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2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
【第3句】:戲子的臉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第4句】:補了又補的破輪胎——到處泄氣
【第5句】:刀切元宵——不圓滿
【第6句】:【拉黑牛】(慣)指賣主讓同伙裝成顧客,假裝購買其貨物,誘騙顧客上當。
【第7句】:【花又不損,蜜又得成】(慣)比喻既沒有受到損失,又得到了好處。
【第8句】:【一人在朝,百人緩帶】(諺)緩帶:放寬衣帶,形容舒適、安然的樣子。舊指一人在朝做官,親友都能過上悠閑的生活。
【第9句】:【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巴】(諺)耗子:老鼠。貓離開了家,老鼠就張狂得緣墻上房。比喻主管的人不在,下屬人員就失去管束。也指內部失防,就會招來里憂外患。 也作老貓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老貓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第10句】: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
【第11句】:【冤有頭,債有主】(諺)報仇找對頭,討債找債主。指報仇討債,各有其主。也指出了事,總有人要承擔責任。 也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冤有冤家,債有債主。 債有主,冤有頭。
【第12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13句】:【黑狗吃食,白狗擋災】(慣)吃食:這里指偷食。比喻懲罰錯了對象,冤枉了人。
【第14句】:草地上的蘑菇——獨根獨苗
【第15句】: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風,我拿著門后的扁擔去頂門。媽媽瞅了我一眼說:“扁擔頂不得門,石頭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第16句】:生產并結束戀情的地方——婦產醫院
【第17句】:鴨子聽雷——不知所云;茫然不懂
【第18句】:【從來好事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諺)指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好事不會長久,就像彩云一閃就過,也像琉璃容易破碎一樣。
【第19句】:【鬼也怕惡人】(諺)惡人:兇狠惡毒、天不怕地不怕的愣漢。指惡人誰也招惹不起。
【第20句】:【把吐出來的唾沫再舔起來】唾沫不能再舔,說話不能不算 話。成語:食言而肥。李準《大河奔流》:“我們災民得聽你 講一句話。相信你不會把吐出來的唾沫再舐起來!”
【第21句】:家雀子過海——沒有落腳點
【第22句】:【籮里揀瓜——揀得眼花】(歇)指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多,使人眼花繚亂,拿不定主意該選哪個。
【第23句】:【一只羊也是趕,兩只羊也是放】(諺)比喻事情既然做了,做多做少無甚區別。也指反正費一番事,不如該做的放在一起做。
【第24句】:【家丑不可外揚】釋義:家里的丑事不可對外宣揚。也指集體單位內部的丑,事不可讓外人知道。“不可外揚”又作“不外揚”、“不可外談”。例句:你們看什么?俺是吵家務,家丑不可外揚,你們倒來看笑話。一個個給我滾出去!
【第25句】:帶著秤桿買小菜——斤斤計較
【第26句】:【能當天上一只鳥,不做官家一房小】(諺)小:小妾,小老婆。寧愿做只小鳥,在天空自由飛翔,也不愿做官宦人家的小妾。指舊時官宦人家的小妾地位低下,往往備受凌辱。
【第27句】:【千不如人,萬不如人】(慣)指處處比不上別人。
【第28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釋義:依賴別人靠不住。例句:“……人家說我命苦,是命苦;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靠樹樹歪,一心靠社會主義,可生產隊又說我是累贅……”
【第29句】:【翹辮子】“翹辮子”比喻死。我國江浙一帶的方言,方言更需要傳播,為的是交流方便。 “翹辮子”一詞源自清朝,當時國人都留辮子。這辮子在人活著時是自然下垂的,這是常識。而死后則要編結起來,置于頭部上方,末端豎起;清朝時,處決人犯,為行刑方便,在行刑之前用膠水把犯人的辮子粘結成一根棍兒樣,干后直挺挺地翹著。因此,“翹辮子”就成了“死”的同義語。砍下的腦袋常用辮子綁著,掛在城門口示眾。這整個過程中辮子都是上翹的。因此,用“翹辮子”比喻死。
【第30句】:我們一家在吃螃蟹。我說:“爸爸,再給我留一只。”爸爸說:“你是好的吃個死,賴的死不吃。”(江蘇·淮陽)
【第31句】:【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里去】(歇)湯里來:指豆腐是用大豆加水磨成豆漿后,再加入石膏或鹽鹵凝固而制成的。水里去:指豆腐翻倒在海水里。比喻何處來,還回到何處去。也形容四處勞苦奔波。
【第32句】:【吐壞水兒】(慣)比喻出壞點子,耍狡猾手段。
【第33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歇)八仙:道教傳說中的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 神通:指修行有成就的人所具備的神妙莫測的能力,今指特別高超的本領。相傳八仙渡海到蓬萊山赴蟠桃會,一路上能行風的行風,能下雨的下雨,各自施展法力。比喻各自施展本領,或各有各的一套好辦法。 也作八仙過海——各使神通。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第34句】:梳頭照鏡子一對立;面對面
【第35句】:老鼠給貓祝壽——獻媚也不看看對象
【第36句】:【 土命人心實】謂人心地誠實,不會用心眼,不會耍花招。 浩然《艷陽天》:“你往后別跟五嬸逗著玩了,五嬸是土命人 心實,遇著不順眼的事兒,愛著急、上火,我要沒輕沒重地給 你一頓,多讓人瞧不起你。”
【第37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釋義: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墻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見泉水,城墻就顯得碰著天。例句:務令數年之間,池深及泉,凡遇陰雨,城內之水盡令人海濠中,雖旱不干,方為長計。古諺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
【第38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釋義:馮唐:西漢人,頭發都斑白了還只做郎官,一次文帝過郎署,跟他談論任用將帥的事,談得很投機,拜他為車騎都尉。景帝時,被貶,出為楚相。武帝時,廣求賢才,有人推薦他,可他已經九十多歲,不能任職了。“馮唐易老”是說在能發揮聰明才智時不去發現使用,當要使用時,人已經老了。李廣:西漢人,文帝時因征討匈奴有功,封為武騎常侍,景帝時擢為將軍,在同匈奴作戰中屢建戰功,匈奴畏懼他,稱為“飛將軍”。到武帝時,李廣手下的人因戰功封侯的已達數十人,而李廣卻未能得封。現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種牢騷,批評人用人不當。例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歷史上早就有這樣的教訓。如果發現了確實是人才,就要果斷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第39句】:耕地里背口袋——有種
【第40句】:【毒蛇口中吐蓮花】釋義:陰險狠毒的人偽裝善良。例句:“大家別看陳尚仁平日裝笑臉,做善事,正如俗話說的:……‘毒蛇口中吐蓮花’,大家要擦亮眼睛啊!”
【第41句】:【時間就是生命】(諺)指人的一生在時間中度過,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也指搶救人的生命是爭分奪秒的事,爭取時間就是爭取生命。
【第42句】:掃把寫字——大劃(話)
【第43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賊不生】(諺)奸宄(guv):犯法作惡的人。指執法嚴明,犯法作惡的現象自然就少;政令威嚴,偷盜搶劫的事情就不易發生。指要使社會穩定,必須嚴法清政。
【第44句】:【爛泥糊不上墻】(諺)指毫無黏性的爛泥,無法將它抹上墻壁。比喻平庸無能的人無論怎樣扶持,也難以成事或走向正路。 也作爛泥扶不上壁。 爛泥巴扶不上墻。
【第45句】: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
【第46句】:六月天斬竇娥——老天也寒心
【第47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48句】:【和尚吃八方】(諺)指和尚靠各處化緣生活。
【第49句】:一天,我和爺爺到責任田干活時,我想解個手,爺爺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河北·鹿泉)
【第50句】:我在四處尋找我的鋼筆。媽媽問我:“什么丟了,打破了腦袋地找?”(湖南·保靖)
【第51句】:【東說向東,西說向西】釋義:比喻沒有主見。例句:那國王著實昏亂,東說向東,西說向西,真個收了關文,道:“國師,你怎么與他賭?”
【第52句】:【兩邊倒】(慣)指沒有主見,對兩邊的意見都隨聲附和。
【第53句】:關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54句】:【頭枕著烙餅挨餓】見“枕著烙餅挨餓”。
【第55句】:【不到火候不揭鍋】(諺)火候:燒火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指做飯時火候不到不可揭開鍋蓋。比喻凡事時機不到不可輕舉妄動。 也作“火候不到不揭鍋”。
【第56句】:【駝子作揖——起手不難】(歇)作揖:舊時男子見面的禮節,雙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彎,表示敬禮。本指駝背人作揖不難,轉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57句】:獵人槍下的野獸——跑不掉
【第58句】:【久病床前沒孝子】見“百日床前無孝子”。
【第59句】:豬咬尿泡——空歡喜
【第60句】:【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釋義:諸葛:指諸葛亮。仲達: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曹魏政權的掌握軍權的大臣。死人嚇跑了活人。形容威名大,讓人聽了就害怕。例句:這是北伐當年的舊官銜,就和“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一樣,這舊官銜卻駭走了防護團。
【第61句】:【樹高招風】釋義:比喻目標大了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反對。例句:問日:“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日:“潭深魚聚。”悟日:“見后如何?”師日:“樹高招風。”
【第62句】:我的學習成績落下來了,爸爸狠狠地批評我說:“你過著‘槽里吃食,圈里搔癢’的日子,學習再不好,還對得起誰?”(江蘇·金湖)
【第63句】:王母娘娘戴花——老妖艷
【第64句】:【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釋義:跟著好人學好,跟著壞人學壞。例句:“要說也是,‘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那劉翠香整天跟秀真跑得那么近,還能對秀真說什么好話?”
【第65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慣)指遇到危險、困難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語。 也作“遇難成祥,逢兇化吉”。
【第66句】:夢里拾錢——空喜一場
【第67句】:【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釋義:比喻哪里好到哪里去。例句:高富才神秘地說:“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人往高處走,咱朝山里搬。”
【第68句】:【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鏈基,不如待時】(諺)磁(zT)基:古時農具名,大鋤。縱然智慧高超,也不如趁個有利的形勢;縱然使用著先進農具,也不如遵從農時效果好。 指善于待時和乘勢,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也作雖有茲基,不如逢時。茲基:即磁基。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第69句】:【好飯不怕晚】要善于等待。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 “好孩子,別著急,好飯不怕晚。你瞧著,媽給你做個好看 的。”
【第70句】:【管他三七二十一】見“不管三七二十一”。
【第71句】:拔腳花貍貓——溜了
【第72句】:【一槌打雙鼓】釋義:比喻一語雙關。例句:鳳梨見石生道出心意了,一槌打雙鼓說:“日蘭中午會做出好香好香的飯菜,送到田頭給你吃的。”
【第73句】:【排檔】“排檔”,是指敞開式的簡易大眾就餐場所。排檔是廣東口語。 “排檔”可能源于“排當”。元代劉一清撰《錢塘遺事》細述南宋舊事,卷五有“排當”一則云:“宮中飲宴名排當。理宗朝排當之禮多內侍自為之,一有排當則必有私事密啟度宗。因之故,咸淳丙寅給事陳宗禮有日:‘內侍用心非借排當以規羨馀,則假秩筵以奉殷勤。不如聚幾州汗血之勞而供一夕笙歌之費。’此說可想矣!” 原來,“排當”是宮中飲宴的名稱,是古代一種腐敗現象。根據發現的南宋宮廷菜單考證,皇宮里下人也不是每天花天酒地,皇宮里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有時宮廷內侍們就自己掏腰包,請皇帝、貴族、大臣吃飯。一下子競成風氣,由于輪流請客,排隊當值,稱為“排當”。剛開始是自己掏腰包或找地方報銷,到宋理宗的時候,開始拿到中央或各級財政的金庫報銷了。后來,排當流到民間,成為簡易、廉價、大眾消費的形式。由于經常設在街邊,擺有大量桌椅,同時廣東人稱攤位為“檔”或“檔口”,進而轉變為“排檔”了。現在“大排檔”風靡全國。
【第74句】:【病不瞞醫】(諺)指病人對醫生不隱瞞真實病情,以便醫生對癥下藥。
【第75句】:【云端里看廝殺】不介入糾紛,看熱鬧。清代《兒女英雄 傳》:“天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廝殺,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 旁觀,看后來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
【第76句】:【欲要知究竟,處處細留心】(諺)指要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必須細心觀察,不放過任何疑點。
【第77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78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太陽
【第79句】:【老母豬扎壇子——顧腦袋不顧腚】(歇)扎:鉆進。腚:屁股。形容驚慌失措,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第80句】:【藥不投方,哪怕用船裝;藥投了方,只要一碗湯】(諺)方:藥方。 下藥要是不對癥,服上一船藥也沒用;下藥要是能對癥,只一碗湯藥就可把病治好。指藥貴對癥,不在量多。
【第81句】:魚大吃蝦,蝦大吃魚——弱肉強食
【第82句】:【求只求張良,拜只拜韓信】(諺)張良、韓信:西漢的開國元勛,張良為謀士,韓信為大將。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幫助,不可隨意拜求平庸之輩,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83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頭不砸不裂縫】(諺)指豆子要壓榨才能出油,石頭要猛砸才能開裂。比喻對罪犯不施加壓力,就很難使他交代罪行,老實認罪。
【第84句】:【見惡不除三分罪】見到壞人壞事應該制止,否則就等于 犯罪。類似的:見蛇不打三分害。汪幸福《浪跡臺灣島》: “見惡不除三分罪。我代表警察分局正式決定,從現在起, 收繳餐館的營業牌照,并罰款三十萬元臺幣。”
【第85句】:拙婦人,巧舌頭。
【第86句】:【花架子】“花架子”比喻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的行為或中看不中用的用具。現在的機器為什么用“架”來表示,如一架飛機等。這和古代的紡車、織布機有關,它們的形狀都像“架子”,時稱一架織布機。“花架子”來源于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在元朝時,松江紡織家黃道婆的紡織技術非常高超,遠近聞名。而和黃道婆同在一個鎮上的李秀才,他不愿意從事認為低賤的體力勞動,生活不下去,就到浙江湖州鄉下當私塾先生.以此維持生活。這個秀才教書的地方也是個紡織之鄉,大家聽說李秀才是黃道婆家鄉的人,就紛紛找他請教紡織新技術。李秀才對紡織技術一竅不通,又不愿意承認自己不懂,就撒謊說自己是讀書人,沒動手親自紡織過,但他可以把黃道婆的織機圖紙畫給鄉親們,讓他們改進工具,提高技術。鄉親們拿著秀才畫的圖紙,請木工做_了一架織布機。織布機看起來很漂亮,很新穎,但是卻不好用,根本沒法工作。大家去問秀才,他卻說你們的手藝不行,對最新的機器理解不透,所以才織不出布來。后來,黃道婆發明的織機傳到這里,人們才知道李秀才畫的織布機只是樣子好看而已,根本不具備實用性,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花架子”。
【第87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釋義:比喻母親疼愛兒女。例句:正像俗話說的: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少有少疼,多有多疼;就算最不待見的那個也十指連心!
【第88句】:針鼻不叫針鼻——線(顯)眼
【第89句】:【一個吹笛,一個捏眼】(慣)比喻相互配合。
【第90句】:【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釋義:聰明人愛惜聰明人,英雄好漢愛惜英雄好漢。指杰出人物總是相互敬重愛惜。參見“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例句: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對潑男女,腌媵畜生,終作何用!眾豪杰且請寬心。
【第91句】:【土地老爺住深山——自在沒香火】(歇)比喻人受冷落,無人理睬。
【第92句】:八歲時我就學會了騎自行車,后來好長時間不騎了,這天騎車竟然摔了一跤。奶奶說:“這真是唱戲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鐵的三天不打手生。”(江蘇·如皋)
【第93句】:【蒼蠅碰巴掌】(慣)比喻自找倒霉。
【第94句】:【打破腦袋用扇子扇】(慣)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豁出去了。 也作“腦袋破了用扇子扇”。
【第95句】:【冷練三九,熱練三伏】(諺)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第96句】:【累死沒人買棺材】做事白忙,無人感謝。孫犁《風云初 記》:“你這孩子,就不想想,你就是忠心保國,累死在谷子地 里,田大瞎子也不會給你買口柳木棺材的。”
【第97句】:【揭不開鍋】(慣)形容家里非常窮,經常挨餓。
【第98句】:叭兒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99句】:黃鼠狼和狐貍結親——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