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糊涂油蒙了心】(慣)斥責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2句】:【姜是老的辣】釋義:姜:生姜,味辣。姜越老味越辣。比喻人越老經驗越豐富,辦事越老練。例句:他常說:“姜是老的辣。松柏是老的硬,人老吃成鹽多,骨頭比年輕人棒?!?/p>
【第3句】:【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霜】求人難,要看人家臉 色。明代《警世通言》:“吃飯已畢,并不提起昔日交往,亦不 問及家常之事。施還忍不住了,只得微露其意。桂遷低眉 搖手,嘿然不答。正是: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 霜?!?/p>
【第4句】:【生鐵補鍋——看各人的手段】(歇)補鍋要用熟鐵,生鐵性脆,補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決勝負。
【第5句】:天上星星地上板凳腳——數不清(白族)
【第6句】:【上床夫妻,下床君子】(諺)指晚間上床共枕,白天相敬如賓,才是好夫妻。 也作上床夫妻,落地君子。 上床夫妻下床客。
【第7句】:死榆木頭——不通電;不通氣
【第8句】:挑來揀去,叔叔覺得還是第一個女友最可意。爸爸說:“你呀,干紅薯秧上想發芽,死瓜藤上又想結瓜,以前咋不珍惜?”(河南·長垣)
【第9句】:【丟錢是買主,說話是閑人】(諺)指付錢的才是買主,品評貨物優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辦實事的,總會拿出實際行動。
【第10句】:急雨打在水缸里——亂了點
【第11句】:【家里無賊賊不來】(諺)家里如果沒內賊,外賊是進不來的。指外賊行竊,往往離不開家賊作內應。也泛指外界壞人作亂,總有內奸幫襯。
【第12句】:六月天斬竇娥——老天也寒心
【第13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諺)記憶力再強,也不如用筆把事記下來可靠。指筆記勝過記憶。 也作好記性當不得爛筆頭。 好腦瓜子不如爛筆頭子。
【第14句】:【糊涂事糊涂了】對于事情不必細問,馬馬虎虎算了。成 語:不了了之。趙樹理《三里灣》:“范登高主張糊涂事糊涂 了,勸一勸大家好好過日子,只求沒事便好。”
【第15句】:樓頂上唱歌——高調
【第16句】:【木匠戴枷,自作自受】枷,木制刑具。謂自己做事害自己。 成語:自食其果。《北京日報》(1986,9,1):“用‘木匠戴枷, 自作自受’來形容他——最近被崇文公安分局查獲的一個 外地來京木匠,真是恰當不過。”
【第17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釋義:比喻說大話、吹牛皮沒有用。例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yipinjuzi.com)。不能光憑嘴皮硬,真要動手,看你敢不敢!
【第18句】:【摸摸腦殼算一個】(慣)指不加選擇,有一個算一個。
【第19句】:【七十三、八十四】民間有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捌呤?、八十四”對上歲數的人是一個忌諱的歲份。其實,“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年歲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只不過是我國歷史上兩個圣人歸天的虛齡罷了。一個是春秋時期的圣人孔丘,一個是故國時代的亞圣孟軻。正巧孔子年僅七十三虛歲時命歸于天,孟子活到八十四虛歲。因為孔孟都被尊為“圣人”,誰也不敢活過圣人,所以,他們歸天的年齡也就成了不吉之年了。實際上,在我們周圍的老年人中,死在七十三或八十四歲的,其實完全是一種巧合,如果比其他年齡段稍多一點的話,也是因為心理壓力過重導致的,并非迷信所致。
【第20句】:【雞走雞道,狗走狗道】(慣)比喻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人、辦事,互不干涉。
【第21句】:【掉槍花】(慣)槍花:武術中槍術變化的一種花招,能使對方產生錯覺。比喻花言巧語,或?;ㄕ?、使手段、開玩笑。 也作“掉花槍”。
【第22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諺)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無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藥。麝自然帶有香味,不必借助風力張揚。比喻人的德才名聲貴在深孚眾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第23句】:馬路不拐彎——正直公道
【第24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第25句】:【前車覆,后車誡】(諺)覆:翻倒,傾覆。指前邊的車翻倒了,后邊的車就要引以為戒。比喻前人失敗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也作前車既覆,后車當戒。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第26句】:樹葉掉下來捂腦袋——小心過分;過分小心
【第27句】:【過五關斬六將】釋義:《三國演義》記載:蜀國大將關羽連闖了東嶺關等五個關口,殺掉了不許他通過的守將孔秀等六人。比喻過去值得驕傲和稱贊的英雄業績。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難。例句:席間談話大都是追溯往事,三個人凈說“過五關斬六將”的光彩事,對他們互相傾軋、不歡離別的丑行只字不談。
【第28句】:周文王拜請姜太公——找明白人
【第29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釋義:交朋友要真誠。例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人不能不講良心,也不能不識抬舉?!?/p>
【第30句】:【治表容易治本難】(諺)指從表層上治理容易,從根本上治理很困難。常指病人延醫診治,用藥治表面上的病狀容易,徹底去除病根很難。 也作“治標易,治本難”。
【第31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會鬧矛盾,兩人互相指責,鬧得不可開交。嫂嫂氣得直嚷:“親戚不結財,結財合不來。這話真沒說錯!”(河南·輝縣)
【第32句】:【八十歲學吹鼓手】吹鼓手的職業項目之一是送葬,八十 歲不能為別人送葬,可能已經需要別人為自己送葬。指年 紀大了,不值得重新學習,來不及從事新的職業。張恨水 《啼笑因緣》:“我還念書當學生去,這倒好,八十歲學吹鼓手 啦。”
【第33句】:【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諺)橫:蠻橫不講理。愣:傻呆,反應遲鈍。蠻橫的人害怕不懂事的人,不懂事的人又怕拼命不怕死的人。指只有不怕死的人是最惹不起的。
【第34句】:【丑不丑一合手,親不親當鄉人】釋義:當鄉人:同一鄉里的人。指同鄉人總是有情誼的。例句:咱算是他鄉遇故知,我就是馮大狗,論鄉親輩你還得叫我哥哥。來,丑不丑一合手,親不親當鄉人!
【第35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36句】:【太陽打西邊出來】謂不可能發生,或指反常、罕見。臺灣 白先勇《孽子》:“這倒是新聞!太陽該從西邊出來了?!?/p>
【第37句】:【樹不打權要歪,人不教育要栽】(諺)樹不剪修權枝,就會長得歪歪斜斜;人不加強教育,就容易走向邪路。指教育對成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38句】:【做生日(做壽)】生日人人有,生日年年過,但怎么過,差別卻很大,有句俗語叫“窮不過生日富不過年”。其實,過生日和做生日不是一回事,做生日是有講究的。 “做生日”的習俗由來已久,有明確記載的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自滋以后,二親若在,生至經日,嘗有酒食之事耳?!碧拼庖摹斗馐下勔娪洝そ嫡Q》記述更確鑿:“近代風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會。”那么,做生日的本義是什么呢?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感激母親賦予生命。十月懷胎,備嘗艱辛。好不容易盼到孩子臨盆,可以說喜悅與痛苦并存,新生與死亡同來,母親需要承擔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負擔,常言說“兒生娘苦日”,做生日的本義就是感激母親賦予生命。“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劬”是勞苦、辛苦的意思,希望通過做生日追思母恩。在這方面有幾個皇帝做得很好。隋文帝楊堅生日那天不許殺豬宰羊,要求舉國吃素以追思雙親;唐太宗及五代時后漢高祖都不搞生日喜慶,而是舉行紀念儀式?!额伿霞矣枴返淖髡哌€痛斥有些人設酒慶生日為“無教之徒”??梢?,當時“做生日”多是出于感激和紀念父母。還有一種說法是消災去邪,是帶有原始色彩的做法。古代因為醫療條件簡陋,接生方法不夠科學,一旦遇有難產,母子性命堪憂。因此,古人把孩子誕生這天當做危險之日,成為提心吊膽的關口,因而要消災避邪,祈求平安。每到孩子生日這天,要給孩子精心制作紅衣服、紅腰帶、紅帽子等作為生日禮物,一日慶祝生日,一日作為一種保護措施,希望化險為夷,保證健康的作用。特別是遇到本命年,成年人要特意買一條紅腰帶系上,成為風俗。做生日還有一種說法是慶祝生命的延續和興旺。這天父老鄉親前來送禮祝賀,備酒慶祝。做生日的習俗延續至今,應該三說合一,慶賀在內,感恩在內,消災在內,三全其美,許多人都是這樣踐行的。
【第39句】:玻璃棒槌——經不起敲打;打不得
【第40句】:【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見“趕人不要趕上”。
【第41句】:【當地螻蛄當地拱】(諺)螻蛄:昆蟲,善拱土,吃農作物嫩莖。指螻蛄只在它生長的地面上拱土。比喻作案的壞人總離不開本鄉本土。
【第42句】:哥哥眼看到了訂婚年齡,媽媽犯愁了。爸爸說:“咱的兒子長得標標致致的,能找不到對象?有這金镢頭,不愁沒有梨木把!孬的咱還不要哩!”(山東·單縣)
【第43句】:長腳蚊叮木腦殼——認錯了人
【第44句】:【戴木頭眼鏡——看不透】(歇)指對人或事物看不透徹。
【第45句】:【面條上的蔥花,擺樣子】指裝門面,不起作用?!侗本┤?報》(1985,1,17):“有位青年經理在一次座談會上抱怨說, 現在有些部門和單位,把年輕干部當作面條上的蔥花一一 擺樣子,名義上進了班子,實際上卻在坐冷板凳?!?/p>
【第46句】:【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諺)三九:冬至節后第三個九天。三伏:夏至節后分頭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也作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 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
【第47句】:【一腦門子官司】(慣)形容人氣不順,想吵架。
【第48句】:雞死狼吊孝——假慈悲
【第49句】:狗撕皮襖——亂扯
【第50句】:【拿著一把汗】見“捏一把汗”。
【第51句】:太陽離了地皮——亮啦
【第52句】:【比雌雄】(慣)指通過比拼,決出勝負高下。
【第53句】:【三個銅錢放兩處——一是一,二是二】(歇)本指銅板一處一個,另一處兩個;轉以形容言行一絲不茍,本來怎么樣就怎么樣。 也作“三個銅錢擺兩邊——一是一,二是二”。
【第54句】:【真佛面前不燒假香】(諺)比喻在知情或懂行的人面前不得編造謊言。
【第55句】:婆婆穿花祆——老來俏
【第56句】:【書無百日工】(諺)書:書法。學寫毛筆字,練習一百天是不會見效的。指漢字書法難度很大,必須長期下苦功,方能自成一體。
【第57句】:【騎上毛驢找毛驢】(慣)比喻到處尋找就在自己身邊的東西。
【第58句】:【響鼓偏用重槌敲】(諺)響度很大的鼓,偏要用重槌敲打,才能發出更亮的響聲。比喻對德才兼優的青年,更應加強教育,以造就成出類拔萃的人才。 也作響鼓還須重錘敲。 響鼓離不開重槌。
【第59句】:生命的幸福在身體,身體的強壯在健康。
【第60句】:【遠水不解近渴】指無法滿足迫切的需要。老舍《四世同 堂》:“離咱們這兒遠得很呢!遠水不解近渴呀!”
【第61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諺)形形色色:各式各樣。指人多了,什么樣的人都有。也指人群中自有出色的人才。 也作人上一百,五顏六色。 人上一百,五藝俱全。五藝:各種技藝。 人上一百,生奇出怪。
【第62句】:近廚得食,近民得力。
【第63句】:【強迫不成買賣,強求不成夫妻】(諺)買賣要愿買愿賣,不能強迫;婚姻要兩相情愿,不能強求。指使用強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難以辦成。 也作“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
【第64句】:【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諺)有錢有勢時,不管相識不相識都來結識;貧窮潦倒時,就連親戚也不來接近。指人情冷暖,嫌貧愛富。 也作富貴人求合,貧窮親不睦。 富貴有親朋,貧困無弟兄。
【第65句】:【法不傳六耳】(諺)六耳:一人兩只耳朵,六耳指三個人。指機密事只能你知我知,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第66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言行使別人高興,使自己人灰 心喪氣。明代《水滸》:“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
【第67句】:【大將無能,累死三軍】(諺)三軍:軍隊的總稱。指將領如果無能,三軍就會跟著倒霉。也借指領導人物缺德少才,下屬就會跟著白受苦。 也作“將帥無才,累死三軍”。
【第68句】:【混水里面好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干壞事或撈取好處。例句:黃國信想用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問題,把戰士們完全推到云霧山中,就像無數根柴棒,在剛要澄的河水里,猛攪亂搗一陣,把水攪混?;焖锩婧妹~。
【第69句】:【擠不出牙膏】多指逼不出話來,逼不出東西來。傳記圖 書:“他派黃做秘書監視張,黃過于老實,擠不出牙膏,逼得 太緊,又怕他上吊?!?/p>
【第70句】:最近一段時間,陰雨連綿,眼看麥子到熟的季節了,天氣卻不見晴好。爺爺發愁地說:“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部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濕了老鴰毛,麥子必從水里撈?!保ê幽稀の髌剑?/p>
【第71句】:蚊子找蜘蛛——自投羅網
【第72句】:【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諺)他投送給我桃,我用李去回敬他。指桃與李的價值是相當的,禮尚往來,合情合理。
【第73句】:門旮旯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第74句】:【愁人苦夜長】(諺)指憂愁煩悶的人,一到夜里,會覺得更加愁苦而難熬。
【第75句】:【黃鼠狼唱曲,專給小雞聽】釋義:比喻故意說某些話給別人聽。例句:二嬸心里說:“老東西,你這是黃鼠狼唱曲,專給小雞聽?!?/p>
【第76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77句】:【官無中人,不如歸田】(諺)中人:朝中有權勢的官員。歸田:回老家種莊稼。舊指當官沒有靠山,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也作“仕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78句】:【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曾為歷史上有名的繁華 都市,謂可與天堂相比。海外陳若曦《突圍》:“從前相信上 有天堂,下有蘇杭,如今相比之下,發現蘇杭大為遜色?!?/p>
【第79句】:裹著蜜糖的黃連——還是苦(苦命人)
【第80句】:【反貼門神——不對臉】(歇)門神:舊俗貼在兩扇門上以為能驅鬼避邪的神像,多為唐朝秦瓊、尉遲恭的畫像,也有以鐘馗和溫(溫嶠)、岳(岳飛)二元帥等為門神的。 比喻雙方意見不相合,不來往,或不理睬。
【第81句】:【甘拜下風】“甘拜下風”是指自認不如他人,并真心佩服他人。出自《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后來“順下風而拜”就演變成“甘拜下風”,表示誠信佩服,自認不如對方。此源來自典籍,莊重嚴肅。但源莊流諧,故事情彩。西晉時期有個大富豪叫石崇,據說他富可敵國。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也是一個富豪。他們倆爭強好勝,經常在一起比誰吏富。因此,兩人經常到處搜羅綺麗的寶物裝飾衣服或車子。一次,晉武帝踢給王愷一棵高兩尺的珊瑚樹,此樹枝丫或密或疏,形態美麗,簡直是世間少有。王愷如獲至寶,非常得意,認為這次石崇該認輸了。于是,王愷就帶著這棵罕有的珊瑚樹去見石崇。石崇看完之后,不動聲色地拿起鐵如意,趁王愷不注意,一下子打在珊瑚樹上,珊瑚樹馬上就碎了。王愷見石崇親手打碎了皇帝賜給自己的寶物,以為石崇是嫉妒自己而毀寶,聲色俱厲地責問石崇打碎天下最好的寶貝怎么辦。石崇卻不慌不忙,悠然地對王愷說:“你別埋怨,今天我賠你?!笔缯f完,就命令仆人去搬家里的珊瑚樹。待石崇把家里的珊瑚樹都搬出來后,王愷驚呆了。別說兩尺高,四尺高的都有,其中光彩奪目的就有六七棵,王愷從來都沒見過。像王愷剛剛拿過來的那樣的還有很多。王愷看后,茫然若失,不得不甘拜下風了。
【第82句】:【碟大碗小,經??呐觥考彝炔?,難免發生爭吵。類似的: 鍋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鍋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鍋 臺。張賢亮《肖爾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別看他們碟子碗 經??呐?,要仔細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眼睛神態,興許還是 有情有意的一對哩?!?/p>
【第83句】:【運動不出汗,成績不見面】(諺)指體育運動不練得出汗,就不會有效果。
【第84句】:【老母雞不吃白大米——喂啥】(歇)喂:諧“為”。詢問某事的原因或目的。
【第85句】:【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釋義:五更:舊時將一夜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又稱“五鼓”、“五夜”。指半夜到五更時刮的西風,天明時會變成拔樹斷枝的颶風。例句:老漢著急了:“你沒聽說‘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嗎?趕快作準備吧,有天災了!”
【第86句】:魚飛天空馬長角——怪得出奇
【第87句】:【戶口本】中國人一出生便要落戶口,否則就是“黑人”。戶口本以戶為單位,登記全家所有的人口,是國家戶籍管理的重要依據。人口登記,歷朝歷代都有,但類似于現在戶口本一樣的,則是在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在全國清丈土地、核查人口。此時,寧國知府陳灌創建的“戶帖制”在南京試行。朱元璋遂取以為式,頒行天下。由戶部制作“戶帖”(即登記表),統一格式和內容,逐一下發。主要內容有:戶主姓名、籍貫及丁口數;記載全家其他成員的“花名冊”,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及與戶主的關系;“事產”一項,詳載該戶土地、房屋、山林、河塘、耕畜等不動產和動產情況;最后是“戶別”,即屬于“軍戶”、“民戶”、“匠戶”等?!皯籼钡呛煤螅小按孓D”,封存于戶部。由此可見,“戶帖”實質上已是一種比較嚴謹的“戶口本”,真比現在的戶口本還詳細,拿來那時的“戶帖”,就完全可以當現在的“戶口本”用。
【第88句】:【只有沒見面的朋友,哪來沒見面的冤家】(諺)指世上有沒見過面的神交之友,但真正的冤家仇人總是自己打過交道認定了的。
【第89句】:【地是大家種,路是眾人走】(諺)土地,是大家種的;道路,是大家走的。偏指道路是天下人的道路,不是私有的,人人都有權利行走。
【第90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見“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第91句】:壁畫上的耕牛——不中用
【第92句】:【天有陰睛,月有圓缺】釋義:比喻人生之路,有時平坦幸運,有時坎坷倒霉。例句:我安慰他說:“‘天有陰晴,月有圓缺’。碰上這種東西。算咱們倒霉?!?/p>
【第93句】:【過河拆橋】“過河拆橋”這一俗語用來比喻達到目的后,拋棄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屬于一種忘恩負義、晶行不端的行為。典出元朝?!对贰乩锾緝簜鳌酚涊d,元順帝至元元年,朝廷首議罷科舉。參政許有壬是科舉出身,因此堅決反對。太師伯顏大怒,第二天在崇天門宣讀罷科舉的詔書時,專門讓許有壬做了聽詔的班首。許有壬害怕招致禍患,于是勉強答應了。治書侍御史普化譏笑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自此賦予“過河拆橋”新的含義,至今未變。
【第94句】:腳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第95句】: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第96句】:【雞窩里出鳳凰】指條件差的地方,出現了人才,或做出了 成績。雞窩,也說:老鴰窩、山窩窩。汪曾祺《大淖記事》: “鐵匠里出了這樣一個一表人才,真是雞窩里飛出了金鳳 凰?!?/p>
【第97句】:【爛羊皮也能換麻糖】不論什么東西都有用處。類似的:磚 頭瓦渣子也能墊桌腿/爛棉花還有塞縫的用處。張賢亮《河 的子孫》:“爛羊皮也能換麻糖!他立刻佯裝出一副戀棧的 表情,嘖嘖地咂著嘴?!?/p>
【第98句】:狐貍引著老虎走——狐假虎威
【第99句】:【有的說,沒的道】(慣)有根據的說,沒有根據的也出去說。指人不負責任,喜歡亂說。
上一篇:觸動心靈的心靈禪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