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有愿望放在心里,而沒有身體力行,猶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第2句】:【圣經文案】104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30:9)
【第3句】:【禪心佛語】沉默是積蓄待發。人們常為成功者鼓掌喝彩,卻不知他們甘于沉寂、甘于緘默的精神。正所謂大器晚成,大音希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也。
【第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快樂,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
【第5句】: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最重。《中阿含經》卷三十二,《優婆離經》
【第6句】:【佛心禪語】做人四個不得。不得自欺欺人,不得戲弄他人,不得意馬外游,不得心猿內動。鎖住心猿不也劣,拴住意馬不敢蹶。
【第7句】:【禪語人生】學會回歸自然,學會放松自己,保持心態和精神的健康,這比干一番事業還要重要。
【第8句】:【悟真】經過痛苦的洗禮,人往往更懂得謙讓和學習,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領悟幸福與人生的真諦。
【第9句】:【禪心佛語】解釋永遠都是多余,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不理解你的人沒必要。
【第10句】:【禪語人生】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把微笑送給自己。
【第11句】:佛的最高境界是無念無想,也就是慧南禪師所說的只知吃睡,不論古今,不思善,不思惡,要脫離善惡、是非、得失等概念。
【第12句】:【禪語人生】要學會相互溝通,相互促進,不斷拓寬視野。沒有開闊的視野,沒有長遠的眼光,就會跟不上時代潮流,就會守舊,就會落后。
【第13句】:【佛心禪語】這女人看了,忍不住笑說:“這只狼狗真傻。已有一只這么好的鷹,居然放棄而去咬魚。結果鷹飛走了、魚也游走了,真是傻啊。”
【第14句】:【禪心佛語】努力回報給予想要的一切,這一切跟自己悄悄說:“學他人知識,變自已財富;學他人長處,補自已不足。”人生真的太簡單,簡單得只要腳踏實地就行。
【第1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是你的遲早會是你的,沒有必要為它而煩惱;不是你的永遠都不屬于你,為它煩惱又有何用呢?
【第16句】:【禪語人生】一個好的東西往往是說不清楚的,說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東西。
【第17句】: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人。(宋)真歇清了《角虎集》卷一
【第18句】: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蒲益大師)
【第19句】:【禪心佛語】惠能證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20句】:【禪心佛語】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21句】:痛有兩個詞: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面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痛”去“劫”消,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后歸來”之快。
【第22句】:【禪心佛語】時間是拿來花的,只不過,花時間可以是一種勞役,也可以是一種藝術。
【第23句】:每個人都曾犯錯,有人犯“粗相”的過失,也有人犯“微細”的錯誤;這是煩惱的根源。
【第24句】:【禪心佛語】能舍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于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
【第25句】:【禪心佛語】看上一個人要一分鐘,喜歡一個人要一個小時,愛上一個人要一天,忘掉一個人要一輩子。
【第26句】: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27句】:譬如有人塊擲獅子,獅子逐人而塊自息。菩薩亦爾,但斷其生,而死自滅。犬唯逐塊,不知逐人,塊終不息。外道亦爾,不知斷生,終不離死。《勝天王般若經》卷三
【第28句】:對各種麻煩勞苦的事,安然接納,常常感到滿足。事情越麻煩、越辛苦,越能體現你的價值,沒必要厭惡排斥,安然接納就可以了。
【第29句】:佛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應當互相尊敬愛護,不可彼此憎恨忌妒;互相幫助,互通有無,不要貪婪吝嗇;言語態度要常常保持寬厚溫和,不要互相違逆傷害。
【第30句】:【禪語人生】問:家中只有一人學佛,如何去除障礙,達到佛化家庭,讓家中眷屬同沾法益?上人:你虔誠去做,自然他們就聞風而化。
【第31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第32句】:地大水火及風大,四大猶之如虛空.能知此等皆平等,勇健乘空千億界。《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三
【第33句】:【禪心佛語】靠自凈內心的力量證悟解脫,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氣筒。
【第34句】:【禪語感悟】妙善禪師將身體看做大的糞桶,加個小的糞桶,也不稀奇。這種認識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現。
【第35句】:若可,做一朵開在歲月的閑花,落紅盡處,不求絢爛至極的繁華,但求一份恬淡清寧,在時光深處,找尋一種心靈的皈依。
【第36句】:總是期待某個最佳時刻來臨,才實施某個計劃已久的事情;總是想不做則已,做則盡善盡美。完美主義的結果往往導致拖延。
【第37句】: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
【第38句】:【禪語人生】喜歡作事的人,能因完成一件事而喜悅,這種人是最幸福的。然而改正缺點,補償了錯誤,則是最高的幸福。
【第39句】:寧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愿生善道,暫時不聞佛。《華嚴經》卷六十,入法界品
【第40句】:【禪語人生】在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情況下,修禪也不能成為佛教的解脫道,因此,尋求解脫的人,必須先修出離心和菩提心。
【第41句】: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做好小事,成就大事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閑;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第42句】:【佛心禪語】做事,用心好好做便是了。沒有對成功的執著,也就不存在對失敗的擔憂。
【第43句】:住三解脫不入正位,隨眾生欲嚴凈佛土,于剎那頃,速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寶積經》卷八十三,無盡藏菩薩會
【第44句】:【禪語人生】我說不出來為什么愛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愛別人的理由。
【第45句】:盡對朋友說些無用的甜言蜜語,智者知道這種人是只說不做的。《經集》第二品,第三章《羞恥經》
【第46句】:禪宗是理性的,它的目標是開啟人的智慧、消除人的煩惱,從而使人人皆成菩薩、人人皆人佛道。以慈悲心對他人,則身邊處處皆有佛緣,人人成佛,又哪里會有敵人?
【第47句】:不先根除煩惱,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樂。只要心被無明及其他的煩惱遮蔽,我們所經驗到的快樂,都瞬間即逝。——堪忍尊者
【第48句】:驚畏有為界,喜無為法,當知此即是增上慢。《大寶積經》卷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
【第49句】:【禪心佛語】人既需要獨處、也需要交流,當內心晴空萬里時、不防多做些善事,當內心烏云密布時、不防獨處返觀內省,否則就是生銹的人生。
【第50句】:【佛心禪語】總想著依賴別人,而自己卻不肯努力,到頭來必定什么也不能得到。
【第51句】:另有問:“何謂禪?”師言:“吃飯專心吃,做事專心做,心無旁騖即是禪。”
【第52句】:【禪心佛語】禪是什么?禪是一種自我、是一種生活、是一種實踐。只有在生活實踐中,在身心磨煉之下,精神自然升華,時節因緣成熟,自然明心見性。
【第53句】:【禪語人生】學佛不是對si亡的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的欲望像個無底的黑洞,永遠沒有填滿的一天。一個人即使賺了億萬財富,心被貪欲驅使,就享受不到富足的快樂。
【第55句】:【禪心佛語】生活就是改變。有時痛苦,有時精彩。但大多數時候,兩者兼有。
【第56句】:【禪心佛語】人,只要不悲觀,就定會看到希望;心,只要不麻木就定能感受到暖;眼,只要不閉上就準會欣賞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第57句】:依賴他人,就會把命運交給別人,而使自己失去做大事的主動權。拋棄身邊的每一根拐杖,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驗。
【第58句】:眼色等不名為縛,貪喜為縛,破貪喜故心得正解脫,正解脫心能人泥洹。(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一
【第59句】:忍辱,不同于奴顏婢膝的諂媚、屈辱和喪失人格,而是高尚難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第60句】:【佛心禪語】不要痛打落水狗,棒打落水狗會成為你人際關系的負債,不要繼續指責已經認錯的人。
【第6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蝴蝶傾慕火焰美麗的“光環”,一頭投進里面,卻跌在油燈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謂的光環,也會像蝴蝶一樣跌跟頭。
【第62句】:【禪心佛語】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
【第63句】:會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壇經·般若第二》
【第64句】:置身花海蜂群中的放蜂人生活何其艱辛,精神何其孤獨,局外人難以想象。
【第65句】:有人說善惡無定論,人性善惡的標準,很難做評價;但是我們可以由其人的行為來判斷。
【第66句】:世俗人的心,往往變滅無常,因外境的左右而浮動,身不由己。我們要訓練自我,心念不執著,永遠以歡喜的心來迎接每一個當下,就能掌握人生幸福快樂之舵。
【第67句】:【圣經文案】8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出3:14)
【第68句】:【禪心佛語】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一百。
【第69句】:【禪心佛語】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第70句】:【經典佛語】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第71句】:心安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人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
【第72句】:【禪心佛語】對待你的商業對手犯錯誤經常會出現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第73句】:小鳥、老鼠偷吃田地、家里的糧食,這不是你有心送給它們吃的,是不凈布施。
【第74句】:【長春子莫愁詩】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花落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雁含愁。山林多少幽閑趣,何必榮封萬戶侯?
【第75句】:【業力與輪回】聰明不能敵業力,富貴不能免輪回;消除業力靠功德,免除輪回靠修行。
【第76句】:佛日:“高人一等,必先低人一頭。”唯有善于低頭做人,才能在高處成事。
【第77句】:【禪語人生】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第78句】: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第79句】: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因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覺覺他。
【第80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能夠以正確的心念修正自身的錯誤,就是勇于擔當的表現。
【第81句】: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然后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第82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法,令人大乘甚深妙義,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緣,即得名為力波羅蜜。《心地觀經》卷七,波羅密多品
【第83句】:善用力氣的人,不疾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成目標。
【第84句】:【禪心佛語】得放寬時且放寬,積些陰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順知退,好景須留日后看。
【第85句】:【禪心佛語】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86句】:【禪語人生】要對自己講一個字:干。二個字:主動。三個字:我先來。四個字:積極思考。五個字:責任是我的。六個字:有誰需要幫助。
【第87句】:【禪語人生】永遠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難過的時候,說不定有人會因為你的笑容而愛上你。
【第88句】:不戀塵世浮華,不寫紅塵紛擾,不嘆世道蒼涼,不惹情思哀怨,閑看花開,靜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凈如始。
【第89句】:【佛心禪語】過所愛的生活,愛所過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才能生活快樂,快樂的工作,才有快樂人生,生活的理想其實就是理想的生活。-
【第90句】:菩薩摩訶薩于諸眾生作質直心。《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六,高貴德王菩薩品
【第91句】:【禪語人生】一顆空了的心,并不是什么都沒有的空,而是空無罪惡且充滿了智慧。
【第92句】:【禪語人生】責任感時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更是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
【第93句】:善惡的標準,很難做一個絕對的評價,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是智慧或愚癡,可以觀察此人平時所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以便作為評論的依據。
【第94句】: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唐)寒山《寒山子詩》
【第9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懲罰。
【第96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怎樣消解做“人上人”的沖動?佛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經》
【第97句】:【禪心佛語】修學佛法只為凈化心靈,對治煩惱和破無明、了生死而學,除此皆是邪見。
【第98句】:付出了不代表得到,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想著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我們是在為了偶然的成功而去做最大的努力。
【第99句】:【禪語人生】因為黃金是有價的,而真情卻是無價的,真誠的友情是心靈與心靈的互惠,它比天高,比海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