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畫家,繪畫水平高超,創作了許多藝術水平極高的著名畫作。顧愷之最具有代表性的畫作,就是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根據魏國詩人曹植所作《洛神賦》繪畫而成。至于為什么會有這幅畫作問世,也許是顧愷之在品讀曹植所作《洛神賦》時,為曹植和甄氏之間曲折感人,錯綜復雜的愛情故事而感動,所以才創作了這幅畫作。
顧愷之因為歷史人物故事而進行畫作創作,并不僅僅只有《洛神賦圖》這么一副,著名的《女史箴圖》畫的也是前代人物的故事。所以因為《洛神賦》的愛情故事有感,而創作畫作對于顧愷之而言并不稀奇。
《洛神賦》是曹植在自己的愛情沒有結局,思念愛人的作品。《洛神賦》原名《感甄賦》 。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后來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擊敗袁氏政權,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
曹操有四個兒子,曹昂、曹丕、曹植、曹熊。曹植是曹操四個兒子中,最聰敏機警的一位,所以受到曹操和幕僚的贊賞。不過曹植本人并不喜歡戰爭,也沒有權利之心,所以曹丕成為曹操的繼承人。
甄氏被俘虜之后,被曹操下嫁給了曹丕,曹丕繼位后封為妃,史稱文昭甄皇后。
甄氏嫁給曹丕的時候,正是曹操雄心勃勃,一心為實現自己的霸業而奮斗的時候。曹丕那個時候已經有官職,所以經常跟隨曹操外出征戰。倒是曹植因為年紀尚幼,不喜戰爭,于是被留在宮中。
就是在這一段時間里,曹植得以與美貌的甄氏朝夕相處,最后兩人竟然生出了一段情意。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個是嫂子,一個是小叔子,盡管互相愛慕,但是注定沒有結局。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集成地帝位,甄氏被封為妃子,第二年郁郁而終。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后,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拿著甄氏的遺物回到封地,睹物思人,心中十分悲傷。在一次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回到鄄城,曹植還在想著夢中所見,與甄氏在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這才有了《感甄賦》,也就是《洛神賦》。
《感甄賦》是作品最初的名字,后來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
顧愷之現今存世的畫作,多為唐宋人摹仿的版本,并不是真跡。
《女史箴圖》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現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洛神賦圖》,絹本,淡設色,今存宋摹本5種,分藏于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等處。
雖然這些摹本也十分的出色,表現出了作者顧愷之的繪畫水平,但是到底不是真跡,其實還是滿讓人遺憾的。
上一篇:曾被風情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