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凡事看淡點看開些,順其自然,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遠離你多少。生活猶如萬花筒,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相依相隨,無須過于在意,人生如夢,要試著看淡一切。
【第2句】:【禪語人生】現在人類把智慧歸為己有,把智慧所創造出的財富歸為己有,讓智慧和財富成為自己和后代的沉重包袱,使生命失去了社會意義。哪一種社會財富都不是由智慧單獨創造出來的,都是智慧、價值觀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的結果。
【第3句】:【佛心禪語】很高興最近頭一次看到134個國家參與了為保護地球而發起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千萬根蠟燭被點燃。無私的愛心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的同時,帶給眾生慈悲的溫暖,又發出智慧的光明,并遣除一切眾生的癡暗。
【第4句】:我們經常講心念莫執著,一些祖師也反復強調,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更不可得,生活需要洞察那些復雜的表相,更不要把生活活成一場負擔,或者是在復雜里糾纏。
【第5句】:修行要以和、敬為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祈愿大家能把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錯誤當經驗、嫌棄作反省;共同勉勵,邁向菩薩道。
【第6句】:“真實不虛”四字,既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實不虛,做事也要真實不虛;對待自己要真實不虛,對待他人也要真實不虛。
【第7句】:【生活禪語】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渺小、短暫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第8句】:【松柏后凋誠可貴,千錘萬鑿始成佛之成敗錘煉】1.自古英雄多磨難。2.樂觀是幸福的源泉。3.自己做自己的主人。4.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第9句】:【禪心佛語】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談笑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信任之間。
【第10句】:修行之人,要戒驕戒躁。而對“我”的強烈執著,使人無法認清自我而容易自大,在待人處事之時就會表現得傲慢無禮。人一旦忽視了因緣的幫助,而錯認為所有的成就完全是來自自身的能力與偉大,就容易產生“慢”的心理。
【第11句】:【禪心佛語】雖然從二十余年前趙樸老開始呼吁“將廟產歸還佛教界”,至今杳無音訊,但在“免門票”政策初浮水面之時,社會大眾的共同護持、合力敦促,必將從這里邁出沖破挾佛斂財重圍的第一步。
【第12句】:諸蘊本空,由心所生,心法滅已,諸蘊無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脫。正解脫已,離諸知見,是名空解脫門。《佛說法印經》
【第13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傳統和宗教信仰,雖然我們有信仰者不同的宗教,但我們必須要知道,敬仰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尊重別人的民族傳統是最基本的須知。尊重別人是在尊重自己,尤其尊重別人的信仰是在提高自己的素養。
【第14句】:【禪心佛語】嫉,就是嫉妒,嫌貧愛富。對于金錢、美女、名利、地位等等,為什么自己不如他人?心內憤憤不平。
【第15句】:由來富貴三更夢,何必楚楚苦用心。識破人情驚破膽,看穿世間心膽寒。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世人結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佛法浩瀚廣無邊,度盡人間苦和難。開啟自性真智慧,笑游清秀山水間。
【第16句】:【禪心佛語】七曰忘年樂莫想老,常思少,思想不老化,衣著老來俏。不拘年歲行輩多與青年人交朋友,萌發童心有奇效;人老心不老,黃昏愛戀講科學,求得“第二青春”之愉悅。
【第17句】:【禪語人生】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第18句】:可以說,世界上真正的大業,都是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的;在人類一步步從過去走向未來的過程中,不可能的事,一件還沒有。
【第19句】: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拿也好,放也好,去留無意。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心的寧靜、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與中運轉。
【第20句】:【禪心佛語】萬事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所有突然來襲,都是預謀已久,要相信生物萬靈的變化都是遵循而進。對人對物常報以感恩之心,哪種事物的遞進都是對自身的考驗與成長。生活沒有一成不變,人心也別要求衷貞不渝。
【第21句】:【圣經文案】448我們若忽略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主親自講的,后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來2:3)
【第22句】:【禪心佛語】數息止觀:精神集中,意念專注,在一呼一吸之間,疏解情緒,平緩急躁,收攝身心,靜觀自得,開發智慧。
【第23句】:禪修者必須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一、舍金錢、物質,得善緣、廣緣。二、舍自私、執著,得慈悲、自在。三、舍傲慢、自滿,得謙遜、尊敬。四、舍拒絕、憂愁,得歡喜、容納。五、舍抱怨、貪婪,得幸福、自在。
【第24句】:【禪語人生】相遇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機遇,是成功的開始。機遇之后便有親情,友情和愛情,從這方面來說相遇是好事。但相遇并不總是好事,所以,要學會慧眼識他人。
【第25句】:【每日一句禪語】永遠不要對任何事感到后悔,因為它曾經一度就是你想要的。可后悔也沒用,要么忘記要么努力。生活就是這樣,腳長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對了,直到把向往的風景,變成走過的地方。
【第26句】:【佛心禪語】于是,他說:“說真的,臨時要我介紹京都的歷史、古寺。名勝的由來,真是太難了,所以,我在半途就好想逃回去。”
【第27句】:【禪心佛語】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第28句】:【佛心禪語】后來,慧遠禪師又迷上了書法和詩歌,每天專研,小有所成,竟然博得了幾位書法家和詩人的贊賞。但是他仔細一想:“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成為一名書法家或詩人,而不是一位禪師。”
【第29句】:恒誨法師: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也似這生命一般寧靜,活自己的平靜,不被外界所干擾。承攬幾分自己的過失,多說幾句對不起,一念悔過,還世界一片安寧。
【第30句】:【禪心佛語】今日漢地能夠讀誦到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是鮮血凝成、汗水化成,包含了上至后漢、下至隋唐五百多年間先輩求法者的志愿和生命。
【第31句】:如何解決冷暴力?其實很簡單,只要明白,人無完人,你自己都無法做到完全沒有缺點,為何還要勉強你愛的人也完美無缺?
【第32句】:【佛心禪語】百病由氣生。氣大傷肝,怒則氣上,悲則氣下,喜則氣緩,思則氣結,驚則氣傷,恐則氣逆,憂則氣郁,即七情,即人體的七種情志,內因七情都能導致人體發病。
【第33句】:【禪心佛語】佛說愛情的結果是失戀,唯其不足以蝕骨升華完滿。感慨清純漸逝,波瀾不驚是苦是甜?奈何肉眼凡胎心不堅,總在倚門眺望春天。佛前有花,名優曇華,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
【第34句】:【禪語人生】有些年輕人,在不曉得自己要什么的情況下,開始了他們的人生。他們從事一項職業,覺得不合胃口,就請辭求去,找到另外一件工作,又一樣待不住。最后干脆什么都放棄,一面對自己說他什么都不感興趣。
【第3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36句】:磊落做人,坦然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急人所難,濟人所需,以誠以信,自在行世,或不可及,孜孜以追。
【第37句】:【禪語人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飾什么,自卑什么。所謂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設防而又不受害。
【第38句】:【禪心佛語】對于學佛人來說,大家擁有的時間是暇滿難得的,可以用來聞思修行,因此比不學佛的人更加地珍貴。如果將本可以用來學佛的時間,去做了其他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第39句】:【禪心佛語】反對與質疑很簡單,大要說來,只不過是兩方面:一是因誤會而有疑,一是出于偏邪的故意攻擊。對于誤會,吾人應當解釋,對于故意,吾人應當正辭以破解之。
【第40句】:走在這歲月,用一種溫和的心地、寬寬的視野,來參與生活和鼓勵人生,突破那些迷茫,堅守那些平淡,每個人心地的厚重都是生命的答案,對生命的敬畏,和堅定的信心,都在這走過的日子里,就成了生活。
【第41句】:【佛心禪語】作為一個修行人,身口意里面的意很重要。磕頭、念經、持咒是修行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內心沒有生起煩惱,每個念頭都不是惡,這才是修行真正重要的意義。
【第42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茫茫人海中,你牽過誰的手走過一段心路?誰又牽著你的手一起變老?
【第43句】:【禪心佛語】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是真心。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人心不好,環保、治安,自然不好。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44句】:【禪語人生】心是人生的方向,苦和樂的坐標。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真正的活在世界里,眼淚不能代表你是正確的,只有你的微笑才是人間正道。
【第45句】:佛說:有所執著,故而要行禪定。凡有我見便化解它,即是禪定。“禪定”是一種奇妙的靈覺狀態,一旦得了“禪樂”,才知世間之樂,不過是糟粕,不及“禪樂”之萬一。
【第46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的經典文案】不是某人某事使我們煩惱,而是我們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結果來煩惱了自己。我們的煩惱與任何人、任何事沒有半毛錢的關系,是我們的心胸太狹隘了,眼光太短淺,是我們自尋了煩惱。
【第47句】:【經典佛語】一個人的善行決定了今生、也決定了來世的解脫與快樂。莫嫌小善而不為,莫嫌善大而恐懼,大小全在一念間。善行是解脫痛苦、獲得快樂的惟一途徑.
【第48句】: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4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實踐到對自己有信心的時候,就可以一點一點溫和地去警示他人,這是因為——如果我們不警示別人,他們將變得腐敗并發臭,并且會以一種不當的方式成為大眾的危害因子。
【第50句】:【圣經文案】200于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第51句】:【禪語人生】知足,絕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不求進取而消極的意思,而是告訴我們不要馳逐于色聲等五欲,不要玩物喪志,而要省欲除奢,儉以養廉。這樣的人才會有作為,才能對人類社會有大的貢獻。
【第52句】:《無量義經》云:“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境轉而心不轉,在動亂中磨練身心,才是真正的修持。
【第53句】:惡知識,當面說人好話,背后說人壞話;當面表示贊成,背后卻提出異議。俗話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對背后愛講別人壞話的人,最好保持距離。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意義,是肯定一個人一生中的價值,不在于你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在于你為別人所做的一切。
【第55句】:【經典佛語】堅硬的城市里沒有柔軟的愛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幾年后,發現無數的感情不撕自碎,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現在,我開始懷念,那個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我羨慕那時的自...
【第56句】:心生毒害化為畜生,心生慈悲化為菩薩,心生智慧化為上界樂土,心生愚癡化為下方苦海。心中善念集在一起,就會產生智慧。——《宗教箴言錄》
【第57句】:阿彌陀佛是善種的老農,一句名號是佛下的種子,我們的心便是佛下種的土地。佛不僅下種,還以光明來催熟,以法水來滋潤,又挖出我們煩惱的污泥來做肥料;菩提靈苗便日日生長,到了日子,必豐收菩提的果實。
【第58句】:【禪語人生】因為人都有自我的一面、自私的一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容易,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卻很難,所以與人相處不易,了解別人更難。
【第59句】:人生如喝過的茶,少了苦澀多了平和,淡了青春的氣息,濃了成熟的味道。要善于接納和包容,學會品味和欣賞,以從容的心態,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
【第60句】:【經典佛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防微杜漸,方可有備無患。日常生活如此,與人交往如此,工作亦如此,它總是我們好好活著的不二法門。
【第61句】:【禪心佛語】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
【第62句】:【禪心佛語】當智慧未開時,要遠遠避開世間名和利。地位愈高,名聲愈大,就愈危險。要徹底放下,放得愈干凈,愈容易成就。
【第63句】:【禪心佛語】就是說,比如有一顆百寶明珠,誰都覺得它是寶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邊,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襯到真正的寶珠上,再看寶珠時,就發現它也是一顆黑珠子。
【第64句】:【禪語人生】在這苦樂交織的事件中我們無奈地發現,生命有樂更有苦,我們很難去平衡快樂與痛苦。就如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藏,卻有兩個心房,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當你快樂時,不要笑得太大聲,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第65句】:【禪心佛語】你的人生會跟你所設想的一樣。“雖然這么說,可總有我無論都辦不到的事情啊。”一旦你這么想,事實也就如此了。
【第66句】:【禪心佛語】佛教是講孝順的。經上說,在父母面前,稍稍地做一些不善的事情,得極大的苦報;稍稍做一些供養的事情,得無量的福報。這就是說,雖然父母不是圣者,但你在他們前面培福、造罪也好,同樣會感得無量無邊的果報。
【第67句】:【佛心禪語】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與承載。什么都想出人頭地,會輸了平常的幸福。學會留路給人,自己的天會更藍。生命的大度在于,虧損失敗我承受,愿將勝利奉獻他。——悟妙法師
【第68句】:【禪語人生】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贊許時,才會變得自由。
【第69句】:我雖薄田種幾畝,還有地無一壟田。我雖布衣遮身暖,還有露體冷凄然。我雖淡飯充飽腹,還有饑餓叫可憐。我雖破屋蔽風雨,還有茅蓬常漏天。我雖妻小多負累,還有孤苦獨自眠。
【第70句】: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財是禍根。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雄鷹不怕大山高,海燕不怕暴風雨。休戀故鄉生處好,受恩深處便為家。
【第71句】:譬如水中魚,游泳網者前,便為他所執,豈非自損傷。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男子同于魚,被網亦如是。《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優陀延王會
【第72句】:【禪心佛語】生活中,誰都難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但不能讓壞情緒長期影響自己的生活。人生路上,注定要遭受一些挫折,但絕不能因一次失敗喪失斗志。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別讓雨淋濕了你的靈魂。
【第73句】:越輕的東西,越容易飄。如果你是一個輕飄飄的人,飛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呢?你或許能給人一種虛假的絢爛,但這畢竟是空虛而短暫的,風一吹就破了。
【第74句】:【禪心佛語】每一個成功的人都經歷過高人的開悟甚至指路。解決人的智慧和覺悟及方向等人生關鍵問題,是需要有高人指點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高人開悟應該是成本最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第75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多少價值,取決于幫助身邊周遭的人創造出多少價值。人生愈有價值,生命愈有力量,自然也就愈快樂。我們不管價值觀來自何方,歸向何處,只要知道堅定不移,帶來的是快樂,延伸的是幸福,這就夠了。
【第76句】:【禪心佛語】成功者把錢花在未來會幫他賺錢的地方,投資腦袋。成功需要具備良好的態度,一流的技巧和能力。
【第77句】:【禪心佛語】同是風雨客,莫笑旁人傻,聰明多辛苦,無我無折磨。佛法中的慈與悲是對生命的一種關懷和利他,并不是渲染生命多么悲情,而是去關懷生命,呵護心態,積極的超越痛苦,把人生活成一場嶄新的生命形式。
【第78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個合適的心態,去和命運保持一種合適的友好。不必要在意生活用什么方式,傷了腦筋,碎了心,磨破幾雙鞋,丟過幾回人,如此過了許多年,還能繼續活,這就是幸福。
【第79句】:【禪語人生】贊美是對一個人的潛意識的認可,同時也是給別人面對人生的最大鼓勵,別忘了多對你周圍的人說:真漂亮、真棒。
【第80句】:真正的菩薩在活生生的人間。只要有覺悟的自性,有大慈大悲大愿心,真正以大愛長情度人離苦的人,就是有情有愛的菩薩。
【第81句】:【佛門禪語】沒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沒有什么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么錯誤可以讓歷史低頭。一切過往,都是時間的玩偶。原諒吧,自己的,別人的,歷史的,現在的。
【第82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83句】:嗔恨別人,氣壞自己;貪戀別人,憂惱自己;抱怨別人,糟蹋自己;嫉妒別人,作踐自己;障礙別人,陷害自己;羨慕別人,浪費自己。
【第84句】:真正的隨緣,并非什么都不做,一味地等著老天安排,而是需要全心全力的付出,對結果如何卻不會太在意。所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不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
【第85句】:【讓人靜心的禪語】我們選擇不了生命,但我們可以選擇走過的方式,在喧囂中,獨守一片平淡,在繁華中,堅持一份簡單,不為眼前功名利祿而勞神,不驚榮辱,不計較得失,寧靜從容,我們就會活的輕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第86句】:以智慧了知緣起之性,無能緣之心亦無所緣之境,故能心無呈礙,度一切苦厄。諸位習禪者,切莫以為習禪只為求玄妙求靜寂,當有菩薩度眾之慈悲,方能體證真正之禪慧。
【第87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生活禪?從物質到精神,就是生活禪;從迷失到覺悟,就是生活禪;從染污到凈化,就是生活禪;從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禪。
【第88句】:【禪心佛語】人生如跑馬拉松。浮躁的心態、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時的痛快,對長遠的發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時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開始,人生到底可跑多遠,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
【第89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心寬體胖。”一個時常都是心寬的人,他(她)每天一定會是滿面春風、笑容可鞠的人。苗沒有樹大,樹沒有山大,山沒有海大,海卻沒有心大。
【第90句】:【佛心禪語】樂觀地去看待生活,當做一份人生的生命力,去改變那些內心的薄弱與脆弱,對人生的傷害是一種治愈,對人生來說,更是一種鍛煉和勇敢。用最快的速度去突破抑郁的距離,創造一種良好的人生氛圍。一一一延參法師
【第91句】:【禪心佛語】為了在時間上配合安排在11月份的外事活動,明賢法師他們無論多晚每天都要抵達組委會指定的地點。
【第92句】:比如有些人做事每受諸多障礙,無法順心如意達到目的,或受情愛纏縛;或是看不開財勢名利;也有人被命運所擺布。這都是外在的障礙,亦即是“他障”。
【第93句】:【禪語人生】無論是誰,這一生總是要經歷苦難的,人生總是苦樂參半的,生活總是充滿希望,同時充滿遺憾。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哭聲與淚水,就注定了今后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風吹雨打,風霜刀劍。
【第94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在不安的生活中得到內心的安頓,請默念這四句話:①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②無論發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③不管事情開始于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④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
【第95句】:【理智與道德】以理智的態度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心中就會有正確的主張;用道德規范來約束心中的欲望,心境就會自然清明。
【第96句】:【禪語悟道】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來要惜,緣盡就放。世上,笑笑人家,也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
【第97句】:忍不了痛苦,就見不到幸福。追求是一種目標,是一種理想,還能是一種永遠無法實現的幻想,追求無所謂高低貴賤。人生何曾沒有過理想、沒有過幻想?不管理想、幻想能否實現否,生活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追求。
【第98句】:【禪心佛語】所謂門坎,過去是門,過不去是坎。生命的歷程,總是有很多門坎。門坎太高怎么辦,三個辦法:一是找個凳子;二是繞個彎子;三是掉頭換個低的。最簡單的,也是最智慧的。
【第99句】:【佛心禪語】宗密大師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在“不變隨緣”的認知定見指導下,我們眼前一切現成的諸法,本義都如同百寶明珠,都是如來藏的藏性,只是自己認識不到而已。我們清凈的真如自性的一面從來就不會被真正染污。
上一篇:《小兒不畏虎》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