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課外活動的作文500字寫事的
“丁鈴鈴。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一窩蜂似的沖出了教室,來到了同學們的天堂――操場。
頓時,操場上像炸開了鍋,熱鬧起來。
在操場的東面,有好幾個同學在踢毽子。
瞧,有個女同學斜著腳,輕輕地把毽子一踢,就飛上了半空中,又慢慢地掉下來。
只見她有一踢,毽子像一個聽話的孩子,又飛上了半空中,又緩緩地落下來。
在操場的南面,正有一大群同學在拔河比賽。
藍隊的隊員一個個把腰往后彎,腳連著腳,咬緊牙關,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拼命往后拉。
黃隊的隊員也不甘示弱,使出全身力氣,要命似的往后,他們可拉得面紅耳赤。
兩隊的拉拉隊,齊聲高喊:“加油,加油啊
”繩中的紅領巾時而偏向黃隊,時而偏向藍隊。
終于,藍隊齊心協力,打敗了黃隊。
頓時,藍隊的拉拉隊高興地歡呼起來:“我們贏了
”在操場的西面一群高年級同學正在賽跑呢
裁判舉起發令搶,只聽“啪”的一聲,同學們像離弦的箭,飛一般地沖了上去。
瞧,其中有一位女同學跑在最前面,其他旁觀的同學用贊許的目光望著她,好像在說:“你可真 ... ...
義賣對孩子的好處
有那么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人活著僅僅有豐富的食物營養是遠遠不夠的”。
我的孩子是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一個十歲剛出頭的孩子來說,他們朦朦朧朧的懂得什么是物質、什么是精神。
絕大部分的知識都是來自書本,理論的感知遠遠大于實踐所得的體會。
一個休息天的下午參加了孩子所在班級舉辦的愛心義賣,義賣場地設在市中心的步行街布置比較簡單,12張課桌圍成一個方形的賣場,義賣品都是孩子們自己準備的,看過的課外書,玩過的玩具,也有旅游帶回來的紀念品還有一些擺件……可以說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看著孩子們熱情的招呼著過往的行人,熟練的收款、裝袋、找錢、還不忘說聲“謝謝”的場面。
做為孩子的家長感概萬千,活動雖然簡單,但意義遠大,孩子們用自己閑置的物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錢財,再把它變換成實用的物資捐助給需要他們幫助的群體。
在愉悅的環境中鍛煉自己,在快樂氛圍中傳遞愛心。
可以說,孩子們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而我們參與的家長就是看著孩子們快樂而快樂。
我們的快樂是因為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感受到孩子們獲得了父母那里不能給予的快樂和人生歷練。
今天的父母不是單單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夠了,要熏陶孩子的內在素質,要培養其自食其力的本領,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的給予財富,而是要想方設法的把孩子培養成為既能繼承財富,又能創造財富的人。
感謝學校和老師,在傳播課堂知識的同時也不斷地給孩子們創造了社會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把所學的理論通過實踐進一步得到升華。
我相信我的孩子在這樣健康的學習環境中成長,他會更加出類拔萃,孩子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精彩紛呈。
誰有高中作文蔬菜基地勞動感悟800字
一、背景作文難,上。
回想以前的作文課,老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立意,如何選材,怎樣編列提綱,如何開頭結尾,講得眉飛色舞,但寫作時,學生咬著筆尖,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
究其原因,學生缺少必要的寫作素材,沒有感性認識,自然遇到了難題。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生活的經歷,沒有感性的認識,學生如何下筆有神呢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老師,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無窮魅力。
于是我就將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嘗試著進行整合。
二、實踐去年9月,我班利用學校食堂旁一處空地進行了蔬菜的種植活動,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探究、動手實踐、與人交往、合團結與協作能力、探究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獲取和處理利用資料的能力.具體安排如下:
【第1句】:搜集資料:搜集有關蔬菜的資料和圖片,激發種植興趣;訪問有經驗的學生家長、農戶,了解蔬菜種植、管理、收割等方面的有關知識;了解目前種植的方法和品種。
【第2句】:種植管理:學習種植蔬菜的方法;開墾荒地,學習播種,寫好日記,安排值班表。
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發芽,蔬菜的生長和成熟的情況,寫觀察日記,在全班交流。
同時請有經驗的菜農現場作如何進行田間管理的指導,然后,學生親自參加田間管理,觀察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3句】:分享勞動成果:各小組蔬菜展示,進行種植能手評比,蔬菜義賣,把義賣的錢捐助給貧困生。
三、收獲勞動歸來,我問學生:“同學們今天的種植活動怎樣
”同學們談了自己的感受:“太有意思了”“太開心啦”“太累了”接著我說:“你們愿意把這次活動永遠留在你的記憶中嗎
”“愿意
”哈,在這種情境下,寫作倒成了一件令人向往,讓人幸福的事了。
于是,大家回憶著勞動的場面,奮筆疾書,才思是那樣的敏捷,語言是那樣的流暢,一篇篇佳作在同學的筆下誕生了,那一篇篇小小的圖文并茂的觀察日記傾訴著他們的所聞所感,傾吐著他們的喜怒哀樂,留住了他們蹣跚學步式的每一個成長軌跡。
綜合實踐活動的收獲盡在過程中
平整土地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課后,胡曉同學動情地說,老師教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詩句的含義
連平時不善表達的潘燁江同學也說:“爸爸常教育我要珍惜勞動成果,以前我嫌他太嘮叨。
今天,我才真正懂得了勞動的價值。
”……我驚奇地發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似乎一夜之間提高了許許多多
訪問交流的情景同樣讓我難忘。
別看一些同學課堂上沉默寡言,可在訪問活動中一個個生龍活虎,能說會道。
有一個印象中的“小啞巴”從老農李伯伯那兒獲取“真經”后,在向同組同學匯報時表現得沉著冷靜,頗有“小記者”的風范。
習作選:綜合實踐活動課一開始,同學們走教室,像快樂的鳥兒飛向勞動實踐基地。
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大家一字兒排開,把滿地的雜草拔得一干二凈,又揮動鐵锨,翻起地來,同學們干得熱火朝天,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小臉蛋上滾下一串又一串晶瑩的汗珠,一只只白白嫩嫩的小手上磨出了水泡,一雙雙雪白的運動鞋頃刻間成了黑白相間的泥土高跟鞋……整地結束,同學們回到教室,教室里沸騰起來了, 大家談論著勞動的滋味,只見有的同學在勞動中手刺破了,有的同學鞋子踩臟了,還有的同學胳膊被蟲子咬得紅腫了……應用文(紅領巾廣播稿件):星期天,蔬菜種植小組的同學采訪了菜農,他們的蔬菜種植基地又開始嘗試種植了土豆.同學們拿著筆記本,開始了種植土豆的訪問活動,“爺爺,你是怎么種土豆的
”“伯伯,土豆與土豆之間要空多少距離
”“阿姨,種土豆,一個坑里嵌幾塊土豆種
”……這是來自五(1)班蔬菜種植基地的同學發來的最新消息.日記選……11月5日 我學會了青菜移栽的方法:⑴把土翻松;⑵種植:左手拿住菜秧的莖,右手握住種菜工具刨一個小坑,把菜秧的根輕放在小坑里,然后蓋上土壓好。
⑶澆水:①水要澆在根部;②澆水要適量;③要連澆三天。
11月13日 我發現青菜的葉片上開始有些發灰白,菜心中間有點卷曲,還有許多又小又黑的蟲子……對于青菜葉片上的小青蟲,我覺得用“敵殺死”去處理還不如用筷子直接捉掉蟲子拈死;田間的雜草與其用除草劑還不如我們同學帶好除草工具定期給菜進行除草,綠色環保蔬菜是不能靠化學藥品的……要想蔬菜長得好,一定要科學管理。
四、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給我的思考有很多,尤其是作文教學,我受到了這樣的啟示:我們的作文教學一定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覓取素材。
綜合實踐活動激活了學生寫作的興趣,使他們樂意說、樂意寫.大自然萬物競生的生機勃勃的畫面、四時變幻的萬千姿態、神秘奇異的景象、豐收的廣闊田野和廣袤的草地、遼闊的海洋……一切都是那么壯麗和迷人。
它給孩子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生活的快樂,智慧的啟迪。
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學生置身于這樣自由輕松、環境優美的氛圍中,身心得到了放松,他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他們熱切地觀察著周圍的事物,記錄著它們發生的一切細微的變化。
如上面的習作,有了這樣細致地觀察、深入地思考,還愁寫不出好文章嗎
那一塊廣闊的充滿希望的蔬菜基地給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與思索,由此可見,利用身邊一切合理可行的資源,讓學生走進生活,親自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實踐中實現學科之間的溝通,在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鍛煉意志品質,使他們學會合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實踐中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