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當然,撤銷門票,門票經濟的始作俑者們才是最需“識時務者”。
【第2句】:阿彌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生命。握有名號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豈可小看?
【第3句】: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第4句】:【佛家禪語】執著與把握不同——執著是為己而爭,把握則是當下付出。
【第5句】:【禪心佛語】生活簡單、思想單純,反而使人輕松、自在。
【第6句】:【禪心佛語】空想會想出很多絕妙的主意,但卻辦不成任何事情。
【第7句】:毗盧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華嚴經》卷六,如來現相品
【第8句】:【禪心佛語】統統地把我忘掉,別老帶著我,摻著我。不要這個我了,為眾生活著吧。
【第9句】:【禪語人生】業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如同天上的云,可以散掉。
【第10句】:佛言:我于諸法都無所見,故無所說。乃至般若不可說示。(明)葛益《閱藏知津》卷二十三
【第11句】:當生活讓我們不愉快時,我們應試著避開它,忽略它,放下它。
【第12句】:人生于世間,不一定活在別人的目光里,但卻要活得像個人樣,不能自私自利孤立于世間。
【第13句】:【禪心佛語】從某個角度說,禪行比禪坐更適宜現代人的修煉。
【第14句】:【禪語人生】向外馳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第15句】:道心亦即理性。欲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理性如能發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第16句】:【禪語人生】我們富有,不是因為我們所擁有的多,而是由于我們要求得少。
【第17句】:【禪語人生】以慚愧心為質的衣物,要比任何衣裝來得美麗。
【第18句】:【禪語人生】與人相處要牢記默字;與家相處要牢記忍字;與世相處要牢記寬字。
【第19句】:如果能擺脫那些無故尋來的煩惱,那么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佛的境界。
【第20句】:【禪心佛語】讀書要去實踐,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妨礙你多讀書,但一定要實踐。
【第21句】:教化眾生云何菩薩凈佛國土?凈眾生故。《摩訶般若經》卷六,發趣品
【第22句】: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事,人事無不輕安。
【第23句】:人生若精神文化充足富有,縱使物質生活平淡,也會感到樂在其中。
【第24句】:【禪語人生】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惡。
【第25句】:【禪心佛語】處眾處獨,宜韜宜晦。埋光埋名,養智養慧。
【第26句】:【禪語人生】我相信,夢里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到達。
【第27句】:人生在世應以慈悲為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28句】:【禪語人生】只有放手你握不住的沙,那樣你才可給予自己海闊天空的幸福。
【第29句】:【禪心佛語】為什么不能把目光放長遠點,不睡就不睡吧,為何非說絕對不睡。
【第30句】:【圣經文案】91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于99個只有興趣者。
【第32句】: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独阗そ洝肪硭?/p>
【第33句】:【佛心禪語】.出有所求,求不得,苦不堪言;若求得,歡喜也短暫。
【第34句】:【禪心佛語】佛陀的教誨,第一就是教我們孝養父母,知恩報恩。
【第35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天天苦惱不夠、不足,是富有的窮人。
【第36句】:人以王為命,王以法為身,世道既和平,佛法由茲始?!八氖A嚴”卷十二
【第37句】:【佛心禪語】布施不但得到榮華富貴,還能養成知足常樂。
【第38句】:學禪的人,為了感恩一切眾生,首先自己要過一種淡泊的生活、清凈的生活、簡單的生活。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第40句】:【禪心佛語】飯桌上批孩子,大人傷神,孩子傷胃,全家傷心。
【第41句】: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
【第42句】:心的迷惑就是以“我”為中心,心的開悟就是突破了“我”的障礙。
【第43句】:【無價寶與大智慧欲求無價寶,必須下滄海;欲得大智慧,師書加自悟。
【第44句】:【禪心佛語】看著小強一幅志得意滿的樣子,小和尚笑的前仰后合。
【第45句】:【禪心佛語】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道與生活零距離、菩薩道與生活成為一體。
【第46句】:【禪語人生】一朵花凋謝時,你不會太難過,因為你知道花開易謝,原本無常。
【第47句】:人生難得灑脫,要灑脫必須擁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標,才能得到真正有意義的灑脫!
【第48句】:【佛心禪語】懂得生活禮儀,就懂得愛自己;自愛的人,才會愛人。
【第49句】:佛說:一剎那一剎那之間,都經歷了一個個生、老、死的過程,剛消逝隨即誕生。
【第50句】:【禪語人生】永遠不要浪費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第51句】:【禪心佛語】癡情的一方注定傷的最深,自古癡情終成空。
【第52句】:【佛心禪語】自卑和自傲兩者都同出于自我中心,在潛意識里都有害怕受傷的自卑感。
【第53句】:【禪心佛語】當我們了解我們自己的心,當正念正緊密地看守著心時,就有智慧存在了。
【第54句】:【佛家禪語】所謂“覺悟”,是懂得什么是人生,該做什么事。
【第55句】:【禪語人生】這也就是說,該吃粥時去吃粥,吃完了粥應洗缽,該如何就如何,便是佛法。
【第56句】:【禪心佛語】所謂禪相是指心跡或心的表相,或可說是內心覺知到的東西。
【第57句】:【佛家禪語】勇于承擔的人,會將壓力轉為使命,則力量源源不竭,能做得歡喜。
【第58句】:【佛心禪語】不會讓別人看到自己晦暗憂傷的一面,笑容依然燦爛。
【第59句】:【禪心佛語】所謂“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
【第60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救世主,沒有這樣的人,沒有這樣的神,也沒有這樣的佛。
【第61句】:【禪語人生】長大,成為你自己,是件需要很大勇氣的事情。
【第62句】:【禪心佛語】為人處世,應先認識自己,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工作崗位。
【第63句】: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環境,而在于心境?!?/p>
【第64句】:【禪語人生】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大悲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第65句】:苦苦地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念念不忘那些所謂的陳年舊事,無異于自尋煩惱。
【第66句】:【禪語人生】越是想把自己背負的痛苦推到一旁,它越是成為一種負擔。
【第67句】:【禪心佛語】佛陀覺悟的真理又是什么?是因緣,是緣起。
【第68句】:心若安,可步步生蓮。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癡一切迷,心悟一切禪。
【第69句】:所有技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優婆塞戒經》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70句】: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已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僑慢?!秲炂湃浣洝肪硭模s品
【第71句】:【禪語人生】因緣也是因緣生,第一個因緣空,第二個因緣不空了。
【第72句】:【佛心禪語】自己甘愿受辱的人,受污辱也活該。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
【第73句】:【耕田要播種】有愿望放在心里,而沒有身體力行,猶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第74句】:【圣經文案】348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林前16:14)
【第75句】:【禪心佛語】說真話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你不用總惦記著自己上次那話是怎么說的。
【第76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心靈的欲念,是引發人生最痛苦的因。
【第77句】:【禪心佛語】忍辱的真正意義是包容仇人,而不是麻木造作的忍耐。
【第78句】:【禪心佛語】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第79句】:【禪心佛語】成功需要才氣、銳氣、朝氣、靈氣,當然最好再來點運氣。
【第80句】:【禪心佛語】但他們用這種方式表明的只是他們的無能”。
【第81句】:【禪心佛語】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結果。在樹林里迷路了。
【第82句】:【禪語人生】這世間最簡單的道理:和氣,路路通;嫉妒,腦袋疼。天空雁來,浮云散去。
【第8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第84句】:【禪語人生】以平常心對待生活,放下過去,才能成全現在;只有放下牽絆,才能圓夢明天。
【第85句】:【禪語人生】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第86句】:【禪心佛語】佛禪乃佛之心(意)教乃佛之聲(口)戒乃佛之形(身)。
【第87句】: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第88句】:【禪心佛語】妥協是分配糕餅的一種技巧,能使人人自以為得到最大份。
【第89句】:【禪心佛語】待人處事誠正信實,問心無愧,就可以皆大歡喜,身心自在。
【第90句】:【禪心佛語】所謂幸福,就是一個笨蛋遇到一個傻瓜,引來無數人的羨慕和嫉妒,平淡一生。
【第91句】:【圣經文案】38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
【第92句】:【佛心禪語】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
【第93句】:【禪心佛語】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第94句】:背叛是男人的血統,博愛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頭禪,見異思遷是男人一貫的風尚。
【第95句】:【禪語人生】我們都是讀書人,讀書使人明智,也使人猶豫不決。
【第96句】:【禪語人生】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墒?,不走,會后悔。
【第97句】:【禪心佛語】花與佛有許多因緣,花與法的關系更是密切。
【第98句】:【禪心佛語】福臨心享,禍至神傷;祈福避禍,人自安康。
【第99句】:【禪語人生】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