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活在這個世界,歷經(jīng)種種人生的艱難,所有的煩惱都是用自己的固執(zhí)去邏輯和解釋生命的經(jīng)過,而忽略了應(yīng)該善待和包容的方方面面,誰也不是這個世界中的另類人生,更不要把固執(zhí)的自我活成一種孤零零,既然這世界總有這清風(fēng)徐來,又何苦把自己的知見活成對世界的一種障礙。
【第2句】:不論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腳;不論什么樣的姻緣,最美妙的是和諧。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在這里,所有的經(jīng)驗之談都無濟(jì)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時分,傾聽你的腳。腳比鞋重要,這是一條真理,許許多多的人卻常常忘記。
【第3句】:【佛心禪語】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
【第4句】:試想,當(dāng)你無人陪伴的時候,有怎樣的感受;當(dāng)你失去財產(chǎn)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當(dāng)你孤獨(dú)走在陌生黑暗的路上的時候,又有什么感受。即使親人、財產(chǎn)以及身體都陪伴著靈魂,心靈仍會浮躁、焦慮、不安,更何況靈魂孤獨(dú)漂泊的時候。為死亡準(zhǔn)備,等于是為靈魂找到美好的歸宿,也是為靈魂選擇了光明的前途。
【第5句】:【佛說放下的禪語】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懂得珍惜該珍惜的一切,懂得放棄一切應(yīng)該放棄的,懂得把握一切應(yīng)該把握的,懂得享受該享受的一切。讓自己這輩子,過得充實、快樂、健康。
【第6句】:【佛說放下的禪語】人和人本是一種緣。疼愛你的人,你的冷暖他樣樣皆知;牽掛你的人,你的苦樂他感同身受;懂得你的人,你的舉手投足他深深領(lǐng)會。有緣的人,縱使天涯也如咫尺;無緣的人,近在咫尺遙如天涯。今生相遇相知的緣份,不可思議。珍惜,把握。善待與你有緣的人,不管今生來生,都結(jié)一份善緣。
【第7句】: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得放寬時且放寬,積些陰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順知退,好景須留日后看。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8句】:【禪心佛語】佛曰: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佛曰: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佛曰: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而已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第9句】:【禪語人生】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腳步很輕,說話聲音很柔軟、很低,與人交談滿臉笑容、滿臉慈祥,和藹可親,一切言行舉動都有禪者的風(fēng)度,給人一種飄然若仙的感覺,那就是輕安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我們動輒說某某人有修養(yǎng),某某人修養(yǎng)還不行,實際上就是看其輕安的程度怎么樣。
【第10句】:【佛心禪語】在精神理想和現(xiàn)實世界的沖突中,我們的內(nèi)心早已經(jīng)被撕得四分五裂,然而我們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困惑迷茫?我們究竟是怎么迷失了自己呢?
【第11句】:愛的詮釋: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份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毫無所求,接受者也不貪戀;愛得無煩惱,彼此都很愉悅自在。
【第12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上帝,主宰著你的漲落沉浮。有的人若墻頭羸草,寄希望于風(fēng)向,終究少了風(fēng)骨,于搖曳中枯黃;有的人似山間堅竹,如箭刺破長空,正因有了勁節(jié),于堅挺中乃成。順流少波瀾,逆境多勵志,你若忐忑,萬物皆惡魔,你若堅守,眾生皆天使。要做自己的上帝,你都自我放棄,誰會來拯救你?
【第13句】:【禪心佛語】學(xué)佛不是叫你出家,也不是讓你變成一個奇怪的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什么?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懂得利用佛法降伏自心,消除傲慢、嗔心等煩惱,成為社會上最好的那個人。在你的崗位都把自己工作做好,做人們的榜樣,一切為眾生著想,你就是官員菩薩,商人菩薩,工人菩薩,農(nóng)民菩薩。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中也許會經(jīng)歷許多種愛,但不要讓愛成為一種傷害。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緣分,緣聚緣散好像都是命中注定。有些緣分一開始就注定。有些緣分一開始就注定要失去,有些緣分是永遠(yuǎn)都不會有好結(jié)果。有的東西再留戀也注定要放棄,愛是人生中一首永遠(yuǎn)也唱不完的歌。
【第15句】:【佛心禪語】板橋喜交友,問禪師:何為友?禪師示:友有四種:一如花,艷時盈懷,萎時丟棄。二如稱,與物重則頭低,與物輕則頭仰。三如山,高攀可借高望遠(yuǎn),送翠成萌。四如地,默默承載,一粒種,百粒糧,平實無怨。板橋有悟:待友如何,便遇何友,友是你人品的反射。
【第16句】:生活是一澗溪水,常年累月的流淌,打磨了我們多棱的性格,讓我們在成熟中平添了世故和圓滑;生活是一張早報,我們關(guān)注今天的新聞,曾經(jīng)的辛酸都成了過往云煙;生活是一折皺紋,管你愿不愿意,它都會悄悄地依附在你的額頭,催你變老、伴你消失。所以,甘于平庸,無欲無求,這是另一種珍視生活。
【第17句】: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感恩老師的教育,感恩醫(yī)生的治療。更要感恩佛陀引導(dǎo)我們踏上解脫之路,感恩佛法幫助我們解決煩惱,感恩僧寶陪伴我們一路修行。父母、老師和醫(yī)生的恩德只能帶來暫時的世間的幸福和快樂。佛、法、僧三寶的恩德不止于此,三寶還能解決永恒的問題,更能使我們獲得解脫和證悟佛果。感恩三寶!
【第18句】:【禪語人生】許多人心中充滿煩惱,不去面對、不去對治,只是一味假裝、壓抑,其實這沒有用。可能以為別人不知道所以裝著。很多修行者或者一些很善良的人,不用刻意去裝,本來心就很開闊、很平靜,因此他們不需要刻意去忍;但很多時候很多人修行修得很苦,這是因為刻意去壓抑,這樣不是如法的修持。
【第19句】: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機(jī)緣,離開有離開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處,都是一種既定的緣分,離開就是緣盡,失去就是緣去,人生聚散離合,就是緣來緣盡,情淡情濃,記住那些美好,那些歡笑,走好現(xiàn)在,做好現(xiàn)在,就是人生又一次的美好。
【第20句】:【佛心禪語】每個人都有可以選擇自己生活方式,不管你選的是哪條路,沒有是非對錯。當(dāng)在這個過程中遇到艱辛?xí)r,請不要抱怨,抱怨只是最無益的徒勞;當(dāng)在這個過程中遇到誘惑時,請想想初衷,務(wù)必堅持,才能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只有這樣,當(dāng)沒有了面對取舍的猶疑和糾結(jié)時,你的人生才會少很多痛苦。請享受你的選擇。
【第21句】:【報應(yīng)謠】要長壽,多積陰功天保佑。要長壽,嬉嬉常笑眉莫皺。要長壽,遠(yuǎn)離美色如仇寇。要長壽,三餐量腹依時候。要長壽,熱身莫教風(fēng)寒受。要長壽,出言行事俱從厚。要長壽,大小物命都憐救。要長壽,書酒花月隨前后。要長壽,諸般省儉常念舊。要長壽,上床鼾吁神不漏。
【第22句】:【欲望是無有止境的充實內(nèi)心得到真正的滿足】現(xiàn)在的社會,人們對生活標(biāo)準(zhǔn)定得太高,不論是房子、車子、手機(jī)、穿戴,都喜歡追求心目中的最好。這樣一來,由于欲望是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達(dá)到了目標(biāo),內(nèi)心也不會感到真正滿足。其實,生活的輕松快樂,要從充實內(nèi)心做起,而不是盲目地攀比、追求。
【第23句】:【禪心佛語】精于心計、心浮氣躁、僥幸心理、投機(jī)取巧、賭一把,以小搏大、四兩撥千斤、幻想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的人。我對此現(xiàn)象,作一調(diào)查,忽感一悟:大凡喊“活得真累”的人,并非累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疼,或是頭昏腦脹,兩眼發(fā)花,一言以蔽之,他們不是身體上累,而是精神上累,心累、情累。
【第24句】: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之間皆有緣。一花一葉,一人一物,一次機(jī)遇,一次挑戰(zhàn),一個善知識。生命得以有了修行的機(jī)緣,迷茫,沉默、思考、釋然、頓悟都讓生命的長河里多一份靜緩,多一份深闊。
【第25句】:【佛心禪語】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dú)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最難的修行,是在關(guān)系里。想在關(guān)系里和諧相處,就必須打開自己的心,同時看見別人的心;滿足自己的心,同時滿足別人的心。
【第26句】:【禪心佛語】守一不移,是一種覺照的力量、觀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訣竅就在這四個字上。保持一顆平常心——無斷常、無取舍、無憎愛、無凡無圣、超越一切對立的東西,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脫生死的法門。
【第27句】:【禪心佛語】生命的貴人看似不期而遇,實則有言在先,可遇不可求,來時用心珍惜,去時心無戀。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既是客觀的存在,也是真心的顯現(xiàn),不否認(rèn)、不執(zhí)著,靜心看之、感之,而后才能超之。就世間而言;萬般皆下品,惟有情最高。可佛法則視為,凡情若不超越則是輪回的根本,無法升華為大悲心。
【第28句】:【經(jīng)典禪語】人生不如意時,抬頭看著青天白云依舊在,何處無挫折,人生總是在磨礪中前進(jìn),如果被挫折壓倒,不能斬斷荊棘,那勝利的大道也不能寬敞擺在你的面前,人總是要知道堅持不畏艱險的。
【第29句】:【禪語人生】我們選擇不了生命,但我們可以選擇走過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幾分淡泊,清風(fēng)細(xì)雨,同樣有韻致,有詩意;做事要幾分從容,俯仰之間,依然灑脫,依然隨意。不刻意,不虛偽,沒有萬卷詩書的熏陶,我們有的是簡單歲月的樸素;沒有歷練滄桑后的成熟,我們有的是寵辱不驚的坦然。
【第30句】:生活中,如果一扇門關(guān)上了,必定有另一扇窗會為你打開。你失去了一種東西,必然會收獲另一種饋贈。關(guān)鍵是你要有樂觀的心態(tài),相信有失必有得。因為失去有時可能是一種生活的福音,預(yù)示著你的另一種獲得。
【第31句】:我們自己的態(tài)度是最重要的,只有當(dāng)我們學(xué)會愛了,一個對的人走過來,我們才能機(jī)會開展一段美好的感情。有句話是如果你想要一個美好的人,就先讓自己美好,這樣你才會學(xué)會更好的愛。
【第32句】: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義。有句諺語說:“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時光總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現(xiàn)在還年輕時努力學(xué)習(xí),等到年邁時想再學(xué)習(xí),往往就時不我與了。
【第33句】:【禪語感悟】也許在我們眼睛看到的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它其實是一塊無價的寶玉!就象是古代的“和氏璧”一樣。如果人人都知道這些“石頭”的價值,那么世上又會增添多少的紛爭,正因為它的貴而不顯才可以避免這些災(zāi)難。其實,做人也是這個道理,凡事不可太過張揚(yáng)。
【第34句】:面臨諸多問題,如果只看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那我們有時是會絕望的;如果一切從心開始、一切從我開始、一切從當(dāng)下開始,多一分承擔(dān)的精神,時時照顧自己的腳下,做本分事,我們將永遠(yuǎn)生活在希望中。
【第35句】: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世上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路行人。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曽見一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第36句】:事前必須要你的意見,事中絕不采納你的意見,我這樣做,純粹就是為事后預(yù)設(shè)一個獨(dú)占功勞、撇清責(zé)任的理由。假如事情做成了,與你沒有什么關(guān)系,幸虧我沒有采納你的意見,否則還不定是什么結(jié)果;假如事情搞黃了,則都是你的責(zé)任,因為你的意見不靈。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不妨自我對照一下。
【第37句】:【問禪】弟子問師父:"您能談?wù)勅祟惖钠婀种巻幔浚煷鸬溃核麄兗庇诔砷L,然后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后又想用金錢恢復(fù)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xiàn)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dāng)下,也不活在未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他們從未活過。
【第38句】:【做人要心善的文案禪語】往事如煙,記憶是一座廢棄的城,想從中尋找點什么,終是不可得了。愛情漸漸褪去了色彩,如水墨畫般淡遠(yuǎn),遠(yuǎn)遠(yuǎn)的,隔著千山,隔著萬水,模糊不清。唯有青春如那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雖然遙遠(yuǎn),卻格外明澈。
【第39句】:【禪語早安心語】我們在這清淺淡然的生活中,還有著對于很多事情的熱情,也免不了會遇到毫無征兆的狂風(fēng)暴雨,只是這一切都會是短暫的,我們在炎熱后會感到絲絲涼意,我們關(guān)于夢想的熱情也會在經(jīng)歷過后慢慢冷卻,生活最終還是會回歸到最初的模樣,塵歸塵,土歸土。這是我們的生活。亦是我們。
【第40句】:【禪語人生】夏日的一天,這位信徒又來拜見心明禪師。禪房屋門大開,心明禪師正坐著打盹,身體不時地要歪倒,他下意識地再端坐以保持平衡。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心明禪師的臉上仍然掛著若隱若現(xiàn)的溫和笑意。
【第41句】:【心靈禪語】既然我們必須生活下去,那么就學(xué)會主宰生活,不做生活的絆腳者。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個人都是自由行走的個體,每顆心都是自由的世界。不要讓心被束縛,心之所向便是人生的方向,知足感召幸福,悲觀感召不幸。風(fēng)景從來都是波瀾起伏,做一個看故事的人,隨它自然,萬緣放下。
【第42句】:創(chuàng)業(yè)百年難,敗家一天易。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從儉入奢易,從奢返儉難。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大渴不大飲,大饑不大食。
【第43句】:一切能激發(fā)生機(jī)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變得渾濁而枯竭,它能使心靈的天空變得狹窄而陰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變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發(fā)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發(fā)那無私的愛和奉獻(xiàn)的喜悅。
【第44句】:【心靈禪語】客觀的理解隨緣,它并不是回避人生的悲喜無常,或者說是躲避人間的煩惱憂傷,它是一種積極的去面對自己的遲疑和徘徊,能夠干脆的去承擔(dān)生命的重量,在路過悲觀和失落的時候,生命能夠及時的清醒和觀照,在那些命運(yùn)充滿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積極幫助命運(yùn)的力量,叫做隨緣。
【第45句】:【禪語人生】肯低頭,就永遠(yuǎn)不會撞門;肯讓步,就永遠(yuǎn)不會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滿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人生的色彩,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打跨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看成是人生的終審,世上沒有一帆風(fēng)順的事,只有堅強(qiáng)不倒的信心與毅力。
【第46句】: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東西都能讓人滿意,也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十全十美的,它們或多或少都有瑕疵。體會了沒有腳的痛楚,才明白為沒有鞋子而哭泣是多么淺薄;經(jīng)歷了歸途的風(fēng)雨坎坷,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來時的路是怎樣美麗的一種風(fēng)景。
【第47句】:【禪語悟道】生命如席,有酸有甜;人情如風(fēng),有冷有暖。如果高興,就笑一笑;如果疲憊,就歇一歇。走得太急,腳累;想得太多,心累。要求太高,難免會失落;追求太多,難免不知所措。生活,總會有得失;人生,總會有苦樂。不要求于人,不苛求于己;敢于面對,才是心的強(qiáng)大;勇于放下,才是心的豁達(dá)。
【第48句】:【禪語人生】這世上最珍貴的財富,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是你經(jīng)歷了什么,是你用什么樣的手法,來書寫自己的歷史。歲月的走廊中,我們都要遭遇很多人,很多事,都要面臨很多抉擇,很多放棄,承載著我們的喜淚悲歡,孕育著我們的思考感悟。一切的得到終要失去,唯有思想深處的充盈,才能讓我們的生命因此而飽滿些。
【第49句】:人生處處有磨難,活著就是一種修行。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確實如此。每當(dāng)遇到煩惱心情很糟時,會感覺,想到的看到的都是失望和痛苦,簡直無法過日子。反之當(dāng)你心情舒暢沒煩惱時,就感覺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心里就充滿希望和快樂!
【第50句】:生命原本就是一段清虛寂寥的旅程,身外的種種,過眼即逝。如果執(zhí)意追求,被外在的牽絆束縛住,人心就會為欲望鼓動,無法平息,也無法從生活的瑣碎中解脫出來,得到心靈的安寧。欲望是一串鎖鏈,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滿足了一環(huán),下一環(huán)常會隨之而來。
【第51句】:【禪心佛語】佛說: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產(chǎn)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chǎn)生了過去、未來,產(chǎn)生了好、壞、順、逆,人一直活在企盼與欲望中。當(dāng)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第52句】:【禪心佛語】生活之中,大度包容的心不可缺少。如果氣度狹小,遇事斤斤計較,那么在生活中就會處處碰壁,煩惱也會越來越多。但如果能以實際行動來理解、寬容別人,那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包容。
【第53句】:【禪語人生】信念之于人,猶翅膀之于飛鳥。燕雀只能穿梭于林間,鴻鵠卻能翱翔于九天,只因它們的翅膀不同。人,能走多遠(yuǎn),不是取決于肢體,而是取決于信念。人生多艱,但是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輕易認(rèn)輸,敢于面對,成功遲早會笑臉相迎。人生,只有回不來的過去,沒有過不去的當(dāng)下。
【第54句】:【禪語靜心】每個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遠(yuǎn)離純凈,開始漫步在紅塵的煙火里。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尋找所謂的歸宿,其實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鄉(xiāng),都只是暫將身寄,看幾場春日芳菲,等幾度新月變圓。停留是剎那,轉(zhuǎn)身即天涯。
【第55句】:我不是住持,不是方丈,不是大德。小人物用不著大名詞。鞋要合腳,帽要合頭。頭小卻頂著大帽,不舒服可以忍一忍,不美觀反正自己看不見;但帽檐下垂,遮住雙眼,看不見前面的路,才真正要命。過譽(yù)如小頭戴大帽,一定會遮蔽雙眼。
【第56句】:【佛心禪語】比丘問佛陀:“佛,怎樣才能控制情緒,遇事不生氣呢?”佛陀:“深信因果,則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無迷則無嗔。生氣,就好像自己喝毒藥而指望別人痛苦。”
【第57句】:【一日一禪文案集錦】有些人頭腦中只有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所以問題永遠(yuǎn)存在,這是抱怨者;有些人能夠看到問題,并同時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這是管理者;有些人在問題出來之前就把問題消滅掉了,這是智慧者;有些人沒有問題,卻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堆問題,這是庸人自擾。
【第58句】:【放下感情的禪語】我們是活給自己看的,別把人生活成一場急急忙忙的追趕,到頭來收獲了一場身心俱疲。時光悠然,其實是對人生的提醒,學(xué)會讓心態(tài)慢下來,倦態(tài)歸來,莫忘當(dāng)初心地的初衷,路在腳下,量自己的力量,活自己的命,過今天的日子!
【第59句】:日常社交中,我們有時難免遇到自己不能接納的人,而且常常會采取避而遠(yuǎn)之的態(tài)度。孰不知,有善巧智慧的人,卻以德報怨,以善緣消舊惡。他們懂得,越是厭惡、嗔恨、嫌棄、排斥、不喜歡的人,越是生命的貴客,越要以誠相待。因為,嗔恨只能自傷,包容才能寬廣。
【第60句】:同事——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身處苦難娑婆,應(yīng)須自我凈化身心,以身作則,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個人,并鼓勵眾人一起力行菩薩道。
【第61句】:【禪文案】人生有很多驛站,只要內(nèi)心是安靜的,無論是站在紅塵外,靜賞繁華,還是在塵世煙火中,百味嘗盡,都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塵世間的一切,來了開懷擁抱,走了揮手作別,只要心中有愛,看一場煙花的絢爛,或守一段細(xì)水長流的平淡,皆是美好。心懷感恩,讓人生多一些暖色,每一個有愛的日子都是幸福。
【第62句】:【經(jīng)典禪語】人生恰如遠(yuǎn)行,何苦自找辛苦,客觀一點,超脫幾分,不要把生活活成一場活該的痛苦,淡化那些自以為是的自我針對,更要冷靜地去處理那些頭腦發(fā)熱的自我猜疑,更要客觀地對待那些自己制造的麻煩,那些針尖對麥芒的敏感,更是憑空增添自己無事生非的苦惱。
【第63句】:【佛心禪語】自己信任的真正密友,大多不會主動地、故意地傷害自己。但是,因為他也有他信任的其他密友,他的無心之失或者他們摯友間的真誠,就有可能將你的秘密透露出去。我們不應(yīng)該總是將泄密的罪過加在他人的頭上,如果沒有自己之前的宣說,怎么會有后面自己的秘密不脛而走、盡人皆知呢。
【第64句】:【禪心佛語】那些塵埃,顆粒極小、極輕。起初,我們?nèi)徊挥X它們的存在,比如一絲貪婪、一些自私、一點懶惰,幾分嫉妒、幾縷怨恨、幾次欺騙。這些不太可愛的意念,像細(xì)微的塵灰,悄無聲息地落在我們心靈的邊角,而大多數(shù)的人并沒注意,沒去及時地清掃,結(jié)果越積越厚,直到有一天完全占滿了內(nèi)心,再也找不到自我。
【第65句】:【禪心佛語】機(jī)關(guān)算盡賺來廣廈千幢,不過眠一席之地,耗心竭智爭得鐘鳴鼎食,無非食一日三餐。不要忙個不停,每天應(yīng)該有些閑暇面對自己,了解自己,學(xué)會和自己相處,才是人生的大事。無謂的忙碌是對寶貴人生最大的浪費(fèi)。
【第66句】:【佛心禪語】走在人世間,沒必要把仇恨指向別人,因為別人無罪;也不要把后悔留給自己,因為自己無辜;更不要把成見留給世界,因為世事無常。歲月的長河中,人的命運(yùn)看似變化莫測,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為明天埋下了伏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們隨手撒下的種子,最終結(jié)出屬于自己的果實。
【第6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內(nèi)心厚重,就在于它和生活和社會的距離,讓心靜下來,撫平這塵世的浮躁,別讓煩惱遮住眼睛,別讓固執(zhí)擋住方向,生活的質(zhì)量也就在于你的處世是不是親和,你的心地是不是平緩,這不是生活的經(jīng)驗,這是超越煩惱創(chuàng)造生活的客觀,正確的心理作用,對生命方向所起到的積極力量。
【第68句】:給幼兒園孩子留作業(yè)無異于給他們刀子,這把刀子不僅會殺害童真,而且會殺害孩子的未來。假如每個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認(rèn)識到這一點還敢給孩子留作業(yè)嗎?假如一定要留,我建議老師給每個孩子留一朵小紅花,讓他們戴著小紅花去追蝴蝶。這樣,孩子長大后,他們的心中就會有一個永久的蝴蝶夢。
【第69句】:淡泊以清心,日日是好日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學(xué)佛,必須要深入經(jīng)藏,才能智慧如海。你不深入經(jīng)藏,智慧不會如海。不深入經(jīng)藏,什么如海呢?你的煩惱如海,你的執(zhí)著如海,你的邪見如海,所以讀誦大乘經(jīng)典,是非常重要的。
【第71句】:世上有無數(shù)的人在等待別人的寬恕。寬恕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寬恕者,還有和他們一樣多的人可以得到好處--就是那些寬恕他們的人。寬恕是一座讓我們遠(yuǎn)離痛苦、心碎、絕望、憤怒和傷害的橋。在橋的那一端,平靜、喜悅、祥和正等著迎接我們。
【第72句】:做人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內(nèi)涵包括知、情、意。知是知覺、知識、智慧;情是情感、情緒、情操;意是意念、意識、意愿。自卑是人心靈上的一把鎖,鎖住了人生的勇敢,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睛,不敢冒險。
【第73句】:【禪語人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一切有為法的虛幻當(dāng)中跳出來,能夠在喜怒哀樂面前,應(yīng)付得過去,排解得開,不生心,不動念,那才是真正的自在,那才是我們做功夫所要達(dá)到的境界和目標(biāo)。
【第74句】:【禪心佛語】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漢傳佛教信眾,考察其日常修學(xué),大多徘徊在佛法外圍。究其本質(zhì),皆是未深入經(jīng)典所致。修行,一定要多聞熏習(xí),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對于正信的佛弟子而言,一定要深入的了解佛法的修行次第,了解難行道與易行道的關(guān)系。若不了解難行道,很難深信易行道。無法深信易行道,難以生念佛心。
【第75句】:【佛心禪語】在這個世界上,成就的機(jī)會最高的是人類,墮落的可能性最大的也是人類;對社會奉獻(xiàn)最大的是人類,對社會破壞最強(qiáng)的也是人類;對眾生利益最大的是人類,對眾生傷害最慘的也是人類。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心。心善人便善,心惡人便惡;心正人便正,心邪人便邪。人類既偉大,又可怕。
【第76句】:【心靈禪語】人生,沒有永遠(yuǎn)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
【第77句】:【國學(xué)經(jīng)典《論語》】“君子不器”。孔子認(rèn)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yīng)“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wèi)靈公》)也就是說,君子應(yīng)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dá)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子。
【第78句】:【禪心佛語】生活如一杯白開水,放點鹽它是咸的,加點糖它是甜的。生活的質(zhì)量靠心情去調(diào)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顆水晶球,晶瑩閃爍,忠于生命的人總是將五顏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個角落,讓生活蓬勃生動,流光溢彩。快樂固然開懷,不快樂時也要開懷,經(jīng)常生機(jī)勃勃,快樂就會成為一種習(xí)慣。
【第79句】:心無主宰則虛空無物,也找不到真正的安樂與滿足。要認(rèn)清心,必須認(rèn)識“心”與“相”的邏輯關(guān)系。古人造會意字,“心”上有“相”便為“想”。而我們每天千絲萬縷的動念,都是“想”,并不是我們的本心。
【第80句】:【禪心佛語】石觀音寺在當(dāng)代的中興,也定要在這樣一個物質(zhì)至上、紅塵滾滾的時代,追隨觀世音菩薩“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度之”的磅礴智慧,從匡正時弊、匡扶人心入手,給眾生帶去佛門海潮之音一般的蓬勃、清涼與正能量。
【第81句】:每個人都會有技不如人、寄人籬下的時候。不要自慚,也不必自卑,我們都是凡人,夾雜在人流中,過的是平凡的生活。當(dāng)被別人忽略、笑話、非議、陷害的時候,要學(xué)會把握自己的節(jié)奏,只要內(nèi)心不亂,外界就很難改變你什么。不要艷羨他人,誰都有苦痛;不要輸?shù)糇约海褡鞅纫磺卸紡?qiáng)。
【第82句】:【心靈禪語】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生活里,能夠給我們歡樂的,也同時可以給我們痛苦;財富可以給我們享受,但它也會帶來苦惱;成功使你快樂,但是失敗之后的痛苦,將變得更加強(qiáng)烈而讓人難以忍受。所以,看淡成敗得失,看破榮辱沉浮,也就沒有什么煩惱和痛苦了,如是平淡,如是平凡。
【第83句】:【禪心佛語】人,小時候簡單,長大了復(fù)雜;窮的時候簡單,富有了復(fù)雜;落魄時簡單,得勢了復(fù)雜;君子簡單,小人復(fù)雜;看自己簡單,看別人復(fù)雜。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人心很復(fù)雜。人,一復(fù)雜就痛苦;人,一簡單就快樂。簡單是禪,簡在心境。
【第84句】: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開心快樂的事,也是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當(dāng)你換一種思想,你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第85句】:人生的幸福和煩惱是等量的,就看你如何感受。就像在沙漠里發(fā)現(xiàn)的半瓶水,如果你說:“太好了,還有半瓶水。”你感受到的是幸福。如果你說:“真糟糕,只剩下半瓶了”。你感受到的是煩惱。老天給予每個人同樣多的幸福,就看我們能感受到多少。如果你有著一顆知足、包容的心,你就會一直被幸福所包圍。
【第86句】:【禪心佛語】待人要厚道,讓善念、寬懷相伴左右。行路窄處,留一步與他人,方便他人,就是成全自己。你在觀望風(fēng)景時,亦會成為別人眼中美麗的風(fēng)景,不妨自信些,簡單些,灑脫些。
【第87句】:【經(jīng)典佛語】“念頭”的意思就是,想太多——是、不是、我不知道,這就制造了情緒。“是”制造了貪欲;“不是”制造了瞋恨;“我不知道”制造了愚癡。這三個就是一切情緒的根本。
【第88句】:【禪語人生】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因其深。如果井水混濁,淺井也望不到底。一口井,一眼見底,不一定因其淺。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見底。
【第89句】:一個人如果驕慢,一定會受人群排擠。因為自我驕慢的人,處處想與人一較高低,即會產(chǎn)生排除別人的心理;表現(xiàn)在日常的行為上,當(dāng)然也會成為別人所排擠的對象。
【第90句】:【經(jīng)典佛語】痛而不言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品質(zhì),人生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傷痛,甚至撕心裂肺也未必詮釋,似水流年,灼痛終究沉淀為一種經(jīng)歷,累累傷痕也是人生賦予的禮物,不如用微笑覆蓋傷痛,用輕嘆回應(yīng)無情,用善念回贈謊言,讓時間闡述真?zhèn)危檬州p輕拭去眼角的殘淚,用平靜的心淡出,用善意的微笑謝幕....
【第91句】:我們用辛勤跋涉的腳步,丈量著現(xiàn)實到未來的距離。未來在哪里?它只是我們心路的一段歷程,只是支撐我們行走的一種精神。你的內(nèi)心有多堅強(qiáng),你的情感有多堅韌,你就能從骨髓里感覺到,你的未來有多遠(yuǎn)。我們只有拓寬心胸,開闊心域,澄明心境,淡泊心志,才能在通向未來的路上走得輕松些,走得更遠(yuǎn)些。
【第92句】:星云大師說,他一生遭到無數(shù)誤解,他看報,別人說:和尚也看報?他寫字,別人驚訝:和尚也用鋼筆?他看時間,別人不滿:和尚也帶手表?他去講法,剛剛從車上下來,就聽見人群驚訝聲:和尚居然坐汽車?星云大師不得不說話,他說:拜托,我要走著來,一個星期也走不到。所謂人生,就是誤解途中的堅忍。
【第93句】:【禪心佛語】佛教認(rèn)為,每個人都存在前生后世,今生所感受的苦樂,一部分取決于前世的業(yè),還有一部分取決于今生的行為。如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對眼前的得失就會看得比較開,不會給自己增加無謂的壓力。
【第94句】:【禪心佛語】人無所舍,必?zé)o所成。心無所依,必?zé)o所獲。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還須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棄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溫暖的還是自己。心中有岸,才會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
【第95句】:【佛心禪語】教授就把握時機(jī)告訴兒子說:“待人謙遜、禮貌是我的水準(zhǔn);眼光勢利、無禮是小販的水準(zhǔn)。我不能因為一個粗魯?shù)娜藳]水準(zhǔn),而降低甚至破壞了自己的水準(zhǔn)。再者,我們還應(yīng)該禮待小人,不然的話剛才就會和那人大吵起來,可能結(jié)果會很糟糕。”
【第96句】:【禪心佛語】為了你的事業(yè)更輝煌,為了你的人生更完美,請你多一分自知之明,少一分自作聰明;多一分自我反省,少一分自我欣賞;多一分謙虛謹(jǐn)慎,少一分夜郎自大;多一分自糾自查,少一分自吹自擂。
【第97句】:菩薩游化人間:“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為償多劫愿,浩蕩赴前程。”菩薩游戲人間,自無始以來,終至無邊際;與眾生廣結(jié)一分善因得度之情緣,在六道中鍥而不舍,直至證真入道。
【第98句】:【佛心禪語】縱觀古今,時間在不停的流逝,人在周而復(fù)始的生活。人世間皆在上演著繁華與沉寂,愛恨與離別,生與死的戲碼。相同的場景,不同的人一代又一代在重復(fù)演繹。試問,人為何活?好多人,對于這個問題都沒有深入的思考。
【第99句】:知足,絕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不求進(jìn)取而消極的意思,而是告訴我們不要馳逐于色聲等五欲,不要玩物喪志,而要省欲除奢,儉以養(yǎng)廉。這樣的人才會有作為,才能對人類社會有大的貢獻(xiàn)。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