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抗洪救災的解放軍故事一百字
1998年夏那場令人難忘的抗洪搶險中,英雄戰士李向群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顧,以其20年的短暫生命和22個月的短暫軍齡,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贊歌,被譽為“新時期的英雄戰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廣州軍區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戰士。
他家雖有百萬家產,但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選擇參軍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長為合格戰士、優秀士兵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戰斗中,李向群主動報名參加部隊的搶險突擊隊,他帶病頑強拼搏,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被送進醫院搶救醒來后,又拔掉輸液的針管上堤戰斗,終因勞累過度壯烈犧牲。
為了表達對烈士的深切懷念,災區3萬群眾自發地趕來參加烈士的追悼會,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樹碑立傳。
中央軍委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光榮稱號。
(望采納,謝謝)
98年抗洪中解放軍感人事跡
李向群,98洪水時堅持抗戰,發燒42度不下前線,死后其父代子上陣,替兒子交上最后一筆黨費! 熱血青春 意氣男兒 永恒的青春:李向群 2005年10月12日 00:04:04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于海南省瓊山市東山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李向群的家庭經歷了由窮到富的變遷,他不忘報國,追求崇高的理想。
1996年12月,他棄商從戎。
在部隊里,李向群不斷以軍隊的要求,改變著自己“小老板”的一些思想。
剛入伍時,他不舍得理發,但在排長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處。
此外,他剛入伍時,有一些哥們兒義氣,見到連首長不是先敬禮,而是先敬煙。
他敢想敢干,好提意見,曾經提議民主投票選舉班長,讓大家說了算。
對于這些,連隊干部總是和風細雨地加以引導,使他明白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部隊提倡士兵不吸煙、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兩包煙,因此他戒了煙,而且生活十分節儉。
為了彌補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學習,報名補習班,制作剪報,并且肯動腦子鉆研知識。
他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發明了許多“鬼點子”,提高了訓練質量。
李向群就這樣從一名特區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個熱心的人。
戰友的家庭和個人情況,他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戰友生日,他不是搞個足球賽,就是來個燭光晚會,讓戰友樂呵樂呵;戰友病了,他背著上衛生隊,送飯送水。
他長期背幾個孩子過河上學,風雨不間斷,并且幫失學孩子墊付學費。
李向群對家人也是細心周到,他當兵20個月,只回過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記自己,用子彈殼擺成“天天想爸媽”5個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愛寫詩,偷偷地把自己對家的思念寫在詩里。
1998年,南方水災。
8月7日,李向群提前結束探親假,隨部隊奔赴湖北參加抗洪搶險。
第一次搶險他就十分賣力,是全營扛包最多的一個人。
在險情面前,他不顧危險,親自扎猛子查堵滲水洞。
8月14日,他在荊江大堤上光榮地入了黨。
當晚,他興奮地睡不著覺,在日記上寫道:為了戰勝洪魔,我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參加搶險。
連續奮戰14個小時后,他開始感到頭昏發熱,瞞著別人偷偷吃了幾片感冒藥。
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發燒40℃,被強行送進了衛生隊。
8月19日,險情又一次出現,李向群拔掉針頭,奔上大堤。
頭痛得厲害,他就找了根帶子纏在頭上減輕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現,李向群見部隊緊急出動,躲過值班衛生員,偷乘兄弟連隊的卡車趕到現場運沙包,并再次昏倒。
隨后,他睜開眼睛,掙扎著爬起來,又加入了筑堤行列,最后口吐鮮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極度勞累,離開了人世。
回
團結就是力量 唱后的感想
團結是一群人因為共同的志向而聚在了一起,而凝成的一種精神,無形中散發出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驚天動地,沒有什么可以阻擋這股力量,眾志成城,戰無不勝
贊美志愿者的贊美詞,不用太煽情。
樸實一點
后羿,你不愧是人類的英雄
你用自己高超的箭術,射去了九個太陽,射死了河興風作浪的怪獸,讓人們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古人感謝你,現代的人敬佩你,你是一位多么偉大的人
一位多么有愛心的人
一位多么勇敢的人
我佩服你
你的形象已銘刻在我的心中。
你讓我想起了許多像你那樣的英雄。
抓小偷的警察,抗洪搶險的英雄。
我想你是炎黃子孫的驕傲,你的精神就像黃河一樣,世世代代流淌在中華兒女的的血脈里。
后羿,在你面前,我又是多么渺小。
我膽小怕辛苦,學習不努力。
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走路上學也喊累,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
記得有一次,我不會做一道數學難題,媽媽坐下來教我,我聽了一遍,不明白,就發起脾氣來,把本子一扔就不做了,氣得媽媽直瞪眼。
后羿,你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我會永遠記住您,我還要學習你的精神,讓自己變得勇敢起來。
簡短的紅色故事
一個銅盆的故事 在行軍途中,我們到了一個叫富民縣的一個村子,村里有個土豪非常有錢。
在打土豪時,我們拿了一些東西。
其中就有個銅盆。
這個盆子非常好看,有兩個提耳,很厚實。
回來后,我請求連長和指導員把盆子分給我,后來這盆子起了大作用呢
我拿回來后,我們班就拿它煮飯、燒水、炒菜,開會時還當鼓來敲。
還有一個作用,你們想不到的,就是燙虱子。
我們只有一身衣服,每天穿著,天晴下雨都穿,衣服干了濕,濕了干,晚上翻開衣服,一伸手就能捉到好幾個虱子。
所以晚上大伙就用銅盆燒水,把水燒得滾燙的,然后把衣服攤在地上,潑水上去燙。
我們用完后,其他班的戰士就來跟我們借,也去燙虱子。
銅盆作用很大,慢慢的,戰士們對它產生了感情。
在長征路上,我一直帶著它,直到出了甘肅,有一次行軍時跑得特別快,掛在背包上的銅盆不知道在哪弄丟了,后來發現后,大家都哭了。
互相推讓一口青稞面 到阿壩后,缺少糧食,沒辦法,上面下命令,以班為單位,帶上銀元出去找。
頭一天我們出去找,什么也沒找到。
第二天,我來到一個村莊,村里房子倒是蠻多,但卻找不到糧食。
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飽啊
中午的時候,我到一個房子里,發現角落有一堆青稞麥子,我抓了一把,捻了捻,我非常高興,又打又捶,直到天黑,我弄到了20多斤麥子。
我背回去,大伙一起用鍋炒。
那個晚上我們高興壞了,我們還是連隊里第一個弄到糧食的。
但很快糧食就吃得差不多了。
大家舍不得,開始吃自己的皮帶,坐在火邊,一邊烤一邊吃,后來皮帶也很快吃完了。
一天晚上,大家都沒吃東西。
剩下最后一把青稞面,我捧到這個面前,這個搖搖頭,捧到那個面前,那個也不要。
我知道,大家都很餓,但都不肯吃。
最后推來推去,把青稞面潑到地上,大家都很難過,為了不浪費,我們把地上的青稞面一粒粒揀起來吃掉了。
挨了政委一棍子 出草地后,我掉隊了。
那時師長張振坤騎著馬,親自帶著收容隊,收容掉隊同志。
他一眼認出了我,問我:“小伙子,你怎么掉隊了
平時你精神不是蠻好嗎
”我告訴師長,糧食吃完了,實在走不動了。
他聽了后,很久沒說話,他讓我把槍放到他的馬背上,讓我上馬。
可我怎么能讓師長走路呢
我堅決不肯,于是他說,前面有個森林,到了那后,我們把馬、騾子全殺掉,煮著吃,你可一定要來啊
然后他就走了。
師長剛走,來了個政委。
他一見我那副模樣,立刻就火了:“你怎么搞的
”“我實在走不動了,我不走了。
”一聽這話,政委火冒三丈,拿著棍子朝我背上狠狠打了一棍。
怕被再打,我只好低著頭繼續往前走,但我心里真是委屈,我邊走邊哭,可想想前方有牛肉吃,我又強打精神振作起來,一口氣走了10里路。
一到目的地,發現牛早殺好了,我分了小半碗牛肉。
后來想來,我真的感謝政委那一棍子,他當時是為我好,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多救一個人出去。
伍衡陽,湖南省石門縣人。
1918年10月出生,1935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副軍職。
歷任班長、營支書、團組織股長、團政治處主任、東北獨立一師三團副政治委員、東北十縱隊八十八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東北公安部隊干部部副部長、山東省昌灘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山東省濟寧軍分區政治委員等職。
他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和各時期的主要戰役。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著名的五臺山、遼西、平津等戰役。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同年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各一枚,1988年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65年8月離職修養。
關于抗洪救災的作文要600字。
(抗洪救災1是1998年的夏天,一個令全華夏兒女難夏天。
我國長域遭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 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 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官兵們身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
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提,保住大提
”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在洶涌澎湃的江水中,那道人墻顯得那樣壯觀,那樣雄偉
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再一次表達了人們的愛國心
(抗洪救災1)誰也不會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
看著計時牌上的數字一點點接近震后營救的黃金72小時,每一個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
大家無不熱切期盼著多一個同胞能夠獲救,無不強烈渴念著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難中的生命。
祈禱,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們反復念叨著這些詞匯,總理哭了,國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時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們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
也只有在如此毀滅性的大災大難面前,我們才能這般深刻地體味到生命的寶貴。
在現一階段,救災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無論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時刻都顯得那么奢侈。
正是基于對生命的無比尊重,讓我們看到并冀望“國難興邦”意義上的成長。
更大的感動,來自于地震現場,災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動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奮斗。
“幼兒園老師舍身為孩子擋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診所醫生拿出全部藥品救人”、“成都出租車司機自發奔赴災區參與營救”、“外地私家車主趕赴災區參與轉運搶救傷者”、“唐山某企業家包車組織員工和醫務人員連夜南下”、“綿陽市民帶上食品衣物慰問安置點災民”……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民間組織力量的雛形進一步得到發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災力量之外的重要補充。
愿生命的逝去能喚醒所有當權者和全體國民對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無論何時都能得到一樣的尊重。
<\\\/SPAN><\\\/SPAN><\\\/SPAN>
關于抗洪救災的作文800字
當發生火災時,第一個到達現場的是誰
是解放軍戰士;當發生洪澇時,到達災區抗洪救災的是誰
是解放軍戰士;當發生地震時,又是誰第一個趕到災區,是解放軍戰士
上一篇:看完孩子的作文以后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