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統稱,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美援朝英雄事跡(合集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
烈火焚身巋然不動的“一級英雄”邱少云
邱少云,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銅梁人,生前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九連戰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為避免暴露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被志愿軍總部授予“一級英雄”榮譽稱號,并追記特等功。
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擊戰中,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任務。潛伏前,邱少云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寧愿自己犧牲,決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愿獻出自己的一切?!眻绦腥蝿罩校裆僭圃诰鄶城把仃嚨?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
敵人遭到打擊后出動飛機偵察,并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云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溝,只要往水溝里一滾,就可以把火撲滅……因為邱少云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斗打響后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他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許就會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
他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時年僅26歲。邱少云的戰友盼望的時刻終于來到了!下午5時30分,敵人的槍聲不響了,火焰漸漸地熄滅了,陣地上一片寂靜。突然,潛伏在草叢中的500多名志愿軍戰士,像爆開的定時炸彈一樣,轟然一聲炸響了……邱少云同志犧牲后,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懷著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跡,上級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經中央軍委批準,將其畫像制作印發全軍,在連以上單位懸掛、張貼。
第二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
楊根思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受到地主的剝削和壓迫,心中對舊社會充滿仇恨,得知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就下定決心跟黨走。入伍后,他把這種信念轉化為苦練軍事本領的動力,堅信只要時刻遵守黨的決議、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隨部隊轉戰南北,不畏艱難困苦,先后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禮,初次參加即手持長矛繳到了槍,顯出智勇雙全的才干;楊根思曾創造了用炸藥包俘虜國民黨軍一個排的驚人戰績,被授予華東一級人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楊根思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參加過淮海戰役等大小數十次戰役戰斗、多次榮獲戰功的著名的戰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愿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長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
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準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敵人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兩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鐵鍬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涌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后,再次將美軍擊退。
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亂炸,隨后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在堅守小高嶺戰斗中,楊根思率領三排打退美軍8次進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時,他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后一顆子彈,一把拉著了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煙,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28歲。朝鮮政府在長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楊根思英雄紀念碑。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題詞贊譽他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愿軍的模范指揮員”。
第三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
楊銀思…
楊根思(1922年-1950年11月29日),江蘇省泰興縣楊貨郎店人(現更名為根思鄉根思村)??姑涝螒鹨壑袟罡挤蠲鼒允?07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11月29日,戰斗持續一天一夜,楊根思率領全排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彈藥用盡,美軍發起了第9次進攻時,楊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藥包,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
黃繼光…
黃繼光,原名黃際廣,農歷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1949年冬,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了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打擊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根據戰地目擊者的描述,黃繼光在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進攻部隊受到機槍巢火力壓制的時候負責爆破任務,他投擲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務。最終他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子彈使得后續部隊能夠攻下高地。
伍先華…
伍先華(1927~1952)四川省遂寧縣人(現四川省遂寧市)??姑涝婀舨筷犚呀洶l起沖鋒中,卻被半截坑道里的敵人重機槍壓在凹部不能前進。在這緊要關頭,他抱起一捆20公斤的炸藥包,翻身沖向火網,他被敵人的兩道火力夾在中間,始終沒能爬過火網,在這緊要關頭,為了革命的勝利,他毅然拉燃導火索,象猛虎一般撲向敵人。只聽”轟”的一聲巨響,他與坑道里的敵人同歸于盡,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許家朋…
許家朋(1931-1953),安徽省績溪縣家朋鄉坎頭村人。一九五一年五月參加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志愿軍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七師第二00團第九連戰士。一九五三年七月六日夜,在反擊石硯洞北山戰斗中,他所在的突擊排突入敵陣地后,為敵暗堡猛烈的機槍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犧牲。
孫占元…
孫占元,河南林縣臨淇鎮三弓水村人。1946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歷任班長、排長。他關心愛護戰士,行軍中經常幫助別人扛槍、背米袋,宿營時及時為戰友們補衣服、釘鞋帶,還常常用自己不多的津貼為戰士們購買日用品或救濟有困難的家庭,深受同志們的喜愛和尊敬。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壯烈犧牲。
邱少云…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曾于烈火中搶救人民生命財產,冒險排除定時炸彈。1952年10月11日,在朝鮮反擊敵占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戰斗中,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他身邊的草叢,為了避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不動,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
楊連弟…
楊連弟在清川江大橋指揮連隊架橋時,被炸彈彈片擊中頭部而犧牲,時年33歲。
胡修道…
胡修道在上甘嶺戰役中,創造了單人一天內殲敵280余人、擊退敵人41次進攻的輝煌戰績。
楊春增…
楊春增面對敵人進攻時,他毅然舉起最后一刻手雷撲向敵群,與敵同歸于盡,年僅23歲。
楊育才…
楊育才在1953年金城戰役中,他曾率偵查排消滅敵軍精銳白虎團團部。一部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譜,就是一部不畏列強的英雄史詩,一座人民心中不朽豐碑!
第四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
戰斗英雄黃繼光的連長萬福來,在上甘嶺那場戰斗中身負重傷,下巴被美軍的炮彈片給掀掉了,當場昏死過去,被抬下山去。部隊領導以為他陣亡,給他記了功,還給他家里發了烈屬證。
萬福來醒來時,已躺在哈爾濱的阿城醫院,和部隊失去聯系。1952年12月下旬的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來12月21日的《人民日報》說:看!前線又出了一位英雄黃繼光,為了戰斗的勝利,他舍身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說著,他給萬福來讀了這篇新華社通訊 《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通訊的結尾寫道:黃繼光被授予二級英雄榮譽稱號。
“黃繼光的事跡遠比這感人得多! ”聽王干事念完報道,萬福來有些遺憾地說。 “我是6連連長,黃繼光是我的兵,當時是我在戰場上臨時任命他為6班長的。我最了解他,我親眼目睹了他犧牲的悲壯場面……”最后,由萬福來口述、王干事筆錄的一份關于黃繼光的事跡材料上報到領導機關。1953年6月1日,志愿軍第三兵團發布命令,二級英雄黃繼光改授特級英雄稱號。
上一篇:英雄故事演講稿三分鐘【匯編四篇】
下一篇:毛爺爺的故事精選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