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我們應(yīng)該珍惜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同時,不應(yīng)該貪執(zhí)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人常常會幸福,貪執(zhí)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人,往往會煩惱。
【第2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誰也無權(quán)干擾。只要能活著,每個人都應(yīng)該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第3句】:【禪語人生】一方田園可養(yǎng)終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閑是人生最好的福氣。
【第4句】: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乃至名號亦難得值。何以故?彼與一切有情如大父母,一切恐怖有情施之無畏,開導(dǎo)一切有情,為大善友。《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jīng)》卷三
【第5句】:生死相續(xù)由內(nèi)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第6句】:【禪心佛語】佛陀曾經(jīng)說過,假如作為欲樂目標(biāo)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等完全是苦,完全沒有快樂可言,那么,人們就不可能從中獲得快樂。
【第7句】:我們不必疑惑,不必分別,不必揀擇,不必把禪定的體與用分開,定是體,禪是用,體用一如,禪定一致,這就是外禪內(nèi)定。
【第8句】:【禪語人生】我愛你,我吻你,我要發(fā)狂般地吻你。因為你是我的天使,我的皇后,我崇高的愛神。
【第9句】:此三業(yè)如是相似,我施設(shè)意業(yè)最重。《中阿含經(jīng)》卷三十二,《優(yōu)婆離經(jīng)》
【第10句】:【佛心禪語】不取于人謂之富;不屈于人謂之貴;不卑于人謂之仁,不讒于人為之義。
【第11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四種蠢人好可笑。拿生命換取金錢的人,拿健康換取財物的人,拿愛情換取地位的人,拿親情換取名利的人。
【第12句】:【禪心佛語】年青人要對自己負責(zé)任,要立志愿,有志者事竟成,沒有志向就沒有辦法,作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第13句】: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四十二章經(jīng)》
【第14句】:【佛心禪語】第四種,先住空閑復(fù)又返回聚落的比丘。“我復(fù)見比丘住空閑處,彼于后時,遠離空處集舍床臥具,還入聚落受床臥具。那提伽。我亦不喜如是比丘還入聚落。”
【第15句】: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佛說孛經(jīng)抄》卷一
【第16句】:【禪心佛語】假使心的煩惱(雜染)很多,「道」就無法呈現(xiàn)。可是,如果我們對「道」的領(lǐng)悟很強的話,那么,煩惱就無法彰顯。
【第17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水落現(xiàn)石頭,日久見人心。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第18句】: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錯話”,就不可原諒了。所謂的錯話是指:妄語——謊話;兩舌——搬弄是非;綺語——無意義的花言巧語;還有惡口——粗暴的言語。
【第19句】: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十
【第20句】:【禪心佛語】豁達是一種大度,一種胸襟。豁達的人都有著寬廣的胸懷,有著海納百川的氣勢。豁達的人不會為小事而斤斤計較,更不會為個人的得失而郁郁寡歡。
【第21句】:【禪心佛語】人對我好,心存感恩;人對我壞,心存懺悔。順應(yīng)別人,會得善緣;改變自己,會得善果。
【第22句】: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希望自己是一棵樹,守靜、向光、與安然。敏感的神經(jīng)末梢觸著流云和微風(fēng),竊竊的感受著自然的歡喜。
【第23句】:【禪心佛語】人可以失去童年,不可失去童心,人可以年華老去,不可言之無物。生命不在于活的長與短,而在于頓悟的早與晚。
【第24句】:【佛心禪語】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第25句】:淡泊養(yǎng)智只需六尺長、三尺寬的位置,就夠我們這副身軀睡得很好,何必奢求什么高樓華廈呢?
【第26句】:【禪語人生】在此,“解打鼓”的“解”不是理解的“解”,而是情態(tài)動詞“會”之意。禾山和尚不愧是一位聽到擊鼓之聲而悟道的高人。
【第27句】:人常不滿足,即使擁有了一分,還會想要更多一點。愛欲心若無法滿足,就會一直處于欠缺中;如果能自我滿足,就會處于安穩(wěn)、快樂的環(huán)境。
【第28句】:【禪心佛語】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第29句】:【佛心禪語】《菜根譚》云:“飽后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dāng)以事后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第30句】:【禪心佛語】雖住在氣候宜人的地方,也免不了受蚊蠅的滋擾,雖然享受著盛大的歡樂,也免不了受煩惱的纏繞。
【第31句】:諸菩薩但觀眾生有利益處,即便調(diào)伏,為護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軟語。(陳)慧思《法華經(jīng)安樂行義》
【第32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不能確定最終能否在一起,但能確定的是,為了在一起,我會拼盡全力。
【第33句】:【佛心禪語】不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是知道,卻仍然沒有做。很多人的悲劇就在于此。
【第34句】:【禪心佛語】念佛人,以佛量,為己量,沒有容不下的人物。念佛人,虛己能,仗佛能,沒有成不了的事功。
【第35句】:心若不動,風(fēng)奈我何。把握本心,不為浮華所動,守住心中的凈土,修籬種菊,任它雨打飄零,心若向陽,何懼風(fēng)霜?
【第36句】:人在旅途,總有一些人走來走去,漸行漸遠成淡淡的憂傷;人在旅途,總有一些花開了又謝,只吐芬芳而不結(jié)果,周而復(fù)始成別致的風(fēng)景。
【第37句】:【禪心佛語】你自己就是一顆明珠,自己即是如來,要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那樣才會有圓滿的人生。
【第38句】:燕子有擇居之智,春向北飛,秋復(fù)返南,營泥巢于屋梁上,來年復(fù)能識其舊巢。
【第39句】:【禪語人生】因為奉信一句:沒有回頭路可以行走。在四方的生存里求取生活。在風(fēng)里哭過,亦在雨里笑過。得到過太多的陌生與熟悉的朋友們的幫助,成長著。
【第40句】:病亦不生,藥亦不存,方為健康人。疑問也沒有,答案也不需,方是無惑人。諸位,若欲身之健康心之無惑,各自努力!
【第41句】:曰:“如何是妙玄無私句?”師日:“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大陽警玄禪師》
【第42句】:【禪心佛語】佛法的因果講三世,以過去生種的因,導(dǎo)致現(xiàn)在生的結(jié)果;現(xiàn)在生種的因,招感未來生的結(jié)果。
【第43句】: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復(fù)雜的事,只要心中常懷善念,處處皆有愛的光輝閃現(xiàn)。有時候,一個發(fā)自真誠與愛的小小舉動,就會鑄就博愛的人生舞臺。
【第44句】:【佛心禪語】最好的功德莫過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于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于了解無常的真諦。
【第4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第46句】: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
【第47句】:【佛心禪語】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缺點。
【第48句】:【禪心佛語】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第49句】:【禪心佛語】佛愛眾生,不離眾生。慈悲是禪者心中的覺悟,更是大慧大勇的行為。
【第50句】:不負債及慳,斯名為下樂;有財行布施,此名為中樂;身口意業(yè)凈,智慧樂多聞,此則為上樂,慧者之所行。《佛般涅槃經(jīng)》卷中
【第51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wěn)腳跟,遠離妄想執(zhí)著,便是無上菩提。
【第52句】:【禪心佛語】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fēng),人有三寶,精氣神。好的領(lǐng)導(dǎo)要精滿、氣足、神旺。
【第53句】:【圣經(jīng)文案】117他必象牧人牧養(yǎng)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dǎo)那乳養(yǎng)小羊的。(塞40:11)
【第54句】:【禪語人生】真正的福報是你有、過人的道徳品質(zhì)、和超人的綜合素質(zhì)。道徳品質(zhì)體現(xiàn)在危急時刻能擔(dān)當(dāng)事情、素質(zhì)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能善巧接人待物。
【第5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不管我們信佛有多虔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沒地方落實了。
【第56句】:【禪語人生】真心無相,不來不去,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
【第57句】:海盜是許多男人心中的夢想,是許多女人心中的英雄。成為海盜是我年輕時代的夢想之一,我一度將海盜生活想象得非常詩意。
【第58句】:總之,我們的心必須有所規(guī)戒,戒心則不犯過錯;不犯錯則心能定,定則生慧。
【第59句】:謙卑并不意味著多顧他人少顧自己,也不意味著承認自己是個無能之輩,而是意味著從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海濤法師
【第60句】: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里有涅槃寂靜,寂靜的世界里又有無數(shù)生命在欣欣向榮。
【第61句】:【禪語人生】言行:良好的心境和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第62句】:【禪語人生】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東南西北都是安樂的凈土。
【第63句】:“寬容”兩個字包含著人生的大道至理。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寬容,注定不會幸福。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和胸懷,更是一種處世的態(tài)度,我們在寬容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美麗。
【第64句】:【禪心佛語】佛陀所說,實際上是人類生命誕生的全過程的縮版,佛教稱之為“結(jié)胎五位”。
【第65句】:【禪言禪語】無論你多么努力地讓自己做到完美,始終會有一群人在背地里指著你的背影比比劃劃。你不需要跟誰對罵或者抽誰一嘴巴,他們未必是壞人,只是看不懂你的活法。
【第66句】:【禪心佛語】吃素不是修行本身,而是修行的助緣,也是方便。智慧與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與核心。
【第67句】:若善正心者,常順法觀察,不為過所使,如日光除暗。《正法念處經(jīng)》卷三十七
【第68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佐傳·僖公五年》)☆頰骨和齒床互相依靠,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第69句】:修忍辱行就是種相好,因為能忍辱,所以他的村1貌就莊嚴;如果一個人脾氣大,相貌就丑陋。——宣化上人
【第70句】: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圓覺經(jīng)》卷上
【第71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坦誠的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是一種智慧,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別人的誤解和責(zé)難,其實是一種解脫。
【第72句】:【圣經(jīng)文案】243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約1:3)
【第73句】:【禪心佛語】佛教造像最為核心的主流原則,仍然將是古代的原則——如法。
【第7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心量。
【第75句】:處世要讓,讓到無可讓地存,存心重新再讓;居家要忍,忍至不能妨?xí)r耐,耐性仍舊還忍。
【第76句】:【成功靠努力】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第77句】:【禪心佛語】明鏡止水:泰山喬岳以立身,明鏡止水以居心。青天白日以應(yīng)事,光風(fēng)霽月以待人。
【第78句】:【禪心佛語】三千大世界,一切眾生他都視如己出,心生慈悲,哪怕再十惡不赦的人,都愿度化;佛規(guī)勸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79句】:佛云:“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敵人,行善與作惡的時候,自己是自己的證人。”
【第80句】:佛說:自己的心靈骯臟,眼里的眾生也骯臟;自己的心靈干凈,眼里的眾生也干凈。
【第81句】:若人觀知實相空,能滅一切諸重罪,猶如大風(fēng)吹猛火,能燒無量諸草木。《心地觀經(jīng)》卷三,報恩品下
【第82句】:【禪心佛語】如理如法地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地供養(yǎng)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
【第83句】:雖善萌微發(fā),然根猶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壞,宜修“五法”使善生。
【第84句】:你改變不了一座山的輪廓,改變不了一只鳥的飛翔軌跡,改變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觀察它,發(fā)現(xiàn)它的美就夠了。
【第85句】:【禪語人生】物來則應(yīng),物去不留,安往當(dāng)下,無棄無求。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第86句】:【羅狀元醒世詩其22】堪嘆人心毒似蛇,誰知天道轉(zhuǎn)如車。去年妄取東鄰物,今日還歸北舍家。分外錢財湯潑雪,騙來田地水堆沙。若將狡譎為生計,恰似朝開暮落花。
【第87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持續(xù)地安處于禪定之中。當(dāng)能夠長時間自如地處于禪定狀態(tài)時,才能為最終生命解脫和開悟打下牢固的根基。
【第88句】:【禪心佛語】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現(xiàn)體無窮;青山綠水依舊在,為人疑嫉難兼容。
【第89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我們能隨著天氣的冷熱而增減著衣服,但我們很難伴隨著冷熱調(diào)整自己的心情。。
【第90句】:【禪語人生】要學(xué)會隨和,遇事不強求。豁達、開朗、舒暢的心情,這既靠社會家庭提供,也要靠自身調(diào)解。
【第91句】:佛性就是理,但不離事用,不壞事相。因此,就理體來講是絕對的;就事相上來講則千差萬別。開悟即是在一切的事相上,悟到絕對的空性。慧律法師
【第92句】:【圣經(jīng)文案】346在亞當(dāng)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fù)活。(林前15:22)
【第93句】:【圣經(jīng)文案】63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51:10)
【第94句】:【禪語人生】重要的是,把我們所接收到的教誨和法門,深植在自己的心靈上,然后每天實踐。這不是一下子就辦得到的事,要透過訓(xùn)練,慢慢地來。
【第95句】:【禪心佛語】靠自凈內(nèi)心的力量證悟解脫,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氣筒。
【第96句】:不傳說,斗彼此;導(dǎo)愚冥,護正法;勸進人,使求佛。終無能,別離者。《佛說須摩提經(jīng)》
【第97句】: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釋。因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見人心。人貴在大氣,請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絕不會因為那些有的、沒有的而否定你。
【第98句】:【禪心佛語】是大涅槃。亦復(fù)如是。若有眾生一經(jīng)耳者卻后七劫不墮惡道。若有書寫讀誦解說思惟其義。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凈見佛性。
【第99句】:寧起我見積如須彌,莫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治。《大乘寶云經(jīng)》卷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