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監區里有一名服刑人員情緒失控,在車間勞動時撬下裁紙刀的刀片藏在身上,所幸被及時發現……
見到他時,他的五官扭曲,異常激動。他最愛的母親去世了,父親知道他與母親的感情,怕他接受不了,一直沒敢告訴他。其實,他的母親幾個月前就離開了人世。親人的離世對每個人來說似乎都會有種預感,他打親情電話時聽不到母親的聲音,想到母親在他入獄前就身患重病,一種不祥的感覺涌上心頭,他問起時,父親支支吾吾,前兩天接見時,在他再三追問下,父親沒有辦法才告之實情。聽到這個消息,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三天來,他吃不下、睡不著,雙眼紅腫充血,雖然仍去車間,但根本無法參加勞動。他說:“別人說什么我都聽不見,感覺麻木了,精神恍惚。原本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孝敬母親,所以一直很努力。現在母親不在了,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看著他痛苦的表情,我難過又著急。我知道,這是每一個人在失去親人時的創傷性應激反應,這時,傾訴是很必要的。接下來,我得給他鼓勵與支持,疏導的同時要幫他重建認知,找到支撐點,激活其“生本能”,盡快脫離危機狀態。
我與他談論母親,他談到了母親對他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愧疚。我告訴他:“母親給我們生命是讓我們好好地活著,去享受生命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歡樂也有痛苦。母親雖然去世了,但她對你的愛和希望永遠都存在,母親的在天之靈希望你知錯能改,好好生活,出去以后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逃避。”
接著,我與他談到他的父親。從談話里,我發現他的父親是一個不太善于表達的人。我及時指出了父親對他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因人而異。他開始思考,也認同了我的觀點。這時我提醒他:“你失去了母親,而父親同樣也失去了妻子,他的內心也非常痛苦,也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勵。“你只說要為母親盡孝,你對父親也有盡孝的責任啊!”
之后,我與監區交換了意見,找了幾個有同樣經歷(失去親人)的心理互助員來幫助他,讓他對自己的經歷平常化,并建議帶他去醫院就診,實在睡不著,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畢竟此時睡眠對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一周后再次見到他時,他的情緒反應已經沒有那么激烈了,對我也有了信任,漸漸敞開了心扉。他本是一個開朗幽默的人,平時喜歡運動,可年輕氣盛的他17歲就陷入囹圄,余刑還有9年。他的母親才43歲就去世了,媽媽把他從小撫養大,還沒享過一天福……想到這些,他心里在滴血,伴隨著內疚,也有過輕生的念頭,產生了之前的不理智行為。
一個月后我再次回訪,他的危機狀況明顯解除,現在開始每天完成我給他的學習任務,開始作讀書筆記,又步入了正常的改造軌道。
上一篇:放開他,并不等于失去他
下一篇:棉花愛情