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曹魏政權之所以會越來越衰敗,是因為曹魏的子嗣艱難。倒不是說曹魏皇帝們生不出皇子來,而是生下來的皇子們都普遍早夭,到了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這一代,曹睿的親兒子都死光光了。無奈之下,曹睿只能選擇收幾個養(yǎng)子。他選的養(yǎng)子也不多,只有兩個,一個叫曹詢,一個叫曹芳。
這兩個孩子從小就被接到皇宮撫養(yǎng),出生來歷一概不詳。不過我們可以推測這倆人的身份來歷,曹睿不可能收養(yǎng)沒有曹氏血脈的孩子吧,所以他們一定是曹氏宗族之后。據(jù)《魏氏春秋》記載,曹芳很有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是曹操的曾孫之一。而曹詢的身份則不明確了。
235年,曹睿把曹芳封為齊王,曹詢封為秦王。景初三年,曹睿病重,為了防患于未然,他將齊王曹芳立為太子。當天曹睿就過世了,曹芳繼位為帝,此時他只有8歲。
為什么兩個養(yǎng)子最后被立為太子的卻是較小的那一個呢?曹睿在宮中生活,必然極為清楚兩個養(yǎng)子的脾性,要立太子,當然要立更優(yōu)秀的那一個,想來是曹芳比曹詢更出色的緣故吧!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曹芳的身體強健,而曹詢則要虛弱幾分。太子是將來的準皇帝,身體不好像話嗎?曹詢年紀輕輕,13歲就病死了,一看就不是繼承人的良選。
再有一個就是郭女王的原因,從曹芳被曹爽逼得要和郭女王分離時表現(xiàn)出的傷心來看,郭女王和曹芳的感情肯定不錯,在曹睿立太子的時候,郭女王的意見也是十分重要的。
曹芳尊郭女王為皇太后,朝政則交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掌管。等到熟悉了皇帝的工作以后,繼位的那一年,曹芳就開始親政了!想想大家8歲的時候還在干嘛,人家曹芳8歲就能管理一個國家啦!
其實,一個孩子還能怎么管理國家,不外乎就是依靠輔政大臣,曹芳就是這樣,他非常信任大將軍曹爽,曹爽提出了攻打蜀國的建議,曹芳同意了,結果無功而返,反而損失了一部分戰(zhàn)斗力。3年以后,曹爽不滿足于聽命于小皇帝,于是軟禁了郭太后,從此專政,小皇帝曹芳毫無反抗之力,只能哭著和郭太后告別。
兩年后,司馬懿趁著曹爽兄弟跟隨曹芳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的時機,請求永寧太后廢了曹爽兄弟,并迅速調集兵力控制了京城,曹爽兄弟回來以后只能束手就擒。在司馬懿的運作下,曹爽被滅三族,從此曹魏政權又落入了司馬一族之手。這就是剛出虎窩又入狼坑的節(jié)奏啊!
司馬懿死后,由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此后,曹芳和郭太后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失去了唯一可以支持他的人。長大后的曹芳頗為叛逆,他的元配皇后甄氏去世,便想想立王貴人為后,可郭太后心目中的人選卻是張氏。曹芳和郭太后漸漸離心,郭太后母喪的時候,他也不去看望,更令郭太后失望至極。郭太后對曹芳還是有感情的,認為是曹芳寵愛的張美人、禺婉從中挑撥,便殺了這二人,誰知曹芳情緒爆發(fā),竟要和郭太后斷絕關系。
曹芳和郭太后的親情無法修復。254年,司馬師請求郭太后廢掉曹芳的帝位,郭太后迫于壓力以及對曹芳的失望,無奈答應。被廢的曹芳倒沒有顯示出什么傷心欲絕之類的情緒,而是老老實實修建自己的齊王宮,一切按照諸侯王的規(guī)格來進行,絲毫不敢逾越。一直到司馬炎奪了他們曹魏的政權,他也沒有行動,司馬炎封他為邵陵縣公,曹芳就這樣平平淡淡的活到了43歲。
上一篇:王獻之是誰?他有幾任妻子?
下一篇:嘆息很短,愛情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