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否還有姬姓
有,是當代大姓之一 在建立、建中國的過程中,多少志士仁人奮斗。
姬姓人同樣同心同德,浴血奮戰。
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姬姓人積極參與,努力工作,因戰因公犧牲而被追認為烈士者達 200 多人,在僅有 30 萬人左右的姬姓人中,所占的比例之大是少有的。
姬鵬飛當是為建立、建設新中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姬姓優秀代表人物,被贊譽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
”(詳見下文詳細介紹“姬鵬飛”)。
目前,30多萬姬姓人正為“四個現代化”建設辛勤勞作,其中縣、團級以上領導干部40多人,高級職稱者50多人,作家、詩人、畫家、書法家、作曲家40多人,近幾年碩士、博士畢業生60多人,分別在不同的崗位上取得了顯著成績。
姬建強曾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04年6月17日《農民日報》“金口碑新聞人物”欄目刊登長篇通訊,詳細介紹了他的先進事跡。
今后,姬姓人將發揚先賢的光榮傳統,繼續團結奮斗,一心一意奔小康,力爭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姬鵬飛】 (19
【第10句】:
【第2句】:9-2000.
【第2句】:10),曾用名吉洛,山西省臨晉(今臨猗)縣東張村人。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無產階級革命家,外交戰線的杰出領導人。
大革命時期,1926年入西北軍,任軍醫,后編入國民革命軍。
曾任26路軍74旅軍醫。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1年隨第26路軍到江西后,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15軍軍醫處處長、軍團衛生部部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衛生部保健局副局長,紅1軍團衛生部主任。
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
途中任軍委衛生部保健局副局長、紅一軍團衛生部衛生主任。
到陜北后,任軍委后方衛生部部長。
1937年先后入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衛生部副部長。
1938年10月調任新四軍后方政治處主任,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政治部主任兼軍醫處政治協理員。
參加郭村保衛戰。
1940年10月任新四軍蘇北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
皖南事變后任新四軍第1師1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起任第3旅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第四地委書記,1945年任蘇中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黃橋、車橋等戰役戰斗。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蘇中軍區政治委員。
1946年任新四軍10縱隊、第7縱隊政治委員,同年8月起任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蘇中軍區政委。
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政治委員、蘇北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后兼浙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蘇中、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調外交部工作,1950年10月至1955年1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大使,1955年2月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
1974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長,外交部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9年1月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同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2月兼國務院秘書長。
1980年8月任國務院機關黨組書記。
1982年任國務委員。
1983年8月兼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
1985年6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半多個世紀中,周恩來、陳毅和姬鵬飛“出掌”外交部長達25年。
在新中國的8任外交部長中,只有姬鵬飛和周恩來參加過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在50多年間外交部現任和卸任的57位副部長中,姬鵬飛是第一位從副部長晉升為部長的高級外交官。
從副部長到部長,姬鵬飛在外交部干了整整20年。
姬鵬飛是新中國最初任命的10位將軍大使之一,而且是最年輕的大使,時年僅39歲。
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
1982和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2000年2月10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0歲。
【當代姬姓其他名人】 ▲姬國強,1956年生,河南南陽西峽人,回族。
中國畫畫家,1979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1982年進修于中央美院。
現為西安美院國畫系教師、中國美協會員、陜西省少數民族書畫協會常務理事、西安回族畫院院長。
在多年的藝術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較豐富的教學創作經驗,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美展中獲獎,并在國家級大型刊物中專版介紹,并在美國、加拿大、日本舉辦聯展或個展。
其作品風格如美國僑報中介紹的,作品把他對人與自然的契合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不露痕跡。
注重情趣,把握韻律,呈現出詩情,在非凡的造型功力基礎上,多有空靈感,在人物刻劃中,往往靜中求動,以相對穩定的體態和簡略的環境烘托人物的神情。
作品《草原人家》參加中國首屆人物畫展。
《碑林》獲建國45周年"94中華書畫藝術博覽會銀牌獎。
參加的展覽有八屆美展、三屆工筆畫展、黃河畫展、首屆風俗畫展、全國回族畫展等。
作品刊登的刊物有全國高等美術學院美術全集、民族畫報、光明日報、西北美術等。
▲姬民生,1949年生,山東臨朐縣人,畢業于臨朐第七中學,高級工藝美術師,系臨朐縣園林藝術研究所所長。
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蘭花協會理事,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花卉盆景》、《觀賞石藝術》副主編,《中國奇石根藝》特邀編輯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二十世紀收藏家,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邀顧問編委。
其作品曾在上海《中華奇石》。
北京《中國花卉盆景》、《中國盆景欣賞與創作、《當代中國盆景藝術》及廣東《雅石共賞》、四川《美石》《中國花卉盆景根藝奇不大觀》《中國北方盆景》《當代中國名家名品藏石大典》(中國泰山國際前石大展精譜)等刊物發表;92年主持的盆栽技術開發科研項目,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其作品在國際苗族文化藝術研討會、武陵盆景書畫展、第三屆中國賞石展及天津、深圳、濰坊、濟南、洛陽等展覽中多次獲獎。
發表作品及文章近百件。
▲姬西崗,男,1956年生,河南郾城人,版畫家,1991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現任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藏書票研究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石油畫院一級畫師、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研究員等。
主要業績:版畫作品《寒風熱流》入選全國第二屆體育美展;《追月》入選全國第三屆體育美展;《翔》入選全國第四屆體育美展;《邊塞秋風》入選全國第十四屆版展等。
曾獲省級以上獎18次。
版畫《銀色樂章》、《空間》1989年獲首屆中國工業版展銀獎、銅獎。
《雁翎聽濤》1992年獲全國石油職工文化大賽美術金獎。
《井場節奏》1993年獲第三屆中國工業版展銀獎,同年獲世界銅獎藝術家稱號及獎杯。
1994年獲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優秀獎。
1997年獲第五屆中國工業版展銅獎。
藏書票作品入選全國3-7屆和國際第23-26屆書票大展并被收藏或出版。
作品先后在美國、日本、德國、阿曼、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并被收藏。
作品及傳略被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中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辭典》、《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錄》、《當代文藝家名典》等多部大型辭書中。
▲姬顏和,女,1931年12月生于山東省汶上縣。
1950年參加工作,長期在工作之余研習國畫38個春秋,在職時就到南京教師進修學院學習中文系、美術系共八年。
責任地江南詩書畫院創作研究員、教授。
自幼讀私塾時就夢想把地上長的、天上飛的畫入畫中,在幸學習他作畫的經驗。
同時不繼鉆研齊白石、張大千、五雪濤大師們的作品。
后來專攻張大千大師的荷花,收集他大量的作品,特別是臺北市出了一本《荷花精品》是大千師執筆,其作品中有張大千大師的影子,是他的弟子。
潑彩荷花,小寫意荷花均有獨創。
并搞了四次個人畫展,第四次是在江蘇省美術館畫展獲得一致好評。
江蘇電視臺報導姬顏和捐錢、捐畫為中學生治病的事跡。
其作品多次參展,并獲三塊金牌,世界婦女大會期間被選送北京四幅畫贈國際友人。
放遠銷作品被美國、加拿大、約旦、澳大利亞名人收藏,并由江蘇出版局出版個人畫集。
199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大連市舉辦的詩書畫印大獎賽第一類優秀大獎。
作品被選入《映日荷花別樣紅》專集中,并發有此書和獎狀。
1998年獲四項獎:由上海民族畫院聯合世界上16家美協進行世界性評比活動,獲世界銀獎和花卉最高榮譽獎,模范藝術家之殊榮。
并被評為國畫大師最高榮譽稱號。
1998年又送一幅二等品給中央電視臺大紅鷹杯中老年書畫大展,又獲得優秀獎,并發給精美獎狀。
作品已入選名人大辭典第二卷和北京出版的《名人袖珍辭典》,作品也入選該書中。
▲姬養合,1933年生,系河南省新鄉縣人,字頤齋,1952年7月參加工作,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后歷任:商業營業員、會計、秘書、縣委干事、副局長等職。
自幼喜愛書法。
在小學王復聘老師的教育下先臨顏、柳字帖,1990年退居二線后曾以毛主席的手書為鏡子苦練書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93年以來多次參加了全國、國際及省、市、縣的書法展賽,并多次獲獎。
其中:慶祝中國工會成立七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一等獎;95三國文化全國書畫篆刻藝術大展獲二等獎;富士山杯全國書法大賽獲三等獎;93年北京2000年奧林匹克第一屆國際繪畫書法藝術大展獲優秀獎。
作品入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世界華人書畫篆刻名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詩書畫印精品全集》等20余部典集;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北京華夏書畫藝術人才研究會、中華書法藝術研究會、新鄉市書法協會等會員、新鄉市尊老愛幼書畫研究會副秘書長,古庸書畫院秘書長、副院長。
現已被聘任為:中國(北京)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一級書法家;中國東方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國豫苑書畫研究院研究員;河南開封藝術家畫廊高級書畫師、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等。
現在還有人姓姬嗎
有,但比較少。
老版本的百家姓中“姬申扶堵,冉宰酈雍”就有姬姓。
后來分封天下,將自己的很多同姓親族分到天下各地為諸侯,這些國家的王族后來大多改以其所在國的國名為姓。
而當周朝結束之后,周朝王族后代亦改姓周而不再以姬為姓。
所以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
但是還是有姬姓,比如說:曾經當過外交部長的。
中學生科技實踐活動報告怎么寫
在舉下大力提倡創新,各類學校推廣素質教育的潮流下,我導敏銳的捕捉到發明創造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毅然決定在我校開展發明創造教育活動,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活動目的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豐富大家的課外生活,努力營造一個“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二、實施過程
【第1句】:學校在科技樓一樓設立了專門的發明活動中心教室,搭建了發明活動長廊。
【第2句】:每年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科技制作”、“科技發明”、“科技論文”等科技比賽活動。
【第3句】:成立發明協會,每年11月份左右邀請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課題“發明創新教育體系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創造學會會員陳明泉專家進行大型講座。
【第4句】: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三、實施結果 通過發明創造活動,一大批有著良好創新的學生脫穎而出。
至2008年底,學生創意作品2000余份,申請國家專利數量150多項,其中遲宗寶、李竣世、崔子君、沙慧、李不凡、徐文秀、吳敬亮、宋青輝、于璐等62位同學已經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國家專利證書,陳丹等80多位位同學的國家專利證書正在辦理當中。
高三、7班戰旗同學作為膠州市唯一的選手參加了第23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其發明作品《中性筆筆油罐裝瓶》榮獲省二等獎,并且該作品與高三、5班張瀚同學的發明作品《懸空書立》作為青島市唯一的兩件高中作品已入圍第六屆宋慶齡青少年發明大賽。
同時戰旗、張瀚兩位同學在第二屆“山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評選中獲得銅獎。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校的發明創造迅速傳開,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在青島市督導評估檢查中,學生發明創造能力的培養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評委們的目光,得到了專家評委的高度贊揚。
膠州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進行了專題采訪,《金膠州》第432期在醒目位置報道了我校的發明創造情況。
《科技日報》以“膠州一中獲得50多項國家專利”為題,對我校的創造教育大加褒揚。
《青島日報》新教育周刊欄目刊登了《思考就是最大的勤奮》一文,大篇幅記錄了我校志在發明的學生群體。
文章從“每周都有證書來” 、“人人都是發明家” 、 “改變的還有生活”三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了我校的發明創造情況。
四、體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盡管我們的發明協會很年輕,盡管我們在某些方面不成熟,但是在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大道上,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升華。
蘇子文解釋
幼兒園教研組長總結秋來,轉眼歲末,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中我們的教作也將告一段落,回顧這一學期的教研組工作,算不得有什么經驗,有的只是在這份工作中能多思、多想,團結同事,共同努力,爭取把這項工作盡職盡責地做好。
在此,我作為大班教研組長,就我們大班組一學期來的工作做簡要回顧,為今后更好開展工作理順思路,積累經驗。
下面我把主要情況匯報如下:一、認真踏實地落實常規管理
【第1句】:集體備課,有效提高教師活動方案設計能力。
教師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團結、奮進、互相信任的集體環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及智慧特長,如果只是孤立地發揮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
集體備課創造了一個共同分享,合作與支持的條件,增進了組員之間的溝通,使大家在活動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體會與經驗,每次教研活動時我們都要抽一點時間作為集體備課活動。
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內容挖掘了一些有價值的活動,并進行了集體備課,如《中國娃》中我們材料為研究重點,讓教師圍繞材料對幼兒的影響進行研討、設計方案;在一課多研《雪孩子》中以教師指導對孩子的影響為重點進行方案的設計。
活動中由執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后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細節,逐步完善方案,最后付諸于實踐。
我們中心大班組堅持每周星期五下午的集體教研制度,這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我們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圍繞新的課程改革,結合教材、課標進行集體備課,進行課堂教學、課時設計,在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新大綱,了解新教材,為自己今后的教學指路。
在園領導的指導下,我們積極開展了教研活動,實行集體備課。
在集體備課中實行了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內容。
集體備課備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備教材的前后聯系,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措施,做到了有計劃、有時間、有準備、有問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
【第2句】:互相聽評,促進的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
各位老師除自己鉆研業務外,還注重相互學習,相互聽課,要求本組教師聽課節數每一學期不少于10節,特別是教研組長還要下鄉聽課,通過聽課、評課,對教學內容安排是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在教學研究上與教師進行具體磋商和指導,指出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對策,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第3句】:堅持期初計劃、期末總結制度。
學期初,根據幼兒園工作方案,制定教研組計劃,期末要認真總結教研教改的情況,做好總結工作。
【第4句】:教研結合,圍繞計劃積極落實研討活動。
我們教研組內的老師雖說都是老教師經驗很足。
但在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伍。
為了使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有所提高,我們教研組加強了學習和實踐。
比如學習一些幼教雜志上的文章,組內的交流課等,組織教師相互聽課、評課,討論各自的優缺點,使大家在教學中有一定的提高。
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投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教師間的互動,使得個人經驗和思考成為一種共享的資源。
二、家園互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家長工作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園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因此本學期中,我們一如既往的注重家長工作的有序開展。
如通過家園之窗、家長會、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等渠道、加強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在園的的學習生活情況。
同時我們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幼兒視野、幫助幼兒融入社會,提高幼兒能力,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提高,在活動中給每個孩子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
例如:“親子小制作活動”,“親子童謠朗誦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也促進了家園共育。
今后,本教研組將繼續抓好抓緊教研工作作為深入開展課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開創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總結二:幼兒園教研組長總結德:本人能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事,熱心幫助他人,能明確教育目的,端正態度,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幼兒,注重幼兒思想品德的培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
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
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能:本學期得到學校各位領導的信任,擔任小班組的教研組長,作為剛上幼兒園的小班小朋友來說,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小班日常教育工作的重點。
我們就這方面的工作在教研活動中展開討論,小班孩子到底應該培養那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哪些方面是小班這個年齡段達不到的,老師和家長必須幫助孩子來完成的。
通過討論,我們明確洗手、進餐孩子必須自己做,簡單的外套應該自己穿,隨著天氣的轉冷,老師應該為幼兒提供幫助。
于是我們小班組的教師就手把手地教幼兒洗手,用兒歌的形式教幼兒穿脫外套。
這學期,我們除了加強小班年齡特點的學習以外,還在萬校長的帶領下開展了幾次教研活動,活動中,萬校長的有關重難點的把握的講座讓大家獲益匪淺,她告訴大家,教材中的重難點,總的來說來自于幼兒學習中幼兒感到困難的知識經、能力提升,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了解孩子的知識經驗。
她還列舉了幾個案例讓大家來分析,理解,讓我們學習別人的經驗的同時,內化自己的教育行為。
勤:善于與家長溝通。
在幼兒園工作中,家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園的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這學期,我通過多種渠道與家長溝通,針對每一位幼兒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家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取得了家長的信任,使我的工作得心應手。
績:學期工作雖然取得了成績,但還有不足之處:
【第1句】:部分幼兒用餐時的衛生情況較差,桌上、地板上掉下的飯粒較多。
【第2句】:幼兒遲到現象較多,參加晨練的孩子數量少。
【第3句】:班內部分小朋友如韓朝正、納禹博等課堂常規較差,常有開小差、不認真學習的現象。
因此在下學期的工作中,針對幼兒挑食現象,我們將開展:1.“吃飯不挑食”活動,鼓勵幼兒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同時取得家園一致,請家長注意幼兒營養的去全面性,多讓幼兒平時不太愛吃卻又營養豐富的蔬菜。
2.在課堂常規上我們會以表揚為主,培養幼兒良好的課堂常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針對部分幼兒出勤率較低的現象,我們將結合小紅花的評比來改善這一現象,使每個小朋友都能堅持天天上幼兒園。
教師工作的內在魅力,在于挑戰性和創造性,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還須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學習活動中重難點的把握、如何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環境,如何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從家長的角度考慮,讀懂孩子的言行,用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正確地進行點撥引導,不斷推進孩子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是我們需要去不斷努力、不斷實踐的。
個人評語本人能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事,熱心幫助他人,能明確教育目的,端正態度,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幼兒,注重幼兒思想品德的培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讓幼兒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給學校的建議在開學初,我們可以組織在一起把下學期要用的教具分工統一做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借用,這樣利于保存。
總結三:幼兒園教研組長總結以加強教學研究、提高保教質量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師理論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努力改善幼兒園的園容園貌,帶動全體教師愛崗敬業,團結拼搏,無私奉獻,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加強教學研究,大膽嘗試課程改革,提高保教質量
【第1句】:從轉變觀念入手,以教研為手段,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每周二、周四下午進行保育員、教師業務學習活動。
活動內容有新的教育理念的學習;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角色總轉變,努力使教學形式由傳授式向開放式轉變,由知識的傳授向能力的培養轉變。
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式的活動形式。
【第2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對教師的備課、教育活動,室內外游戲活動等加強管理,根據幼兒的年齡,依據《綱要》中各領域的教學目標,扎實落實保教常規,并在此基礎上積極豐實保教內涵。
特別是每班所自制的幼兒玩具、體育器械、頭飾、區域活動材料等,近年來,教師自制的教玩具將近三千多件,利用這些材料和教玩具,讓幼兒在各個區域活動中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較好地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各種自主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教育觀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第3句】:加強幼兒一日活動的研究,嚴格按一日活動計劃組織幼兒開展活動,防止預外事故的發生,對幼兒的一日活動及行為規范進行教育和指導,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會幼兒“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第4句】:大膽進行幼兒園教育課程改革。
由原來統一的標準化的課程、改革為多元化、靈活性的園本課程,各班設立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適應幼兒發展需要的主題,且圍繞主題設立了教育目標,進行各種活動,如:科學探究活動、英語口語教學、聽讀游戲識字教學、網絡主題、等等。
【第5句】:通過豐實多彩的具體活動來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的藝術特點。
如“慶六一文藝演出”,“慶元旦家園同樂親子游園活動”和“郊游活動”及各種教育教學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即培養了幼兒的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從而也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又加強了幼兒園與家庭的聯系,增加了幼兒園工作的透明度,從而架起了一道家園共育的金橋。
三、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保教質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線,而提高保教質量的關鍵是幼兒教師。
教師整體素質、理念的更新直接關系到保教質量的水平。
我們堅持外學習內研究(培訓)批判地吸收外地先進幼兒園的教學經驗,結合本園的實際,加強研究,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
【第1句】:更新觀念,樹立新的幼兒教育理念。
我們通過集體教研、集體培訓等形式進行學習,充分發揮教研究的作用,通過“走出去,請回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全面培訓,使教師們真正理會《新綱要》的實質,吸取外地的經驗,樹立新的理念,運用新的教育方法去組織活動和正確的評價每一位幼兒發展。
【第2句】:開展研討課、觀摩課、聽課、說課、評課、思課等活動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幾年來,在全縣幼兒園教師培訓、研討活動中,我園有梁慶麗、黃麗品、黃盤霞、陸秋艷、李金積、羅筱娟等老師提供了示范課,一共有十六位教師二十多節課向家長開放,加深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取得一致教育孩子的方法,達到家園共育。
通過聽課、說課、評課、思課,讓教師共同切磋,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得到了領導和同行們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第3句】: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重視教師計算機知識培訓,提高運用現代化教育信息的能力。
在計算機信息網絡迅猛發展的時代,推進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園把新《綱要》的精神理念融入到現代化教育技術中,把現代化教育信息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將計算機及網絡知識作為全園教師應知應會的基本功來要求,先后多次組織教師進行有關計算機知識的培訓考試,全園90%以上的教師通過計算機全員培訓。
【第4句】:以賽代培,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幾年來,我們通過組織和鼓勵教師參加和指導各類技能技巧比賽,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顯著提高。
在比賽中成績顯著,碩果累累。
教師一共有44人和41名幼兒參加各類比賽。
幼兒獲得全國級獎的有38人次,其中金獎6人,銀獎15人,銅獎18人,獲縣級獎的有2人次,其中二等獎1名,優秀獎1名;教師獲全國三級園丁獎1人,優秀園丁獎的2人;獲得區級論文獎的有2人,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獲得市級論文獎的有25人,其中二等獎8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7人;教師獲市級各類技能技巧比賽的有13人,其中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優秀獎6名.獲縣級獎的有37人,其中特等獎1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20名。
三、利用社區、家庭等資源,努力改善幼兒園的園容、園貌,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的樂園。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結合,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幾年來老師們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廢舊物品,利用社區、家庭等力量,根據季節、依據主題精心設計,巧妙布局進行室內外,走廊及樓梯間的環境創設。
從而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的樂園、知識的搖籃。
總之,幼兒園的各項保教工作,在在上級部門、社會各界、廣大家長的關心支持及教師們的辛勤努力、勤懇工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還有不足之處,我們一定在今后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進取,爭取在工作中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