為他見證了一個內憂外患的民族的成長史;但同時他又是沉重的,因為他讓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由于某些人的錯誤指揮,湘江邊上尸體成山,其中就有瑞伢子摯愛的父親的尸體。
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眨眼之間就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看到這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回頭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我們還有資格抱怨嗎?曾經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在民族大義面前果斷獻身,毫無怨言,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當然,長征的勝利,除了因為士兵的獻身精神,還有黨的正確領導。
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等人的正確領導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在我心里,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所以,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黨的地位永遠無法替代。
現在,雖然有很多的黨員干部貪污腐敗,但這畢竟是少數,我們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在這部影片中,有三個字讓我很感動:跟著走。
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包含了無數人的信念與力量;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瑞伢子的父親說過,瑞伢子說過,毛主席說過,曾連長說過-----無數的人都說過。
因為,他們始終相信,跟著共產黨走永遠是正確的。
所以,盡管黨內有不和諧的音符在,我們也不能一口否決了整部曲子。
我們要始終相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的,在毛主席等領導人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在過赤水河和婁山關時都取得了大捷。
這給我黨我軍將士極大的信心和勇氣。
尤其是在婁山關大捷后,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不僅是能打仗的隊伍,還是一只團結的隊伍。
當彝族兄弟拿槍對著他們時,他們堅決不抵抗,就怕不小心傷了這些無辜的人,接著他們用代表友好的歌聲化解了一場誤會,讓他們認識到了共產黨與其他黨不同的地方。
且看今天五十六個民族擰成一股繩,把中國推向更美好的明天。
作為漢族的我們,絕不歧視少數民族,我們做到了。
兩萬五千里的長征注定是艱難的,它充滿了無法預知的劫難。
冰山雪地沙漠永遠伴隨著將士們。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到的地方就是渡過大渡河的場面。
那時候,要想過河必須先搶回瀘定橋,而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任務。
但是,所有將士在接到兩天的路程要一天走完的命令后,沒有任何的抱怨,就這樣穿著草鞋跑到了瀘定橋。
為了讓大部隊安全過橋,將士們一邊阻擊敵人一邊往鐵橋上鋪板子。
面對不長眼的子彈,誰也沒有退縮,只是前進,在槍林彈雨中前進。
鐵索上的斑斑血跡,河里數不清的尸體,但是一撥一撥的士兵從未間斷。
為民族獻身的集體榮譽感在他們身上一直延續著。
雖然歷史不斷發展,但我希望這種精神會歷久彌新,永不消亡。
到此,影片結束了,我感覺自己又重新認識了長征,并且被主人公王瑞感動著。
就像影片開始時他說的那樣,長征是他最幸福的回憶,因為他在長征中學會了成長,學會了奉獻;長征是他最痛苦的回憶,因為他在長征中失去了父親,姐姐,姐夫,好兄弟,好連長,那個為了救他失去生命的連長。
我無法想象主人公內心的痛苦,我也無法體會他內心的痛苦,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長征會永遠在他心里,永不消失。
我沒有經歷過長征,我無法確切地了解那些經歷過長征的人的感受。
但是,看了這部電影以后,我覺得自己懂了很多。
突然發現,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有時候,我會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批判現實中一些看不慣的人和事。
比如,看到政府官員的負面新聞時,會忍不住說幾句,覺得共產黨并沒有那么好,可是現在,我發現我錯了。
不管怎么樣,我們必須承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的今天是他們用血和淚換來的。
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話,跟著走,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永遠不會走錯路。
對于我自己來說,我會將長征精神永遠記在腦海里,刻在心里,并用它來時刻提醒自己:好好珍惜現有的生活,并且為美好的明天不斷地奮斗,爭取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求一篇“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觀后感
長征八十周年紀念日觀后感,長征80年,出來許多優秀的電視機,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長征八十周年紀念日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日觀后感哦! 長征八十周年紀念日觀后感《我的長征》觀后感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血肉換來的,今天寧靜的和平不知是多少的生命換來的——有時,真的感覺我們的生活實在是過得太恍惚卻又不知足了。
或許我們的思想真的是需要洗禮了,而今天觀賞的這部《我的長征》足夠讓我們心靈得到震撼。
隆隆的槍炮聲中,紅軍戰士接二連三地倒下;瓢潑的暴風雨中,紅軍戰士跋山涉水;瀘定橋上,紅軍戰士奮不顧身…… 耳畔炮聲隆隆,心中熱血沸騰…… 長征是中國共 產 黨領導工農紅軍創造的壯麗史詩。
70年歲月流逝,但紅軍氣壯山河的英雄壯舉,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依然讓我們心潮激蕩、熱血澎湃,激勵著我們進行新的長征。
伴隨著感人的畫面,我的心靈中分明感受到一種震撼。
在那艱苦的歲月里,是什么支撐著紅軍戰士勇往直前;是什么讓他們坦然面對死亡的威脅;是什么讓他們不斷成長,走向勝利?“革命理想大于天”,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慘烈的戰斗磨礪了紅軍的意志,親人的犧牲、戰斗的勝利激發了他們的斗志。
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膽小、幼稚的伢子成長為有著堅定意志的共 產 黨員。
這其間,“跟著走”是一直激勵著他成長的航標,由起初的盲目跟著走到最后的堅定地跟著黨走,跟著勝利走。
這似乎在啟迪著我們: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坎坷,會有迷茫,最關鍵的是讓自己心中有一盞明燈。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精神推動著偉大的事業不斷邁向新的征程。
新時代我們不需要面臨槍林彈雨,我們不必忍饑挨餓,但挑戰依然存在,我們同樣需要清楚航向,心中有指引的明燈,明確“跟著走” 的方向。
想想長征二萬五,想想革命老前輩,我們的心靈會得到洗滌,我們的斗志正受到鼓舞。
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你感覺到了嗎?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你看到了嗎?那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抖擻精神,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
它就是長征的力量! 比比過去,看看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要有滿足感,要更加努力地發奮工作和創業。
武警部隊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心得體會和以后長征路怎么走
長征精神就是一個寶庫,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七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受命于危難之際,轉戰于生死之間,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不畏艱險,縱橫神州十一省,長征二萬五千里,鐵流三萬北上抗日,其悲壯歷程,感天動地。
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的時間長,活動的范圍廣,面臨的環境艱險,進行的斗爭艱苦,創造的業績豐富紅軍過草地,天空像用鍋底黑刷過的一般沒有太陽;眼前是一望無邊的茫茫草原,看不見一棵樹木,更沒有一間房屋。
如果一不留神,踏破了草皮,就會陷入如膠似漆的爛泥里。
只要一陷進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別想一個人拔出腿來。
山上的冰雪還沒有融化,殘冬的威嚴仍然統治著大地,但是,紅軍戰士,萬里長征考驗了他們的意志,鍛煉了他們的性格他們要堅決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