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慣)形容學識淵博,什么都知道。 也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第2句】:【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指在飲食上寧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貪多。 也作“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
【第3句】:【放著河水不洗船】釋義:比喻有條件不去利用。例句:五娘嘴頭子雖利害,倒也沒什么心,前日我和他嚷了,第二日爹到家,就和我說好話,說爹在他身邊偏的多,就是別的娘多讓我幾分,你凡事旦有個不瞞我,我放著河水不洗船,好做惡人?
【第4句】:孤兒院里的孩子一窮小子
【第5句】:【一字入公門,千牛不能拔】(諺)公門:衙門。指訴訟狀一經遞入衙門,一字也不能更改。告誡人們寫訴訟狀應特別謹慎。
【第6句】:【請神請到鬼】(慣)比喻本想請人幫忙,結果請來了壞人。
【第7句】:老鼠爬冰凌——又尖(奸)叉滑
【第8句】:【屋漏又遭連夜雨】倒霉的事碰到一起了。明代《古今小 說》:“舟中一應行李,盡被劫去,光剩個身子。正是:屋漏更 遭連夜雨,船遲又被打頭風。”
【第9句】:【道路不平有人踩】(諺)道路不平坦,自有人會把它踩平。比喻遇列不公平的事情,自有人抱打不平,上前干預。
【第10句】:【大路不走草成窩】做事不能中斷,不能荒廢。或說:老路 不走生青苔。歌劇《劉三姐》:“山歌不唱憂愁多,大路不走 草成窩,鋼刀不磨生黃銹,胸膛不挺背要駝。”
【第11句】:【金剛鉆小,能鉆瓷器】釋義:比喻人雖年輕或沒有名氣,卻很有本領。例句:金剛鉆小,能鉆瓷器。我聽說那岳元帥十三歲在內黃歲武考,獨占鰲頭。
【第12句】:牛耕田馬吃谷———個受累,—個享福
【第13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
【第14句】:【麥糠底下走水】(慣)麥糠底下流水,表面上看不出來。比喻暗中行事。
【第15句】:扁擔無釘——兩頭失塌;兩頭滑脫;兩頭耍滑
【第16句】:【千尺有頭,百尺有尾】(諺)繩索再長,總是有頭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開頭也有結尾。也比喻做事得順著次序,有頭有尾,不可亂套。
【第17句】:爺爺見我有些學過的知識忘記了,說:“你真是把知識當車子,從左耳開進去,又從右耳開出來。”(廣西·容縣)
【第18句】:賣門神掉江里——人財兩空
【第19句】:半江中蓋房子——從何做起
【第20句】:【打牙祭】(慣)原指逢月初、月中吃一頓有葷菜的飯,現指偶爾吃一頓豐盛的飯菜,改善生活。
【第21句】:【辦酒容易請客難,請客容易款客難】(諺)指請客比辦酒難,招待得好比請來客人難。
【第22句】:【林子大了,什么鳥兒沒有】情況復雜,什么人都有。浩然 《艷陽天》:“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能一般齊哪,林子大了,什 么鳥兒沒有?這種人總歸是一個半個,成不了大氣候,您別 往心上放就是了。”
【第23句】:【 秋風掃落葉】形容來勢迅猛,迅速掃除。張孟良《兒女風 塵記》:“救濟院的傳染病還在流行,孩子們像秋風掃落葉一 樣接連著死去。”
【第24句】:【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見“大簍灑油,滿地撿芝麻”。
【第25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諺)要想求得生平的富裕貴顯,就得下苦功夫。指努力拼搏,可求得富貴享樂。 也作欲求生快活,須下死工夫。 欲求生受用,須下死工夫。
【第26句】:【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釋義:形容大海美麗富饒。例句:“對,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饒。俗話說:‘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接著紀洪濤又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怎么看水紋,辨流向,避暗礁,識魚群。
【第27句】:【不識風云事,休在山里行】(諺)風云事:風云無常的天氣變化。指山中風云變幻不定,摸不準天氣變化的規律,就不要在山中行走。比喻社會人事復雜多變,沒有適應能力就難在其中周旋。
【第28句】:【有上稍,沒下稍】(慣)指有好的開頭,沒有好的結果。
【第29句】:【開天辟地頭一遭兒】(慣)指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過。 也作“開天辟地第一次”。
【第30句】:【東葫蘆爬西架】(慣)長在東邊的葫蘆卻爬上了搭在西邊的瓜架上。 比喻事情奇怪,不合情理。
【第31句】:【喝了牛皮散,神仙也不管】釋義:牛皮散:北京人稱燒酒。酒喝多了,膽量大,誰也不怕。例句:有道是:“喝了牛皮散,神仙也不管。”烏世保借酒傾訴一番,那車把式就借酒大罵起來,聲稱他要見徐煥章敢抽他鞭子,碰上谷佐領,準罵他祖宗。
【第32句】:閻王爺講故事——鬼話連篇
【第33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古代有開天辟地 的傳說。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 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他們是中國古代的部落首領或帝 王。此句意為:從古到今。李準《老兵新傳》:“說得遠一些, 恐怕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這地方還沒長過莊稼。”
【第34句】:【田舍翁亦當積三斛麥】(諺)田舍翁:莊稼漢。斛(h0):舊量器,容量為五斗。就連普通的農夫也應積存一定數量的麥子。指人人都應有點積蓄,以備急需。
【第35句】:鄰居于大叔今年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一次他買了二十元的有獎儲蓄券,中獎得了一臺電視機。村里都說:“咳,這真是餑餑偏往肉湯里滾哪!”(山東·棲霞)
【第36句】:【心則不競,何憚于病】(諺)竟:強。憚: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強健;自身強健,還怕什么病。指自我堅強,就不懼外患。
【第37句】:對著鏡子做戲——咋好看昨比畫
【第38句】:【大暑在七,大寒在一】釋義:最熱天在七月,最冷天在正月。例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補更小事,何乃成災?原其所以,正月之時,天甫凄栗,里語:“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謂正月也。
【第39句】:茶館里擺龍門陣——想起什么說什么
【第40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見“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第41句】:【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釋義:淬火: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入冷卻劑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剛強更加剛強。例句:你別看日子不多,他長的出息可真不少!這條硬漢子,一進入革命隊伍的行列,真好似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
【第42句】:【看不見,摸不著】(慣)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第43句】:【萬綠叢中一點紅】指襯托得好。清代《兒女英雄傳》:“那 莊門外本有無數的大樹,此時正是濃蔭滿地、綠葉團云的時 候,遠遠的望著,那萬綠叢中一點紅,便有個更新氣象。”
【第44句】:【豆芽菜長不成大樹】釋義:諷刺人沒有出息,不成材。例句:趕明日叫那幫害人精都給轟去……呔,那小子還一勁窮倒騰,我看呀一“豆芽菜長不成大樹”。
【第45句】:【官大一級壓死人】以行政手段強迫命令。西戎《糾紛》: “愛怎么就怎么吧,官大壓死人,你是咱二小隊的隊長,叫住 司法科馬上就卷被子走,姓張的不說二話。”
【第46句】:【點起一盞燈,亮了一屋人】(諺)在黑夜里點起一盞燈來,就能使滿屋子的人都見到光亮。比喻一人傳播真理,能使眾人心明眼亮。
【第47句】:【 老和尚瞧嫁妝,下輩子見】指沒有用,沒有可能,沒有希 望。老舍《趙子曰》:“照你現在這樣無精打采的,半死不活 的,而想去謀事,那叫老和尚看嫁妝,下輩子見吧!”
【第48句】:【甘蔗不能兩頭甜】(諺)甘蔗: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制糖原料。甘蔗只有接近根部的地方甜,沒有兩頭都甜的。比喻美事只能占一頭,不能兩頭都占。 也作“甘蔗沒有兩頭甜”。
【第49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50句】:【物聚于所好】(諺)好:愛好,偏愛。東西往往聚集在對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們總會聚合到所偏愛的東西那里。
【第51句】:【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儉而儉】(諺)富人不用去學奢侈,自然就奢侈了;窮人不用去學節儉,自然就節儉了。指經濟條件對人的行為習慣起著制約與支配作用。 也作“貧不學儉,而儉自來;富不學奢,而奢自至”。
【第52句】:【當地不當路,買地不買河】(諺)當(dang):典賣。賣地時不能連路一起賣掉,買地時不能連河一起買回。指凡事都有個限制,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觀意愿行事。
【第53句】:老鼠鉆進牙科房——咬牙吃(切)齒
【第54句】:【燈月之下看佳人,更比白日勝十倍】(諺)佳人:美人。在燈光或月光下看佳人,會覺得更加嫵媚。指美人在朦朧的光照下會顯得格外美麗。 也作燈前和月下,最好看佳人。 燈下新婦,分外好看。
【第55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有情感,不能無動于衷。諶容 《心》:“承認這一點,對宋小慶來說,也是很痛苦的。人非草 木,豈能無情?”
【第56句】:牛耕田狗看門——各守本分
【第57句】:【撒迷魂藥】(慣)迷魂藥:迷信指能迷失人本性的藥物。比喻用花言巧語迷惑人。
【第58句】:【 打入十八層地獄】佛教認為人死后要下地獄受罪。指受 重罰。相關的:打入冷官。姚雪垠《李自成》:“要是真有地 獄,哼,他死后就該打入十八層地獄!”
【第59句】:【人民大會堂】你知道“人民大會堂”的名稱的來歷嗎?1959年初秋,人民大會堂落成時,尚未正式命名,人們稱它為萬人禮堂。一天,周恩來總理和茅以升等專家一起視察這座壯麗的大廈。周恩來對大家說:“咱們給萬人禮堂起個什么名字好呢?”茅以升在紙上寫了“人民大會堂”幾個字,周恩來看后高興地說:“‘人民大會堂’,這個名字起得好!”就這樣,“萬人禮堂”被定名為“人民大會堂”,真是名副其實。新中國建立后,人民當家作主了,凡涉及政府機關和為人民服務的部門,都習慣冠以“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人民鐵路、人民郵電、人民銀行等。但地名和建筑物很少有冠以人民二字的,只有兩處,一是人民大會堂,一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由此可見,“人民大會堂”這個名字是創意,絕非抄襲。
【第60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濟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境都一樣貧窮。
【第61句】:【六十年風水輪流轉】情況會有變化,會碰到好運氣。王安 憶《文革軼事》:“他們又大多有著通達的世界觀,認為六十 年風水輪流轉,別看張思葉家現在倒霉,說不定日后會有崛 起的一天。”
【第62句】:【蝸牛怕出殼】害怕,不敢出頭。《解放區短篇小說選》: “我說你們這些人,可真是蝸牛怕出殼,開會的時候,我打著 鑼,嗓子都喊啞啦,你們咋都不去哩?”
【第63句】:買好帽子等頭大——準備過早
【第64句】:【十家鍋灶九不同】釋義:比喻人的思想各不相同。例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鍋灶九不同。
【第65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66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67句】:【人老骨頭硬】(慣)1指人老。 2指人雖然老了,卻精力充沛,勁頭十足。
【第68句】:灶王爺栽跟頭——砸鍋
【第69句】:黃金要從沙子里淘,駿馬要從馬群里找。
【第70句】:【隔年的皇歷看不得】釋義:皇歷:陰歷歷書。它的節氣不是固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個樣子,隔年不適用。借指不能按老規矩辦事。例句:“……可后來往深里一尋思,就覺得咱思想老了,跟不上趟了。老黃歷翻不得噦!……”
【第71句】:【麻布袋上面繡不得花】(諺)粗糙的麻布袋上面無法繡花。比喻基礎太差、秉性粗疏的人,無法培養提高。
【第72句】:【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諺)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埋葬處。人生在世,有酒應當醉飲,須知死后連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當及時行樂。
【第73句】:【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諺)是甜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酸的;是酸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甜的。指是好是壞,不是憑嘴說的,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質決定的。
【第74句】:【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諺)貫:舊時錢制,用繩子穿上,每一千為一貫。指縱然擁有萬貫家財,也不如有個能頂門立戶的硬漢子。
【第75句】:【打春】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據傳,自從神農氏嘗百草分五谷,開始了農業,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視,到周朝的時候,把務農的事提到朝議上,一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要舉行迎春儀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員來到郊外,聚集鄉民,設上供桌,燒香磕頭,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把這土牛稱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后來出現了打紙牛,用紙糊條牛,里面裝著五谷,就把這紙牛叫春牛,仍舊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紙牛,牛倒了,紙爛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豐登。后來,據說一個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貶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眾舉行迎春儀式,鞭打紙牛,覺得可笑,提筆寫了《春牛榜子》詩半首:“不得職田譏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種可笑的事了,真心地關心起農事來。來年他把迎春儀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紙牛,搬來了犁子,拉來了黃牛,立春時刻到來時,他迎天扯了個大響鞭,牛走了,犁動了,春耕開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擁護。他回到衙里,有了詩興,提起筆來,在上年寫的《春牛榜子》下邊又添了兩句:“歲首常思盤中餐,脆鞭一響打出春。” 就從這兒開始,人們把立春那天叫“打春”。雖然現在不再舉行迎春儀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第76句】:蘿卜地里栽大蔥——想冒頂
【第77句】:【廬山真面目原】為蘇軾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 在此山中。”借指真實情況。海外劉宜良《江南小語》:“凡到 華盛頓的旅客,少不了到白宮光顧一番,借睹‘廬山真面 目’。”
【第78句】:【打雁一生,倒老反被大雁啄瞎了眼】釋義:比喻在某一方面有經驗、自負,卻恰恰在這一方面摔了跟頭或吃了虧。例句:周祖鎏兩眼望天,自罵自嘆道:“祖鎏啊!你打雁一生,倒老反被大雁啄瞎了眼吶!嗬,嗬,嗬!”
【第79句】:【舌頭底下壓殺人】(諺)舌頭能把人壓死。指舌頭能搬弄是非,無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撥離間,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頭片子壓死人。 舌頭根子下能壓死人。
【第80句】:鏡子里的影子——空虛
【第81句】:【菩薩腳下開鋪——伴神享福】(歇)菩薩:泛指佛和某些神。比喻借助別人得到某種好處。
【第82句】:【耗子見了貓】見“老鼠兒見了貓”。
【第83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釋義:不自量力,反而傷害了自己。例句:“你說怪不怪?決算表都填了,又翻攤!”“從來都沒聽說過這樣踩假水的。”“他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84句】:一天,我只顧玩耍,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寫。媽媽批評我說:“和尚念經,郎中治病。你是學生,不好好學習干什么?”(河南·許昌)
【第85句】:【死逼上梁山】釋義:梁山:在今山東省東平湖西,梁山縣南,附近地區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為起義軍的根據地。比喻被逼無奈才做某種事情。例句:他佯裝不滿地說,“唉,我才不愿意去前線冒險哪。只是軍令不可違,死逼上梁山!此行別說什么名利雙收,別送上這條命就算燒高香了。”
【第86句】:【命里有,終須有;命里無,枉生受】(諺)舊時迷信認為,人生來就被天命注定了。命里該當有的,終究會給你送來;命里不該有的,強求也沒用。 也作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沒強求。 命里有,送到手;命里沒有莫強求。
【第87句】:“大毛”常偷偷摸摸,誰知他的兒子才十來歲,手腳也不干凈了。鄰居們說:“這真是啥山照啥影,啥葫蘆出啥種;老鼠溜屋檐,輩輩往下傳哩!”(河南·新野)
【第88句】:【聽傳言,失江山】(諺)傳言: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江山:國家大業。指輕信流言蜚語,會失掉江山。多泛指輕易相信傳言,必定會誤大事。 也作聽傳言,失落江山。 聽信閑言,失落江山。
【第89句】:大熱天穿皮襖——不是時候
【第90句】:【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霜】求人難,要看人家臉 色。明代《警世通言》:“吃飯已畢,并不提起昔日交往,亦不 問及家常之事。施還忍不住了,只得微露其意。桂遷低眉 搖手,嘿然不答。正是: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 霜。”
【第91句】:【擠破了門】(慣)形容人來得非常多。 也作“擠破了門框”。
【第92句】:【一打三分低】(諺)只要先動手打人,就輸了三分理。指動手打人是輸理的行為。
【第93句】:【握手】“握手”是一種禮節,表示親近或友好。這種禮節已流行全世界,這么普及的禮節,是怎樣形成的呢?握手的產生可追溯到人類還在刀耕火種的原始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如果遇見陌生人,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并伸出手掌,讓對方撫摸手心,表示沒有藏著什么武器。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下來,并演變成在分別、會晤或有所囑托時以表示親近。看來,握手與碰杯一樣,都是從釋疑到友好。
【第94句】:我們家干的是白鐵活,一個集就能賣一百多元。一位朋友見了爸爸說:“你早就發了吧?”爸爸說:“你是光看見了這會兒,沒看見買鐵皮那會兒。我們這是老鼠給貓攢著呢!”(山東·無棣)
【第95句】:【受人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96句】:桌子光剩四條腿——失面子
【第97句】:妹妹這一段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剛一表揚她,她就驕傲起來。叔叔對她說:“不踏實的人,猶如水上的浮萍;貪虛榮的人,猶如曇花一現。你剛有點進步,可不能驕傲啊!”(河南·鄭州)
【第98句】:【上刀山,下火海】釋義:比喻奮不顧身,進入危險境地。“下火海”又作“跳火海”。例句:蝦仔痛心地說:“我有錯,我有罪,要改正錯誤,戴罪立功,只要用得著我,上刀山,下火海,我蝦仔都敢去+。”
【第99句】:有錢難買老來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